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 發表於 2012-8-6 00:06

技術交流:比較恆星齒輪車軸與一般drop-axle

成日有疑問:點解要做恆星齒輪車軸?佢要做到突出黎,又大舊,漏油機會亦較高(按:成日見到油漬),到底佢有咩好處?
而drop-axle 條點運作?如何可以做到車軸成U型而可接駁部件?理論上不直接既連接對剛性應該有影響,請問兩款車軸類邊個好d?

tomchen 發表於 2012-8-6 00:51

原帖由 B12 於 2012-8-6 00:0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成日有疑問:點解要做恆星齒輪車軸?佢要做到突出黎,又大舊,漏油機會亦較高(按:成日見到油漬),到底佢有咩好處?
而drop-axle 條點運作?如何可以做到車軸成U型而可接駁部件?理論上不直接既連接對剛性應該有影響,請問兩款車軸類邊個 ...

恆星齒用黎幫助減速用,如果將全部減速工作做係尾牙的部份,尾牙會大隻,尾牙大搞到地台高卦 (3N 有批尾牙係左邊的都很大隻,後來的 Dragon Condor 已經細細隻放係右邊)。
drop-axle 請看圖 (圖來自 volvo doc),是 olympian 的尾軸,除了 1,2 減速外,仲有 5,6 做減速兼決定最終輸出比,3.88, 4.22, 4.57, 4.97:1 就係呢對齒決定,左右各一對。

[ 本帖最後由 tomchen 於 2012-8-6 00:56 編輯 ]

B12 發表於 2012-8-6 01:10

原帖由 tomchen 於 2012-8-6 00:5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恆星齒用黎幫助減速用,如果將全部減速工作做係尾牙的部份,尾牙會大隻,尾牙大搞到地台高卦 (3N 有批尾牙係左邊的都很大隻,後來的 Dragon Condor 已經細細隻放係右邊)。
drop-axle 請看圖 (圖來自 volvo doc),是 olympian ... 既然drop-axle比普通車軸多左5,6呢組齒輪,咁需要因此改變引擎輸出方向嗎?睇起上黎都幾多components...但始終覺得唔夠硬,同埋應該會引致動力流失。
另請問響邊個網搵到呢類圖?謝謝

tomchen 發表於 2012-8-6 01:18

原帖由 B12 於 2012-8-6 01:1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既然drop-axle比普通車軸多左5,6呢組齒輪,咁需要因此改變引擎輸出方向嗎?睇起上黎都幾多components...但始終覺得唔夠硬,同埋應該會引致動力流失。
另請問響邊個網搵到呢類圖?謝謝 ...

引擎唔駛改呀,波箱尾臨到 angle drive 時改方向咪得。
唔夠硬?利蘭富豪咁多產品做埋活生生的實驗,有問題就是大新聞了。
(不過睇過好似城巴某批車用細尾牙,經常頻繁起步下尾牙死得快,最後用返 4.97 最大的尾牙)
幅圖係 volvo impact 隻 dvd 有,但講o既野唔多,得好少。

[ 本帖最後由 tomchen 於 2012-8-6 01:43 編輯 ]

FS1819 發表於 2012-8-6 10:30

I have a question. It seems that the Olympian rear axle does not include a differential. Or is it hidden behind 2 and 3?

tomchen 發表於 2012-8-6 17:57

原帖由 FS1819 於 2012-8-6 10:3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I have a question. It seems that the Olympian rear axle does not include a differential. Or is it hidden behind 2 and 3?

差速係 3 裡面就是。

bnr34 發表於 2012-8-6 20:32

2 同 3 係樓上提及過既轉彎牙 / 差速牙 / differential gear
5 同 6 係尾牙 / 大細牙 / final gear, 負責做最後一次減速
恆星齒本身工作就等如 5 同 6

...

其實都係各有各好啦, 冇話一樣最好

drop axle 好處係中間部份降低, 容許車廂佔用更多空間

不過細牙要承受高轉速及負荷, 仲多得 d 鍾意俾油彈手掣既車長, 所以最容易爛
難做大比例差速, 一係大牙做更大, 一係細牙做更細, 但到時車軸既高度 / 尺寸就唔同晒
而且唔能夠完全分開維修, 拆落來既機會都大 d

行星齒好處係唔受車軸高度限制, 可以俾 drop axle 做更大既減速比, 巨龍 MAN 車就係其中一例子
行星齒同轉彎牙可以分開甩出來, 唔使下下抬落來

不過易漏油係事實, 所以而家巨龍都唔會裝軨蓋, 費事檢查唔到
車廂地台高度亦因此較高, 搭巨龍就會感受到, 冷氣槽亦因此要分去兩邊
行星齒反而做細尾牙比唔及 drop axle, 因為唔可能做得太細, 巨龍轉 Trident 都轉用 drop axle

KA9827 發表於 2012-8-6 22:54

咁即係代表Drop-Axle嘅Unsprung mass同一般軸 重好多?

DGCNYO 發表於 2012-8-7 00:03

恆星理應有助降低橫濕既受力性,亦所謂可以更粗暴地彈車就係,粗暴地高載重高輸時時強行起動,無齒邊恆星齒輪既車強度不足除時出問題...(不過貨車會比巴士問題大,巴士的載重差距不會變化得如此大)

今時今日行SLF,好難俾咁大空間你裝大野,亦點解市場會有山頂尾既SLF車種,可以裝上簡單更粗暴用途的設計

但今時今日尾牙D比數都大到離譜,我覺得係咁上下啦:lol

tomchen 發表於 2012-8-7 00:14

olympian 條 U 軸... 950KG

應該好少文件會咁樣記載,找不到 GKN D66 有多重。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技術交流:比較恆星齒輪車軸與一般drop-ax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