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716@71A 發表於 2012-8-22 14:09

回復 59#, 60# 的帖子

「E41」 即使再早期的規劃目標乃往來沙田,但這個理念是沒有投入宣傳,即是並非定案:
E41 經沙田大圍往來大埔中心乃定稿推銷的宣傳方案

AL, AD, ADS3+2 甚至康偈AV 係我地搭開熱狗且仍有印象的人眼中當然算豪華
但我想點出的是,並非每一個人都作如是觀,已對熱狗沒有印象的一般市民故然會忘記這批車的優越性
一般市民,新一代的巴士迷不會這樣看,只會以坐得舒服與否去看
並且,2+2 有頭枕座位才應該是豪華車的最高目標:上面我有提到的AF 巨鷹是第一批配頭枕的冷氣專利巴士
中記在90 年代與老九都有同樣座位安排:中記是DC, 老九是AM

所以…… 豪華化的全面性是有待確認之餘,如果將有關標準放在新記之上:新巴的差異性更大,連躉與扒仍裝無頭枕的櫈(長途線配的歐三車始有起色)

da93 發表於 2012-8-23 13:34

原帖由 DT716@71A 於 2012-8-22 14:0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E41」 即使再早期的規劃目標乃往來沙田,但這個理念是沒有投入宣傳,即是並非定案:
E41 經沙田大圍往來大埔中心乃定稿推銷的宣傳方案

AL, AD, ADS3+2 甚至康偈AV 係我地搭開熱狗且仍有印象的人眼中當然算豪華
但我想點 ...
冇宣傳主要係因為當年放出去討論後,
再作修改

只能夠講最初概念的確如此,
所以亦解答左點解A41係去沙田

AL,AD等車種,
應該話,
唔係話你感覺架車豪唔豪華,
而係巴士公司對呢批車既定義的確係豪華巴士,
用呢堆車開一堆線出黎,
所謂全冷線,
當年咪又係"豪華巴士路線"
收取既車資亦唔同,
又有邊個理得你感覺豪華與否...
再講,
當年未有AM前,
AH有一批已經設有頭枕...
雖則話係租車

[ 本帖最後由 da93 於 2012-8-23 13:37 編輯 ]

DT716@71A 發表於 2012-8-23 20:28

回復 62# 的帖子

AH, Hino 為海濱而租的日野牌單層巴士,來自雅高,係裝2+2 的非常豪華,但
你睇漏左一樣野啦
呢批巴士有一批係裝3+2 並且係非獨立的座位,情況與樣板車AL1 及AD1 相若,只是座椅顏色不一樣,AH 唔係全部裝獨立櫈
條件比一般AD 及AL 更差

你所指「又有邊個理得你感覺豪華與否...」
的確,當年係

但今非昔比,當今日金巴、有頭枕的2+2 獨立座椅橫行的今日,乘客的要求也除之提高

即使當日「收取既車資亦唔同」:我同意嘅,有幾唔同我亦清楚 當年若果普通巴士線加冷「鴛鴦」出車
車資加幅比例遠超九十年代後期的水平!水平差異有多少呢?
以兩條新界市區路線68X 及74X 為例
1992 年的非空調收費為$6.9, 空調收費$12 :比率是高73.9%
同年的74X 非空調收費為$4.7, 空調收費$8 :比率是高70.2%,亦同為七成

當時製造出一個如此大的價差,足以製造出「豪華」、高一級的消費觀感
但是,時至2000s, 九巴再次公佈空調收費與非空調收費之間的差異時,已經由高七成除時間降至4 成甚至3成3
乘客已經慢慢淡化有關的差異
另外,加上城巴的急速空調化,收取價差的更低,甚至試過零價差upgrade 巴士服務至空調派車(南區區內線),換言之,這個效果與觀感的淡化是更加顯著。

