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niskoyh 發表於 2012-5-26 21:39

英國國鐵紀錄片 BR Documentary: Trouble on the line 最黑暗的年代

繼上次有師兄分享倫敦地下鐵,今次係youtube搵到更正的

話說八十年代戴卓爾夫人的保守黨政府,要公營企業視賺錢為首要目標。
公營企業為了滿足政府要求,只好大幅削減投資

結果在九十年代私有化前夕,英國鐵路經歷最黑暗日子
設備殘舊,服務欠佳,在九十年代才開始著手搞ATP:L,但歐洲大陸己全面進入自動化年代

連首都倫敦的通勤火車也要用上像豬籠車一般,動軏四五十年車齡的EMU,
不但沒有空調等現在的基本設備,連自動車門也欠奉,
即係話火車車門好似普通屋企房門咁,隨時可以在行車中打開:funk:





連主持都頂唔順窒一句: Travelling London on train is a national disgrace.......

這套片不但令小弟大開眼界,還帶出一個重要的公共行政課題
公營企業私營化或以追隨利益為首要目標可能只帶來反效果
回歸前工黨回朝執正,雖然沒有再次把鐵路國有化,
但最少發揮政府應有角色,重新注入公共服務的概念


反觀香港回歸後一直繼承前朝港英政府保守黨的右翼經濟政策,公營事業一個接一個私有化
地鐵上市後有領匯;如果不是中央喝停,機管局一早己上市了,到現在還不斷在發上市夢。



眼看現時港鐵合併後漸漸走樣,認真擔心香港會有一日像九十年代的英國一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qKSH6oHVw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XSDNRPpUnw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jFJmb8Xvu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dcOvZ_rSlI

伸延閱讀:英國高鐵 Project Inter-city 22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CrV9GQA74A

[ 本帖最後由 denniskoyh 於 2012-5-26 23:04 編輯 ]

PB602 發表於 2012-5-27 11:00

日本國鐵經驗又如何?國營年代嚴重虧損,服務差唔進取,養住一大班鐵路職工但生產力極低,關西地區更加比私鐵打到落花流水。國鐵民營化變成JR之後,你話服務究竟係好咗定差咗?

點解BR當時仲用緊咁舊嘅車,就係因為經營不善,虧損連年,搞到無錢投資買新車,下下要政府俾錢。但政府收入有限,而且又要應付教育醫療等開支,根本就無可能年年為經營不善嘅BR埋單。

Mandurah__Line 發表於 2012-5-27 16:15

講起個D手動門EMU真係...:@
最記得02年個陣岩岩去英國讀書放Half term要由Dover Priory坐火車落Charing Cross就係要坐個D車
(唔係呢度甘有規矩既話真係好想係D字同車字之間再加多個字:@ :@)

又慢又無冷氣﹐坐兩粒鐘都好似坐左成日甘:Q

反觀隔黎線出Victoria既個陣都行緊class 375
真係天同地:'(

denniskoyh 發表於 2012-5-27 17:01

原帖由 Mandurah__Line 於 2012-5-27 16:1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講起個D手動門EMU真係...:@
最記得02年個陣岩岩去英國讀書放Half term要由Dover Priory坐火車落Charing Cross就係要坐個D車
(唔係呢度甘有規矩既話真係好想係D字同車字之間再加多個字:@ :@)

又慢又無冷氣﹐坐兩粒鐘 ...
這些手動門通勤EMU本是五十年代鐵路大規模電器化的產物
但居然可以用到九十年代,仲要係倫敦路線,真係豈有此理:@:@

手動門用在通勤車真係睇到我呆左,仲要一卡係十幾道門

講返轉頭,其實私有化跟本無解決到服務質素問題
因為所有野都係任由私營公司亂舞

係要去到近十年工黨政府積極資助後同埋開始有嚴謹的serviecs target先叫做執返正DD

[ 本帖最後由 denniskoyh 於 2012-5-27 17:02 編輯 ]

OTIS401 發表於 2012-5-28 00:03

原帖由 PB602 於 2012-5-27 11:0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日本國鐵經驗又如何?國營年代嚴重虧損,服務差唔進取,養住一大班鐵路職工但生產力極低,關西地區更加比私鐵打到落花流水。國鐵民營化變成JR之後,你話服務究竟係好咗定差咗?

點解BR當時仲用緊咁舊嘅車,就係因為經營不善,虧損連 ...

日本係質素好左
但以香港的營商環境來說,真的是很難講:L

DGCNYO 發表於 2012-5-28 01:25

私有化原因最正就係唔洗上身,以香港AO治港的心態....緊係越少上身越好

外判、私有化、獨立專家研究,都係同一個原因,唔洗自己上身有關......

港鐵唔掂?唔關我事,巴士服務唔得,要求改善.....

