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20# 的帖子
唔坐81C或87D可以坐乜?二來若果260X先開,長者唔使大熱天時企响條街而減少等車時間也不太過份吧。
又例另外大家應否向先推出一蚊長者優惠的城巴致敬呢?就算A車冇兩蚊優惠,起碼都有半價。尤其機鐵打死都唔提供長者優惠的情况下。而且城巴仍想盡辦法提供長者優惠給60至64歲長者。
另一值得致敬係天星小輪,早在城巴未推出長者優惠前已提供免費長者優惠,不過唔想在巴士區講太多小輪事。
回復 21# 的帖子
They may take 102/104/112/117 which only cost $2.9 originallyThose cross harbour tunnel routes are very frequent 原帖由 JC3987 於 2012-7-21 16:2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多短途客事少, 今次係實報實銷方式事大!
而家多左 $2 短途客, 最多都係埋多個站; 將來假如一個 $2 客, 搭原價 $20 的長途車短途落, 埋多個站之餘, 我地納稅人要幫佢俾 ($20/2 - $2) = $8 喎 (好似係).
如果個客真 ... 好大既利益輸送啦
不過班高官坐私家車又點明等巴士啱路都仲要簡價錢上呀
最慘既係叮叮
回復 22# 的帖子
If the destination is Jordan Road near Temple Street, your suggestion would be quite a long walk from Gascoigne Road vs. Nathan Road.And did you consider where the elevators are from Hunghom Station to the 102/104/112/171 busstop?Ever consider how most senior citizens may have a hard time walking thru the stairs? 原帖由 icecone 於 2012-7-21 21:0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最慘既係叮叮
電車的長者收費是$1.1,我覺得總會有些行動仍能自如的長者會為了節省金錢而乘搭電車。
[ 本帖最後由 hkaiw 於 2012-7-21 21:24 編輯 ] 原帖由 914 於 2012-7-21 07:32 PM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請問閣下利益輸送中的得益者是指巴士公司定長者?香港之所以有今日成就,長者的確付出不少。唔係佢哋以前工作賺錢,而把部分收入拎去坐巴士比巴士公司賺,巴士公司何來資金買低地台巴士比我哋坐?
我覺得長者坐長途線短途落冇 ...
其實有一點係把利益送到營辦商的。
試想下﹐無情情會多了人坐車﹐越多$2人坐車﹐政府便支付得越多。
變相係政府做廣告﹐叫人去坐公共巴士。
另一方面﹐不妨想想當時邊個係最高話事人﹐而這位最高話事人的親戚同港島的營辦商有無關係。
話唔定這條「計仔」﹐這幾位人有私下研究過。
所以政策係好﹐但唔應該係全數差額政府埋單。
應該大家負一些責任﹐撥一批數出來幫補﹐唔夠的由營辦商負責。 原帖由 hkaiw 於 2012-7-21 21:2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電車的長者收費是$1.1,我覺得總會有些行動仍能自如的長者會為了節省金錢而乘搭電車。
如果兩者之價錢只差九毫子
但時間快一倍以上
電車多少都受影響 原帖由 ma2 於 2012-7-21 17:4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想問 ! 低過半價 $2的路線如新記78 ,95 ,95B ,城記5 ,5B ,5C ,5S ,10 , 85 ,97A, 98 ,
呢啲線點處理 ??
THX!~
半價之後低過兩蚊既咪照收返原價囉!
咁都問:L
回復 24# 的帖子
咁其實無話唔坐得長途線,但最好盡可能搭短途線,唔好見 $2就乜車唔睇價錢去到目的地就上,始終都係納稅人啲錢另外有條關於轉乘方面嘅問題,現時假日兩蚊,轉乘第二程係以$2再扣減折扣額(如42C轉61M,61M收$2-1.9=0.1)
將來仲係咪咁 好記得計劃首次公佈時,明報的報道寫到 "將可以令各公共交通增加收入與客量,減輕加價壓力"
雖然花費好多公帑,但如果能真正減輕巴士的加價壓力,未來幾年都不再加價,我認為都是值得花的!
去年九巴發盈警後見紅,令人擔心下一次加價何時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