這種豪華的觀念,並不會因為巴士公司定義而存在或被認定而獲得市民認可的——
一係,普遍人如你所講,「又有邊個理得你感覺豪華與否...」,來自他們的看法是:已經不再對巴士設空調就等於豪華,巴士設空調是必需的,獨立座椅也是常規的
另一群係,發現有關問題,並會作出反應的(抗拒、不感到舒適的)
遇到3+2 派車,拒絕坐3 座位的中間位
不登車
甚至登報表達更優質派車的願望:曾經讀過投訴版中,有石梨居民投訴31M 派車不舒適,排隊需時,並希望改派一款「一百零四座」的巴士,即歐二短龍,雖然老九回應是會考慮,不保證有關巴士車種是足夠的,但充分反映出有乘客是察覺到並感受到

你指出「唔係話你感覺架車豪唔豪華」,但有人會覺得係,且有必要囉,請唔好抹殺這一群人

[ 本帖最後由 DT716@71A 於 2012-8-23 20:36 編輯 ]

DT716@71A 發表於 2012-8-23 23:43

回復 62# 的帖子

原帖由 SSBT 於 22/8/2012 00:28 發表
其實改做N41 咪得囉
E41 又係去大埔既

(最奇怪係去沙田既叫做A41, 而唔係 A42
不過應該係涉及歷史問題)

我諗我地只顧回顧事情,忽略了一點:有效回應此問題
即是,你講得無錯,乃最早期的計劃,我也沒提及錯誤,乃經修訂的計劃

回復 53# 的帖子

真正要回應問題的核心,乃為什麼存在此種情況:能否為41 這個號碼預留給某一個區域?
沙田區與大埔區能否成功拆線,並且沒有實驗期:始發營運起必須立即執行
即是
歸根結底與龍運不清楚路線的經營狀況與實力,致令有關路線的號碼產生區域錯位的現象
官方設計:E41 沙圍;A41 沙田
民意壓力:E41 沙圍;A41 沙田 大埔有服務需要
* 舊機場客運及服務區皆有大埔區路線進行點到點服務(75X, 74X);屯門區在有服務下取得E33 (61X, 62X),故大埔有需要
官方修訂:E41 大埔(經沙圍);A41 沙田
巴士公司研究:分拆服務,E41 大埔頭;沙圍線獨立運作,E42;A41 沙田
但仍保留合併經營的可能而不調整號碼
營運期:E42 率先開通
A41, E41 跟隨機場開幕
應馬鞍山居民要求:A41P, 號碼出現區域錯位的有關問題浮現

不像城巴,城巴願意為任何潛在問題提供出路,且願意配合有關情況以最適合力度宣傳有關改動,將影響減至最低
E22, E23 之間重組並伴隨九龍(及將軍澳區)的終點站提供更清晰,更有系統的序號排列

da93 發表於 2012-8-24 12:51

原帖由 DT716@71A 於 2012-8-23 23:4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真正要回應問題的核心,乃為什麼存在此種情況:能否為41 這個號碼預留給某一個區域?
沙田區與大埔區能否成功拆線,並且沒有實驗期:始發營運起必須立即執行
即是
歸根結底與龍運不清楚路線的經營狀況與實力,致令有關路線的號碼產生區域錯位的現象
官方設計:E41 沙圍;A41 沙田
民意壓力:E41 沙圍;A41 沙田 大埔有服務需要
* 舊機場客運及服務區皆有大埔區路線進行點到點服務(75X, 74X);屯門區在有服務下取得E33 (61X, 62X),故大埔有需要
官方修訂:E41 大埔(經沙圍);A41 沙田
巴士公司研究:分拆服務,E41 大埔頭;沙圍線獨立運作,E42;A41 沙田
但仍保留合併經營的可能而不調整號碼
營運期:E42 率先開通
A41, E41 跟隨機場開幕
應馬鞍山居民要求:A41P, 號碼出現區域錯位的有關問題浮現

不像城巴,城巴願意為任何潛在問題提供出路,且願意配合有關情況以最適合力度宣傳有關改動,將影響減至最低
E22, E23 之間重組並伴隨九龍(及將軍澳區)的終點站提供更清晰,更有系統的序號排列.
我諗問題本身唔係完全出現於龍運上,
而係當時路線規劃者...
即係當時政府,機管局搵既顧問公司