其實越完善就越無可能甩身,香港反行其道就知有問題.....如果無地產,我好有信心地鐵就加左2 3倍都唔奇

即是同你講,香港唔好爆,爆就死硬,地鐵第一個中招.....

有時你對住政治行政好絕望,佢地永遠都想甩身.....只做一個企係到圖既角色......你睇中電單野踩到官塊面貼地都無咩反應.....一D都唔想上身

香港行私有化,小政府行得幾耐,偏偏最唔應該強硬到無朋友既一哥卻強硬到多餘,大概佢無野上身,咩都唔關佢事吹水唔認錯又如何....

英國當時的英國病都唔講得少,內部生產力大降做成很大的經濟問題,點可能養得起本身就無咩肉既鐵路呢....果時香港稅收就撐了英國半邊天.....

DIH 發表於 2012-5-28 09:39

原帖由 OTIS401 於 2012-5-28 00:0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日本係質素好左
但以香港的營商環境來說,真的是很難講:L
唔好忘記日本尚有私鐵(中短途)及航空(長途)競爭,
甚至民營化後各分區之間都有少量競爭,
例如東海道新幹線東京段及關西段都同JR東及JR西有競爭;
山陽新幹線小倉至博多段又係同JR九州競爭;
JR東海與小田急合作的あさぎり(Asagiri)亦都同JR東有競爭;
Hakutaka及北陸新幹線又可以令JR西及JR東繞過JR東海互相連接。

始終都係有競爭才有進步,香港間世界級鐵路公司,
要佢畀錢就當自己係國鐵、叫佢減價就當自己係私鐵,
其他競爭者受各種各樣政策及環境限制而難以靈活應變。
香港世界級鐵路連條新幹線都歸佢,唔做特區鐵老大就奇。

JF1261 發表於 2012-5-28 13:27

原帖由 DIH 於 2012-5-28 09:3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唔好忘記日本尚有私鐵(中短途)及航空(長途)競爭,
甚至民營化後各分區之間都有少量競爭,
例如東海道新幹線東京段及關西段都同JR東及JR西有競爭;
山陽新幹線小倉至博多段又係同JR九州競爭;
JR東海與小田急合作的あさぎり( ...

所以唔明點解當年要2鐵合併
你話統一收費標準果d 跟本就唔成理由, 河對面個城市有3間地鐵公司都係咁啦

係對面河真係見到有競爭比較先有進步, 好似地鐵集團咁, 真係有改善到服務, 但d 保安仍舊無禮貌:L

而"世界級鐵路" 過到去俾人罵到 :lol
無計啦, 淨係繁時壞車都壞左唔知幾多次,
又縮皮, 6卡變4卡 :lol 新車站出入閘機又唔夠 :@, 好似清湖站咁, 一邊出口得3部定4部出閘機
d 強國人又唔係幾識用出閘機, 次次都要等成分幾兩分鐘先出到閘 :@
但世界級公司唯一好處係停站時間短過其餘二間公司

最後三號線公司新手真係新手, 好多野都做得唔好
好似d 車扶手唔夠到最近先加返, d 車ATO 又chok, 對位又慢, 但最近執過都ok
但真係有比較先有進步, 如果成個深圳都係三公司做的話可能連呢d 改善都無

講返港鐵, 其實我覺得服務都仲算係咁
可能因為仲有巴士, 小巴果d 競爭

[ 本帖最後由 JF1261 於 2012-5-28 13:39 編輯 ]

PB602 發表於 2012-5-28 13:37

回復 8# 的帖子

競爭前題都係要私營化,公營公司先至唔怕競爭,反正都係鐵飯碗,少客搭車做少啲生意,大家工作量都少啲,所以根本無動力去改善服務。

好似政府公共服務需求咁大,但一出五天工作周就響應得最快,星期六日休息,唔好叫我輪班。

DGCNYO 發表於 2012-5-28 13:58

原帖由 PB602 於 2012-5-28 13:37 發表
競爭前題都係要私營化,公營公司先至唔怕競爭,反正都係鐵飯碗,少客搭車做少啲生意,大家工作量都少啲,所以根本無動力去改善服務。

好似政府公共服務需求咁大,但一出五天工作周就響應得最快,星期六日休息,唔好叫我輪班。 ...

問題係私營跟本玩唔起黎D服務,你睇港鐵,可以嘔咁多錢去起鐵路(排除了政府直接保貼外),都係多得地產
外國跟本無人會想住係地鐵站上面.....咁你用咩養盤生意,唔好講抗大,只講養.....

公共交通服務如果要行自己養自己(唔包括買班次的玩法),回本週期除時十年計.....亦代表你唔係大公司跟本無得玩.....

未必可以如想像中有競爭有進步,反而是玩之無味,做爛有理.....反正爛場唔做好又如何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英國國鐵紀錄片 BR Documentary: Trouble on the line 最黑暗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