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7295 發表於 2012-1-25 22:28

[十零年前]市區單層鴨仔


應該比九巴2號仔用單層用得遲, 而原因好似都唔關試特低地台車事
當時印象中新巴係頹做2, 8. 用過雙層冷氣冇耐, 就轉單層卻冇加密班次, 所以往往都頂閘.
呢個安排唔知維持左幾耐, 最後都係轉用雙層. 港島東區流水線亦都淨返2A, 82
個黑影唔駛怕, 俾我抹走左啫

nwfb1601 發表於 2012-1-25 22:32

印象中好似係 03 年尾至 04 年初,8 號仔就還原返全雙層。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337/1601/wink.gif

不過0個陣成條線 D 客都已經趕得七七八八。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337/1601/undecided.gif

3AD172004 發表於 2012-1-25 22:34

原帖由 nwfb1601 於 2012-1-25 22:3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印象中好似係 03 年尾至 04 年初,8 號仔就還原返全雙層。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337/1601/wink.gif

不過0個陣成條線 D 客都已經趕得七七八八。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337/1601/undecide ...
而家新巴八號改為特快運作同埋改以杏花村做總站,客量有冇改善呢?

DK704_3N133 發表於 2012-1-25 22:39

原帖由 3AD172004 於 2012-1-25 22:3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而家新巴八號改為特快運作同埋改以杏花村做總站,客量有冇改善呢? 有, 不過8仔未轉特快係遊河首選

hkaiw 發表於 2012-1-25 22:41

原帖由 3AD172004 於 2012-1-25 22:3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而家新巴八號改為特快運作同埋改以杏花村做總站,客量有冇改善呢?
晚上及週末下午至晚上去到興發街分站有機會沒有座位,但頂閘就較少機會;反而8P頂閘就家常便飯,有時連續幾班都是。

另外去年還見到82會用20xx行走,但是近幾個月已愈來愈少機會看到(最細都是用33xx,但機會也很少)。

ML29 發表於 2012-1-25 22:52

原帖由 nwfb1601 於 2012-1-25 22:3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印象中好似係 03 年尾至 04 年初,8 號仔就還原返全雙層。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337/1601/wink.gif

不過0個陣成條線 D 客都已經趕得七七八八。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337/1601/undecide ...
8號線當年轉回全雙層的同時減了班,派車由22部大幅減為11部。:Q

未轉回全雙層前8號只得四部雙層字軌車,分別是DA2、DA4、#1080、#1090,
其中兩部#10XX好像專門用來早上攝111/680;
其餘派車基本上九成會出單層車。

現在經常有人說九巴減車怎樣不是,其實與當年新巴對比只是小巫見大巫……

cx734 發表於 2012-1-25 23:16

原帖由 hkaiw 於 2012-1-25 22:4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另外去年還見到82會用20xx行走,但是近幾個月已愈來愈少機會看到(最細都是用33xx,但機會也很少)。 ...
係27的正常攝車,約2230-40在北角開出,係未單層視乎當時27的用車...

HW8373 發表於 2012-1-26 04:39

原帖由 KR7295 於 2012-1-25 14:28 發表
當時印象中新巴係頹做2, 8. 用過雙層冷氣冇耐, 就轉單層卻冇加密班次, 所以往往都頂閘.


2000 - 2001 某星期六中午係則魚涌等 2 號去修頓定係金鐘
見著架短飛鏢 (應該係 2080,有淺藍色全車身廣告,但唔記得係咪賣佢個顧客服務中心) 埋站都呆晒
心諗個時 8 14(假日) 19(未縮翻去北碼前)用 20xx 都夠晒迫,竟然連"非搭不可"#既 2 號都出埋單層!?:@
但見著全車埋站前已經企滿一半,內心又有少少警喜,諗著可以再嘗流水線頂閘飛站滋味
(當日之前只搭過一次東行 LF@2A,普通週末非繁時係炮台山做最後一位成功上車既乘客)
連埋之後一兩個細個既乘客,未到殯儀館已經頂閘
不過就同飛站無緣,大部分車站都有人落,個個幾經辛苦先可以"突圍"去到車門位置
上車前既驚喜慢慢消失,同時開始擔心個個站搞咁耐車程都唔知要延長幾多


唔知當年有無版友見證過當年 20xx 行流水線更誇張既頂閘情況呢?


