dennis28a 發表於 2010-9-13 08:17

原帖由 herman15hk 於 2010-9-13 03:4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http://hkcitizen.net/wordpress/?p=1771
MM係上面講左BOR
環評有無評過部LAR Train幾大呢:L
炮台山果度咁多樓我真係唔知點可以由海邊插入去啦
再講班次點睇都會令東區無法接受

講鐵路常識,TT Choi夠話輕鐵無 Trac ...

老實不客氣問幾句,依個唔係環評問題,係邏輯既問題:
如果地鐵公司當年明知 LAR 列車大過港島線管道,而一定無法興建北港島線,
又會唔會去到 2010 年既今日(即 11 年後),仲會保留住依個計劃?
成間公司咁大,會唔會咁有趣,連依點都唔知。
究竟係工程有難度,定係無可能?要分清楚兩件事。

如果無因炮台山果度多樓,咁我可以肯定全港所有鐵路都可以唔起。
連西港島線都可以處理到,可況炮台山站深度高,加上定線由頭到尾只涉及小量地層,何來會唔可行?
你估炮台山站深度好似觀塘線延線咁,下下要迫開大廈地基。

大家明唔明港島線要繁忙時間不停加班惡因,
加班並唔係主要滿足港島東區居民,反而主要係幾條過海鐵路既海量乘客(將軍澳完全發展後,成個地區 50 萬人口)。
依一點係連港鐵/地鐵公司都無法用現有港島線處理大量既過海客。

我對果個節目內容無咩興趣,
睇黎節目主持連一點都唔知,點解要起中環灣仔繞道、點解要起會展站。
因為會展站要防止乘客透過灣仔站而塞港島線。
香港幾十份運輸研究,講過港島東西走向交通情況係幾十年黎需要處理既問題。

再講一講數字,究竟 2.5 分鐘係唔係代表無得加,答案係唔係。
如果真係有需要加班,設計上,東涌線列車間隔設計為 2.15 分鐘。
而現實上,港鐵有心加班,因應所有機鐵、東涌線、樽頸路段,以現時運作模式,繁忙時間可以容納 2.2 分鐘一班東涌線列車。

[ 本帖最後由 dennis28a 於 2010-9-13 08:33 編輯 ]

dennis28a 發表於 2010-9-13 08:30

我又費是係我篇長文加料,
老實講,早幾日我至睇到一份咁資料:
http://www.mtr.com.hk/chi/investrelation/interim2010/C104.pdf

當然,政府唔建議港鐵起添馬站,但北港島線依然想加。
而且,維園站終於正式出現係路線圖上面。
似乎新一輪北港島線規劃要開始進行。

xeror 發表於 2010-9-13 15:55

總體嚟講畫得唔錯,要讚下。
除咗漏畫炮台山站之外,其它地方都好準確。不過有啲地方可以再改良一下。
首先,呢類不按地形嘅路綫圖有一個特點,就係所有綫都係得四個方向,分別係 0 度、45 度、90 度同 135 度,唔會有其它角度。
上圖有啲地方用咗其它角度嘅綫,要注意下。
另一個就係某啲造字字型唔一致,例如埗、鰂、磡同啟,即使本身字型唔提供,最好都用其它字合返埋一個字出嚟。
另外就係站嘅擺位,添馬站太貼近香港站,香港站站名可以執下令到佢唔使放喺走綫上。
會展站可以向東面移過啲,咁就有足夠位放站名喺上面。
沙中綫啟德、土瓜灣、馬頭圍三站可以向北移,畀多啲位何文田站同紅磡站。
個人覺得紅磡站、何文田站畫成十字轉乘會好睇啲。
觀塘綫離開油麻地站用 135 度角出會好睇啲,佐敦站站名放左邊,而東西綫兜返尖沙咀站下面會好睇一啲。
另外太古站站名可以放返下面,咁就唔會疊住將軍澳綫。
多言了

Kaix 發表於 2010-9-13 17:27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10-9-13 08:1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大家明唔明港島線要繁忙時間不停加班惡因,
加班並唔係主要滿足港島東區居民,反而主要係幾條過海鐵路既海量乘客(將軍澳完全發展後,成個地區 50 萬人口)。
依一點係連港鐵/地鐵公司都無法用現有港島線處理大量既過海客。


