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e_hung 發表於 2006-1-20 12:13

東鐵今次事件,會唔會同「中性區」都有關係?

由於標題字數有限,
可能講得唔夠清楚,
小弟o係內文呢度講詳細一D。

其實自從改用 ATO 之後,
小弟覺得最「 chok 」唔係「一開一停」兩o下,
而係行經「中性區」時,
列車動力突然消失,
先至係令列車車底機件出現裂痕o既最大原因。

以大圍以南o既「中性區」為例,
以前「黃頭」年代,
當 cab 位駛至「中性區」時,
TO 就會「收油」,
讓全車 12 卡以「自然滑動」方式駛過「中性區」,
當全車 12 卡全車駛離「中性區」之後,
先至會再「俾油」行車。
(恕小弟不才,
 唔知鐵路用o既專有名詞係點叫,
 但係所有「俾油」、「收油」,
 大家都應該明白吧。)
不過自從改用 ATO 之後,
只會係邊一個動力車卡駛到「中性區」,
就關閉o個一卡車o既動力,
因而令整列列車突然間失去 1/4 動力,
加速力突然減低,
最厲害o既當然係位於「中性區」o既動力車卡,
小弟不止一次目睹有人因此失重心;
當呢一個動力車卡駛離「中性區」,
整列列車又多返 1/4 動力,
加速度回復,
就算係其他車卡,
呢下「推背感」都可以令人企不穩。
最無奈係舊車四個動力車卡先後駛經「中性區」,
剛好做到一個「適時循環」:
當剛好適應少去 1/4 動力o既加速度時,
又突然間回復正常;
到當剛好適應正常o既加速度時,
又突然間少去 1/4 動力……
有部份 TO 因為呢種加速度,
特別於列車離開大圍站南行時,
播出「請緊握扶手」廣播。

駛經「中性區」,
就連人都企唔穩,
列車長年咁「 chok 」,
小弟覺得係令列車車底機件出現裂痕o既最大原因。

或者小弟解釋一下點解會話駛過「中性區」係比「一開一停」「 chok 」:
小弟係睇「 rate of change of acceleration 」,
當舊車埋站停站時,
所謂「停定」o既一剎那間,
小弟發覺車卡係會向後移動近 1cm ,
換句話說,
「停定」呢一剎那唔係好 sharp ;
但係駛經「中性區」o個一o下「 chok 」,
就真係好 sharp ……

P.S.:
以上內容或者講得好差,
大家未必明白,
(其實就連小弟自己都唔係明晒)
不過小弟已盡最大能力講好佢,
希望大家體諒。

ES464470X 發表於 2006-1-20 12:50

仲有一個情況,就係以前列車(南行)進入紅磡站前,
經過站前果d彎位唔會大幅減速,所以每次經過一定好chok,
我搭車經過果度都間中見到有人chok到差d跌低(即使佢已經有一隻手扶住d柱),
不過自從改用人手操作後,每當經過果度d彎位必定以龜速入彎~

Cantona 發表於 2006-1-20 14:43

請問甚麼是「中性區」?

bose_hung 發表於 2006-1-20 14:59

原帖由 Cantona 於 2006-1-20 14:43 發表
請問甚麼是「中性區」?

解釋在此。

不妨用 google 等搜尋引擎搵料,
小弟呢條 link 都係去 google 打「中性區」三個字,
搵到另一個討論區,
咁o岩又係有人問「乜鬼叫『中性區』」,
有網友俾呢條 link ……

點解依家D人咁懶咁o架~~
google 都懶得去……#:-/#]:(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東鐵今次事件,會唔會同「中性區」都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