首先要指出既係,
舊機場客運區勉強只可以話有75X到達
至於九龍灣一帶本屬貨運區,
而且以地理位置形容74X可服務我亦認為不洽當

而且所謂大埔有需要當時亦並非因為此原因

da93 發表於 2012-8-24 13:06

原帖由 DT716@71A 於 2012-8-23 20:2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AH, Hino 為海濱而租的日野牌單層巴士,來自雅高,係裝2+2 的非常豪華,但
你睇漏左一樣野啦
呢批巴士有一批係裝3+2 並且係非獨立的座位,情況與樣板車AL1 及AD1 相若,只是座椅顏色不一樣,AH 唔係全部裝獨立櫈
條件比一般AD 及AL 更差

還請君看一看我本文


"當年未有AM前,
AH有一批已經設有頭枕..."

我只係話有一批已經設有頭枕,
而非全部,
請問我又如何睇漏?

原帖由 DT716@71A 於 2012-8-23 20:2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你所指「又有邊個理得你感覺豪華與否...」
的確,當年係

但今非昔比,當今日金巴、有頭枕的2+2 獨立座椅橫行的今日,乘客的要求也除之提高


咁設備過時,

唔代表當時唔能夠涉及豪華巴士,
正如我地今日走進鐵路博物館,
睇見當年火車既頭等車廂,
難道我地要用而家冷氣化既電氣化列車去評論當年既頭等車廂唔豪華嗎?


原帖由 DT716@71A 於 2012-8-23 20:2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即使當日「收取既車資亦唔同」:我同意嘅,有幾唔同我亦清楚 當年若果普通巴士線加冷「鴛鴦」出車
車資加幅比例遠超九十年代後期的水平!水平差異有多少呢?
以兩條新界市區路線68X 及74X 為例
1992 年的非空調收費為$6.9, 空調收費$12 :比率是高73.9%
同年的74X 非空調收費為$4.7, 空調收費$8 :比率是高70.2%,亦同為七成

當時製造出一個如此大的價差,足以製造出「豪華」、高一級的消費觀感
但是,時至2000s, 九巴再次公佈空調收費與非空調收費之間的差異時,已經由高七成除時間降至4 成甚至3成3

乘客已經慢慢淡化有關的差異
另外,加上城巴的急速空調化,收取價差的更低,甚至試過零價差upgrade 巴士服務至空調派車(南區區內線),換言之,這個效果與觀感的淡化是更加顯著。


咁我會認為,
價錢差距視乎公司取向,
一來空調巴士數目增加,
而且晌2000年時車隊空調化已成主流趨勢,
要好似九十年代咁勉強將車費差距拉大對佢黎講其實冇意思,
反而淡化令大家更容易接受,
相反九巴唔似當年城巴及新巴能夠即時淘汱非空調巴士,
只能以自然淘汱方式令車隊全冷,
所以淡化豪華巴士呢個名詞對佢黎講需要更大而已...



原帖由 DT716@71A 於 2012-8-23 20:2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這種豪華的觀念,並不會因為巴士公司定義而存在或被認定而獲得市民認可的——
一係,普遍人如你所講,「又有邊個理得你感覺豪華與否...」,來自他們的看法是:已經不再對巴士設空調就等於豪華,巴士設空調是必需的,獨立座椅也是常規的
另一群係,發現有關問題,並會作出反應的(抗拒、不感到舒適的)
遇到3+2 派車,拒絕坐3 座位的中間位
不登車
甚至登報表達更優質派車的願望:曾經讀過投訴版中,有石梨居民投訴31M 派車不舒適,排隊需時,並希望改派一款「一百零四座」的巴士,即歐二短龍,雖然老九回應是會考慮,不保證有關巴士車種是足夠的,但充分反映出有乘客是察覺到並感受到

你指出「唔係話你感覺架車豪唔豪華」,但有人會覺得係,且有必要囉,請唔好抹殺這一群人





以現今既設備黎講,
有空調唔等如豪華,
你可以話岩,
但係事實上係晌車費上已有所反映既時候,
你唔可能話單以"我覺唔覺得"去評論一切

而且一點,
從來冇人話過"豪華巴士"呢一種產物都能夠永遠走在時代尖端,
隨住車齡老舊,
設備過時好正常,
感到不舒適,抗拒又有何出奇?