#當日架車站站停兼停咁耐既經歷令我由中巴年代開始第一次覺得搭巴士(流水線) 跨區
係效率低、車程難以預料既選擇 (計埋當年兩巴車海癱瘓香港既繁時情況就更甚)
以當日目的地計其實我重可以搭 M21/722,不過當年部分人非繁時跨區乘車習慣都係搭翻流水線,非繁時半特快/特快線唔算太好客
(我直至兩年前終於對流水線完全死心,一係搭電車一係東廊線,
反而母親跨區雖然唔會搭電車,但由東區前往半山/西區/灣仔一帶都仍然係搭差唔多最慢既路線前住,只睇車費唔理車程)


另外,當年呢堆飛鏢仍係新車時,自己已經偏好鍾意短 Dart 多過長版
個時暑假常去柴灣游水,記得試過連續兩日搭 20xx 行 8,一次係短一次係長
當年無乜研究巴士性能 (細個大部分時間住係中巴地頭,對巴士性能概念只有"飛得起/快車"兩種 images/smilies/default/lol.gif)
但已經明顯感受到兩者平路性能有出入,果然一上到柴斜大家表現亦係天壤之別
而且兩者閂門警報唔同,長飛鏢係同其他雙層新巴一樣,慢慢叮叮叮咁閂
短飛鏢開閂門都係幾下無咁刺耳既嗶聲而且暢順得多,最快紀錄見過閂門只有兩聲,話咁快就行得



原帖由 ML29 於 2012-1-25 14:52 發表

現在經常有人說九巴減車怎樣不是,其實與當年新巴對比只是小巫見大巫


可能港島路線規劃唔同,減車趕客得黎通常一係有替代品一係大部分乘客都會自動執生


例如寶馬山學校線,以前新城車海鬥過不完,朝早雖然成日頂閘飛站但大家通常都可以準時抵校,過左七點半客量高峰期後則魚涌甚至北角一帶上車亦通常有位坐
(父親幫我交入學申報表當日,竟然合理等車時間內俾 7 架頂閘 529 飛站 :o
後黎自己亦試過重有半分鐘行到去巴士站期間已經走左兩架車,自己上到緊追其後既第三架
放學時都可以揀車上,凡係司機手腳慢/車慢通常都可以放心等下一兩班,反正總會係渣華道爬翻晒佢地)
但新城合併後兩線多次減班,每朝由坐變企,跟著變成上到車已經執到
(數字上減班不特只,當年多次聽過司機提到早上一過某時段實際班次已係相隔 20 分鐘)
再惡化成試驗派 7xx/15xx (有職員數客量),甚至連續一段短時間係早上繁時都收車
試過連續幾日最後一班準時抵校既 529 消失而要搭的士/去北角-天后一帶轉車/寶馬山腳跑步上去
更甚試過去到北碼見到 27 都收,睇著架 10xx 由北碼企著廿人咁轉出黎,擁上車既人群中竟不乏該鐘數通常一早上左車甚至已經抵校既人,然後直接打爆埋接著落黎正常開車既 15xx@41A 都重有幾十人滯流
擾攘中途竟然見到頂閘 15xx@529 經過,閘長竟然係住健康中街一帶朝朝都被大量 529 飛站既同學,都唔知係城巴已經成功嚇走左大批東區同學所以無客定當日加翻架車 :Q


預科時唔同學校,以為甩難,但有時搭 81 司機都會失手係北角俾寶馬山校區線上客既巴士頂著一段長時間無法抽頭
而新學校翻學時間同係寶馬山校區客量高峰既時段相若,上客特別耐通常都係唔夠載搞到大家擾攘緊,即係新巴已經連最好客時段都開始收車
都唔知係咪巴士公司睇準學生哥被打工仔更加唔遲得到,但無錢搭的士下唯有用佢旗下其他路線轉車/駁腳,計完條數唔憂做就收晒 d 車 :@


