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參建公屋?
有日搭小巴經過馬頭圍,見到有幢大厦好似舊時啲公屋(雲山/牛頭角下邨嗰種)但係有管理處, 有停車場個喎.
究竟係唔係公屋嗰班建築師起㗎? 定係只係抄個外殼呢?
[ 本帖最後由 king 於 2011-7-24 13:38 編輯 ] 相信是樓梯的通花磚,加上顏色,令人聯想起公屋吧
若換成玻璃窗,再換過顏色,就不會太似了
況且當時公屋樓宇低層一般都會住人 多年前應該未有私人參建的原素吧!
現時全港應該只有葵盛的高盛臺、青衣的青逸軒及天水圍的俊宏軒是私人參建公屋 :L
有錯請指正
[ 本帖最後由 martin2000 於 2011-7-26 00:18 編輯 ] 大坑西不就是私人參建公共屋村嗎?
但相中呢個應該不是私人參建公屋吧........ 會唔會係「公務員樓」?
搭車經過土瓜灣時,那些在殘舊唐樓群中鶴立雞群質素明顯較佳的樓宇,我媽話係畀公務員住的。
但我不清楚現在是否仍然係「公務員樓」。 土瓜灣以西好多都係公務員樓, 最明顯係果頭既地產舖好多都主打公務員單位。 所以咪話大坑西係"私人參建公屋"之原因
就係佢係私人起GE公屋
當年根本無私人參建GE概念
但係政府確實鼓勵過私人發展商去自行發展公屋
其實模範村都係同樣概念
不過後來由房委接手而已
其實香港公屋/政府樓/廉租屋起得已經好好認
若果你要同澳門D經屋比較
好難分得出 呢幢樓同徙廈公屋仲有d距離。徙廈血街係騎樓廚廁,呢幢樓向街係
房間窗戶。另外徙廈兩端係走廊尾,呢幢唔係。 我記得雲山 16層公屋都唔係層層樓有通花磚. 同埋今日睇返私家樓唔會
一層整個空置單位:) 究竟呢一格通花磚係大堂還是有其他用途就不得而知了.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