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2004
發表於 2011-2-2 01:01
按樓主o既建議同埋推論
我建議將 360 系統由大澳再延長去到二澳分流石壁水塘長沙貝澳梅窩愉景灣
最後連接迪士尼線
方便旅客可以東涌線入, 東涌線走
走線途經大嶼山各有特色o既景點, 仲可以帶旺該區旅遊業
真係一舉唔知幾多得
DIH
發表於 2011-2-2 11:13
都係免喇,香港人的確就係咁庸俗,昂坪「市集」我都已經覺得好唔搭調,
我係連昂坪吊車都唔想有,大澳唔好再搞。
SMP
發表於 2011-2-2 13:22
原帖由 ben2004 於 2011-2-2 01:0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按樓主o既建議同埋推論
我建議將 360 系統由大澳再延長去到二澳分流石壁水塘長沙貝澳梅窩愉景灣
最後連接迪士尼線
方便旅客可以東涌線入, 東涌線走
走線途經大嶼山各有特色o既景點, 仲可以帶旺該區旅遊業
真係一舉 ...
去分流? 嘩, 吾好啦, 香港已少有這類的樂土, 吾好攪佢啦
Kaix
發表於 2011-2-2 15:26
原帖由 busfunfun 於 2011-2-1 23:5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1.碩果僅存的漁村,起完纜車,僅存的都沒有了
2.建纜車,使當地商業活動獲利,而纜車經營者又沒有得到補償。
在於纜車經營者而言,額外經濟利益不多,不會因延長而獲利,自然沒有人建造。
這個不是香港獨有。正如若果發展鐵路者不發展物業及商店,
那些外溢的得益不能收回。經營者是會損失的。
3.地理上的困難,
事實上比擴闊道路工程更破壞環境
1. 日本有大量傳統文化遺產有纜車到達, 甚至多條重鐵特意興建到達(e.g.日光), 但大部分風貌不變
2. 纜車經營者可從旅遊級車費獲利
3. 這沒可能, 道路工程要平整地形, 纜車不用; 世界上不少生態敏感區都有建纜車, 如澳洲開恩兹穿越熱帶雨林的Skyrail
Kaix
發表於 2011-2-2 15:37
原帖由 DIH 於 2011-2-2 11:1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都係免喇,香港人的確就係咁庸俗,昂坪「市集」我都已經覺得好唔搭調,
我係連昂坪吊車都唔想有,大澳唔好再搞。
的確, 昂坪市集真係好肉酸
但我在原文已強調多個前題:
- 不應附帶建設任何商業成分
- 為大澳傳統產業發展提供合適環境, 防止連鎖化財團化
請在這些前題下討論
Kaix
發表於 2011-2-2 16:04
原帖由 JX9097 於 2011-2-1 19:5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小弟寧願大澳繼續"交通不便"
(但係小弟唔認同大澳係交通不便)
充滿鄉土風味總比充斥銅臭味道為好!
政府政策同社會風氣才是銅臭味道, 纜車本身是中性的
leochill
發表於 2011-2-2 16:29
原帖由 Kaix 於 2011-2-2 15:3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 不應附帶建設任何商業成分
- 為大澳傳統產業發展提供合適環境, 防止連鎖化財團化
其實大家都討論左好多, 在現有政策和風氣之下, 以上兩點是不可能的, 這跟用什麼交通接駁關係不大
JX9097
發表於 2011-2-2 19:24
原帖由 Kaix 於 2011-2-2 16:0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政府政策同社會風氣才是銅臭味道, 纜車本身是中性的
當然纜車係中性
只係以香港商業社會角度去睇
纜車唔可能獨立成為一個項目
而係強迫性將商業活動(如昂坪360有昂坪市集)以捆綁性"銷售"
所以小弟話喺香港唔可行就係咁解
板友提到台灣/日本成功
唔代表香港都做得到
(小弟暫時睇唔到有成功機會率)
240SX
發表於 2011-2-2 20:42
原帖由 亞空 於 2011-2-2 00:0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技術上係可行的,中國部分同新加坡既聖淘沙島吊車都係一樣有中途站:)
其實宜家360都有, 不過唔俾一般人係中間兩個站落姐
busfunfun
發表於 2011-2-2 23:44
原帖由 Kaix 於 2011-2-2 15:2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1. 日本有大量傳統文化遺產有纜車到達, 甚至多條重鐵特意興建到達(e.g.日光), 但大部分風貌不變
2. 纜車經營者可從旅遊級車費獲利
3. 這沒可能, 道路工程要平整地形, 纜車不用; 世界上不少生態敏感區都有建纜車 ...
哈﹗說真點,我確實看不到延長路線會有多少額外車費。
沒有利益的基建,絕對沒有私營機構會作的。
不論是香港或世界其他地方。
港鐵建一個小市集是便宜了的,已經沒說建酒店、渡假村等東西了。
單是車費收入,是會虧蝕的。
政府嗎?
在沒有市價指引下,資源混用(混亂運用)是必然的。
浪費公帑不在話下,使用率極低,倒貼營運是結果。
君不見香港多少基建,虧本的多是政府落注的。
加入纜車,當地的村貌很難不變。
居民收入上升,房子也再建過。
加入纜車,大澳漁村還再是以前的大澳漁村嗎?
就是開發一個旅遊區,建酒店的起重機爭相進入,
說沒有城市的生活模式湧進是騙人的。
不是搶著潑冷水,要建纜車是可以的,
但少不免有點發展。
至少纜車已是一項發展。
若建纜車,而不發展。
哪建纜車用意何在?
即使日本的例子,在實際上私人營運者必定是有得益才建。
不論發展也好,政府補貼也好。
就算是建立形象,也算是一種收入。
所以私人營運者必定是以利益為依歸,
不論香港也好,其他地方也好。
我們總不可能要求他人的慷慨之手,
然後替人們服務吧。
[ 本帖最後由 busfunfun 於 2011-2-2 23:47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