港島(兩巴)流水線甚至隧巴感覺上近年亦慢慢減班,試過都好多次等 d 以前印象中唔算太疏既線例如 2/5系/10/82/102 都比想象中耐先有車


不過新巴早期加車幅度亦係前所未有咁驚人


細個每逢假日想去去南區海灘玩
中巴年代就只有 9 號算密車,14/65 號線既印象一直係半個鐘一班 (當年甚至試過俾 65 飛站)
新巴接手後,9 號線無乜唔同,不過 14 號就好快已經全線飛鏢重好似加左車,次次搭都唔使點等,但 16xx 剛出牌無耐既泳季 65 就同早年 27/529 車海一樣咁誇,
試過係北角送左車尾,諗著行入北碼慢慢等下一架途中再走左第二架,行到入去唔使點等已經開第三架 (印象中好似重有一兩架係後面...)


不過當年唔多鍾意搭新巴,次次搭一手新車都有不快經歷
一係就無得搭 (以東區計最先落新車通常都係隧巴或者 8, 19, M21 等至少其中其中一個方向車費較貴既線,當年一般人通常都會忍著唔搭,睇著架拍烏蠅新車開走)

一係就搭得好唔舒服 (三叉戟出牌時停車空轉時震蕩比而家同埋大部分中巴舊車更劇烈,
而且近車頭走廊位置冷氣風口較多而且非常凍,
次次行去中門等落車前都吹親,而搭單層車行平價流水線就永遠都係上車爆棚爆到落車)
派車方面都好似亂咁黎,當年個種瘋癲出單層/車海既情況誇張得令我小學時已經有"曬命車/線"既概念,好似特登俾大家睇自己有大量新車咁
逼人搭貴(冷氣)車都算,上落客又要對正站頭,開閂車門又慢
而且感覺上用新車既流水線明顯碌左好多,只有隧巴保持永遠飛車 (而家流水線反而比以前快左,但隧巴亦普遍慢左好多了)

KR7295 發表於 2012-1-26 07:38

原帖由 HW8373 於 2012-1-26 04:3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2000 - 2001 某星期六中午係則魚涌等 2 號去修頓定係金鐘
見著架短飛鏢 (應該係 2080,有淺藍色全車身廣告,但唔記得係咪賣佢個顧客服務中心) 埋站都呆晒
心諗個時 8 14(假日) 19(未縮翻去北碼前)用 20xx 都夠晒迫,竟 ...
記得搭過209X@8去康翠台果邊, 一上車已經做閘長, 沿住柴斜上就不停見住隔離線D車係咁過頭, =部車維持低轉既聲, 仲要站站停:L
可惜丫, 82唔入, 而且又冇而加咁密...
我反而對長撻好感度高D, 或者係喺北角搭19返歸時經驗所得. 至於你話閂門聲呢... 我記得2020好似唔係叮叮聲既

我有D懷疑新巴當時既做法就係諗住趕班客仔搭貴價特快, 記得99年2X開左之後呢, 2係減過班黎, 之後先出現單層車流水線呢D騎呢野(如果運載成效顯著既我就唔會咁形容)
跟手D客去左特快喇, 就將流水線改做半特快, 有時又可以收多你一兩蚊... 不過咁都有好處既, 就係可以搭到D快過地鐵既巴士
港島人搭車既方式似乎由睇錢份上轉左做睇時間份上

成批20XX應該得2080上過淺藍色廣告, 咪係新巴顧客服務中心囉

hkaiw 發表於 2012-1-26 08:43

原帖由 cx734 於 2012-1-25 23:1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係27的正常攝車,約2230-40在北角開出,係未單層視乎當時27的用車...
忘記了說,我指是在日間。
頁: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十零年前]市區單層鴨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