港島線乘客大部分都係九龍/新界過黎,本身住港島嘅乘客唔多(人口+巴士),
朝早北角站情況已經解釋到,轉車嘅仲多過係車上面嘅人,
太古-柴灣其實只係一條支線(唔好意思,可能傷到大港島主義者嘅心)

將軍澳線瓜分港島線,可以令資源分配更平均,
觀塘去中環唔需要再轉2次車,亦可進一步吸客

太古-柴灣乘客往來原港島線亦只係轉一轉,問題不大;
反而因為北港島線現時計劃並冇金鐘站,去彌敦道出現轉2次車問題;
另外亦因為北港島線冇金鐘站,港島東居民去彌敦道必須經由原港島線,
無法舒緩北角<>銅鑼灣及灣仔<>金鐘兩段大樽頸;
北港島線若有金鐘站,更可使去金鐘以西的部分港島東居民用北港島線至金鐘才轉車,
進一步舒緩原港島線,更善用金鐘<>中環的大量剩餘載客空間

[ 本帖最後由 Kaix 於 2010-9-13 19:37 編輯 ]

|_arco 發表於 2010-9-13 18:19

|_arco 發表於 2010-9-13 18:22

Kaix 發表於 2010-9-13 19:11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10-9-13 08:3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當然,政府唔建議港鐵起添馬站,但北港島線依然想加。
而且,維園站終於正式出現係路線圖上面。
似乎新一輪北港島線規劃要開始進行。


維園站的確起得過,沙中線轉過黎嘅人數唔係講笑,仲有由東涌線、高鐵、西鐵黎嘅客


銅鑼灣咁細,其實冇必要好似灣仔/中環咁有南/北站,
當年明知銅鑼灣係上班購物旺區,
設計銅鑼灣站個陣就應該預留做旺角式車站(即使要拆樓都好),
咁北港島線就可以會展<>銅鑼灣<>炮台山,
令到北港島線同港島線關係就似山手線同副都心線關係咁

只怪當年設計地鐵只為舒緩交通,而唔係要鐵路做主力交通

[ 本帖最後由 Kaix 於 2010-9-13 19:18 編輯 ]

Kaix 發表於 2010-9-13 19:45

原帖由 |_arco 於 2010-9-13 18:2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拿我啱啱起到個主持底 :lol
佢寫過呢d野出嚟
堅到唔知點荼毒80後

順帶一提,佢都係著黃黑衫開工嘅;P


我收番句野,講英國高速一號篇野幾好

佢唔係反高鐵,只係反對政府的處理手法,
但佢卻支持以「不知所謂」的理由去反高鐵的「專家組」同80後

|_arco 發表於 2010-9-13 20:13

s3n370 發表於 2010-9-13 21:19

原帖由 |_arco 於 2010-9-13 18:1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會,點解唔會呀
依家事實擺出嚟LAR Train 個loading guage係比URL為大
甚至過URL要有extrem measure 去handle
早十年前都知道嫁啦
mtrkwt 兄如果你仲響港鐵做嘅未問下RRU或者RSMD同事,或者是但響SCR搵個IMD同事問下未知道攞


呢個因素應該未至於抹殺東涌線直通柴灣的可能性ge。
如果要起北港島線的話,反正都要買新車。到時大可以買一批市區線loading gauge,東涌線性能的新車。
現有的東涌線列車只行走東涌至維園一段,新車行柴灣至添馬或青衣之間。甚至可以安排少數班次行足全程。
另在香港站以東及炮台山站以西建掉頭側線,以配合上述運作。
若果到時機場快線需要更多列車的話,更可改裝現有東涌線列車俾機場快線用
(屆時大部份東涌線列車至少有二十多年車齡,點都要大執一次)。
這就可造就較多列車行原有港島線的路段。
長遠而言,需購入較細loading gauge的列車以替換舊有的列車。

再深入D問,東涌線列車的車頭跨距似乎長過市區線列車。這是否loading gauge較大的原因?
如果係咁就較易解決:理論上只需裁短車頭就可suit到市區線的loading gauge。
頁: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dellllllllllll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