但係唔係話...咁佢就唔係一架豪華巴士?

由你俾既錢,
巴士公司既定位已經說明一切...

都係果句,
意識形態問題...

DT716@71A 發表於 2012-8-24 14:37

回復 65#, 66# 的帖子

同意,宣傳的責任係龍運身上 這是日後付諸營運的責任
相反,補充一下,服務區是指飛機維修及貨運等後勤服務
舊HAECO 係新蒲崗,舊機場警察旁邊。而貨運區位於九龍灣,兩者都屬於74X 服務範圍
單以HAECO 黎計,搭74X 往大埔是理所當然,至於貨運區,若果往來大埔上班人士,看不出如果不選擇74X 難道要以小巴—> 地鐵—> 九鐵往來大埔:74X 似乎仍是最佳選擇,只是,相信貨運區上班的人,當年仍大部份都居於東九龍,這一點是顯著的
即使如此,如果當年大埔區居民不試圖盡力去提出有關人士的需要做為理由,最終,大埔可能要花長時間去爭取,才換來一條貴價且班次有限的A 線

至於66# 既然是意識問題,那點到即止吧!

da93 發表於 2012-8-24 14:40

原帖由 DT716@71A 於 2012-8-24 14:3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同意,宣傳的責任係龍運身上 這是日後付諸營運的責任
相反,補充一下,服務區是指飛機維修及貨運等後勤服務
舊HAECO 係新蒲崗,舊機場警察旁邊。而貨運區位於九龍灣,兩者都屬於74X 服務範圍
單以HAECO 黎計,搭74X 往大埔是理 ...
我只想講既係,
唔係單晌九龍灣就一定係74X做得到既地方...

例如,HACTL個位晌觀繞隔離

有D位,有D人係需要轉車...

DT716@71A 發表於 2012-8-24 22:21

回復 68# 的帖子

咁唔通就唔係大埔出去,呢群人就唔奢望搬望需要點到點巴士服務咩?:'(

真係講到我喊呀,前面的目的只在於探討41 號與42 號之間在龍運手中為什麼移左位
至於74X 要轉車往HACTL

即使同樣需要轉車,無論往任何一區的新HAECO, 難道咁就代表著他們無論利用公司車抑或S52, 就係對外路線無需要
而來往大埔的工作人士就對E 線入大埔無需要嗎? 轉左車,一樣需要架姐 咁咪需求囉,咁咪有理據囉尋求開線囉

[ 本帖最後由 DT716@71A 於 2012-8-24 22:22 編輯 ]

da93 發表於 2012-8-25 12:52

原帖由 DT716@71A 於 2012-8-24 22:2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咁唔通就唔係大埔出去,呢群人就唔奢望搬望需要點到點巴士服務咩?:'(

真係講到我喊呀,前面的目的只在於探討41 號與42 號之間在龍運手中為什麼移左位
至於74X 要轉車往HACTL

即使同樣需要轉車,無論往任何一區的新HAECO, ...
又係你話,
當年大部份於啟德機場做野既人都居於東九龍,而且用你個logic不如講下當年條5D客量如何?
用而家既標準人地何嘗唔係半條S線?

E41,E42移位根本就係一個小問題,
我亦唔明點解你講到係龍運冇好好評估路線既客量...

再講,
A41P嚴格黎講只係A41特別班次
又何來地區錯位,
再講,
要撥亂反正既時候,
當年一樣可以係E42去大埔,E41去沙田...
而用開線原意諗,
係都係E41做錯位,
而唔係話兩條A線係"地區錯位"既延續囉~

[ 本帖最後由 da93 於 2012-8-25 12:53 編輯 ]
頁: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無啦啦把巴士路線改號碼, 算{擾民}行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