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早的「過海」海上交通服務
根據饒玖才於2001年出版的香港舊風物,內引述清代的新安縣志一書,香港境內的主要街渡為:
1. 屯門渡:屯門灣←→大嶼山白芒
2. 白芒渡:大嶼山白芒經后海灣←→元朗
3. 瀝源渡:沙田(古稱瀝源)的圓洲角島←→大埔墟海旁(古稱大步頭)
4. 烏雞沙渡:烏溪沙(古稱烏雞沙)←→大埔墟海旁(古稱大步頭)
而該志刊行後才開辦的航線有:
5. 船灣渡:船灣涌尾←→大埔墟海旁(古稱大步頭)
6. 吉澳渡:吉澳經榕樹澳←→沙頭角墟
7. 青衣渡:青衣島←→荃灣海旁
8. 北潭涌渡:北潭涌←→西貢墟
9. 鯉魚門渡:鯉魚門←→筲箕灣
這些街渡路程較長,船隻較大,兼載人貨。
如果按照推論,這條由鯉魚門往返筲箕灣的航線,就是第一條橫越維
多利亞港的渡輪服務? 依上述推斷, 這條鯉魚門往返筲箕灣也可能是存在最耐的航線. 因為現時仍有 三家村至西灣河. 其實吉澳渡現時還有的,但船期就不知道了 原帖由 cx838 於 2011-2-7 11:18 AM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其實吉澳渡現時還有的,但船期就不知道了
http://www.td.gov.hk/tc/transport_in_hong_kong/public_transport/ferries/service_details/index.html#k05
每日對開4班﹐當中有班次是因應日出日落時間﹐冬天及夏天開出的班次是不同的。
票價 $15(成人)/$10(小童/老人)
不過﹐我有一個問題﹐是不是只限個別人事才有機會乘坐?沙頭角碼頭是否位於禁區之內?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1-2-7 12:0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沙頭角碼頭是否位於禁區之內?
沒錯,所以乘客都是街坊鄉里。 2. 白芒渡:大嶼山白芒經后海灣←→元朗
去元朗是否要行河? 原帖由 育空河 於 2011-2-7 19:28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2. 白芒渡:大嶼山白芒經后海灣←→元朗
去元朗是否要行河?
同樣根據該書,大棠比元朗早發展(幾多個十年我就忘記了),早年新界西
既墟市係位於大棠,因為果陣元朗屬於低地難以發展。後來明末時迫令沿海
居民遷入內陸,故此香港境內所有居民都要搬走。後來N年後恢復搬回沿海,
但由於大棠一帶農地已荒廢過久不易種植,所以才發展元朗。
我估計果陣后海灣應該更寬,我唔肯定而家工業村是否填海地,但如果個碼
頭是在新元朗中心附近(因為果陣元朗墟好似都係近東面),我估航運亦未必
大窄。 工業村是填出來的,但就不知道是用天水圍的那個方法還是填海。
但當年入元朗的海路,是可以到現時橫州的,但相信該渡輪應該
有行河道了。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