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bus 發表於 2013-8-6 11:24

太子至欽州街之間, 新界西定線選擇

地理位置上, 以上兩區之間,
荔枝角道做到o既客路應該比較多,
西南有大角咀邊緣, 東北有楓樹街白楊街一帶.
理論上除o左經大埔道出入o既線以外,
太子至欽州街之間路線, 選行長沙灣道,
基本上比選行荔枝角道, 較少本土生意.

歷史因素, 荔枝角道一帶發展比較旺,
老牌新界西線如36B, 44, 46, 當然來回行荔枝角道.

但係點解後來各條過海線(當然除o左117), 42A, 荃灣屯門元朗X線,
以至35A, 41A延長, 41, 45等等, 來回都選用長沙灣道?
唔見得太子地鐵站埋站落客, 會比行出荔枝角道快.
純粹為o左轉地鐵觀塘線o既客?
另類o的係33A, 37, 66x同68x,
西行荔枝角道或汝州街, 東行就長沙灣道.

而近年o既265B, 同延長o既52x, 就同上相反,
西行長沙灣道, 東行就荔枝角道.

小弟現時家住太子大埔道口附近,
有時由新界西返o黎,
要記住邊條線會出o左去荔枝角道落車, 都唔容易,
有次紅隧口上o左118又係, 過o左旺角維景,
先醒起架車行黃竹街, 結果落車行返轉頭.

其實咁多年o黎,
各條新界西線, 由欽州街至太子路段,
選行長沙灣道定荔枝角道, 除歷史因素外, 究竟有冇準則?

[ 本帖最後由 transbus 於 2013-8-6 11:26 編輯 ]

limited 發表於 2013-8-6 12:10

原帖由 transbus 於 2013-8-6 11:2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地理位置上, 以上兩區之間,
荔枝角道做到o既客路應該比較多,
西南有大角咀邊緣, 東北有楓樹街白楊街一帶.
理論上除o左經大埔道出入o既線以外,
太子至欽州街之間路線, 選行長沙灣道,
基本上比選行荔枝角道, 較少本土 ...

剩係答到265B同52X
因不想往大角咀方向駛經旺角道同西洋菜南街/洗衣街繁忙路段
所以取道荔枝角道同上海街

DC3938 發表於 2013-8-6 13:44

原帖由 transbus 於 2013-8-6 11:2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地理位置上, 以上兩區之間,
荔枝角道做到o既客路應該比較多,
西南有大角咀邊緣, 東北有楓樹街白楊街一帶.
理論上除o左經大埔道出入o既線以外,
太子至欽州街之間路線, 選行長沙灣道,
基本上比選行荔枝角道, 較少本土 ...
好似因為68以前行荔枝角道,所以68X照跟!
行長沙灣道果D,唔行驚佢無人搭!

rusf101001 發表於 2013-8-6 15:47

唔計班次,太子鐵路站/旺角警署,岩岩好各5條路線
南行:33A,37,66X,68X,118
北行:6F,43C,52X,265B,296C

拾顓豭 發表於 2013-8-6 15:59

原帖由 transbus 於 2013-8-6 11:2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但係點解後來各條過海線(當然除o左117), 42A, 荃灣屯門元朗X線,
以至35A, 41A延長, 41, 45等等, 來回都選用長沙灣道?
唔見得太子地鐵站埋站落客, 會比行出荔枝角道快.
純粹為o左轉地鐵觀塘線o既客?
另類o的係33A, 37, 66x同68x,
西行荔枝角道或汝州街, 東行就長沙灣道.

小弟現時家住太子大埔道口附近,
有時由新界西返o黎,
要記住邊條線會出o左去荔枝角道落車, 都唔容易,
有次紅隧口上o左118又係, 過o左旺角維景,
先醒起架車行黃竹街, 結果落車行返轉頭.


33A 北行好似係喺彌敦道渠務工程進行前 (11/10/1998) 改道, 改行彌敦道, 荔枝角道, 砵蘭街北行, 汝洲街;
工程完成後就永久改行彌敦道, 荔枝角道, 太子道西, 大南街, 柏樹街, 汝洲街

118 北行就向來都係跟 117 大約路綫去行

有錯請指正

[ 本帖最後由 拾顓豭 於 2013-8-6 16:02 編輯 ]

238X 發表於 2013-8-6 16:08

原帖由 拾顓豭 於 6/8/2013 15:5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33A 北行好似係喺彌敦道渠務工程進行前 (11/10/1998) 改道, 改行彌敦道, 荔枝角道, 砵蘭街北行, 汝洲街;
工程完成後就永久改行彌敦道, 荔枝角道, 太子道西, 大南街, 柏樹街, 汝洲街

33A、87A、87B 喺 1980 年代就已經好似而家咁樣
喺柏樹街、大南街扭嚟扭去 (荔枝角道、太子道、大南街嗰兩個髮夾彎太經典)。

後來為咗要 87D、281A 做埋太子客,又迫佢哋扭埋一份,
仲要喺界限街扭多一嘢髮夾彎,真係難為兩條線啲司機 :lol

原帖由 拾顓豭 於 6/8/2013 15:5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118 北行就向來都係跟 117 大約路綫去行

有段頗長時間兩條線「臨時」北行經長沙灣道
(118 好似係一開線已經行長沙灣道),
後來先改返落汝州街。

EX-TL 發表於 2013-8-6 22:35

原帖由 transbus 於 2013-8-6 11:2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地理位置上, 以上兩區之間,
荔枝角道做到o既客路應該比較多,
西南有大角咀邊緣, 東北有楓樹街白楊街一帶.
理論上除o左經大埔道出入o既線以外,
太子至欽州街之間路線, 選行長沙灣道,
基本上比選行荔枝角道, 較少本土 ...
其實你已經答左自己, 工業(大角咀)沒落, 商業(太子)接棒, 加上時代轉變, 路線要直接和統一......

以前個年代係工業時代, 航運業蓬勃, 大角咀有好多渡輪員工宿舍, 工廠區夾在大角咀道和荔枝角道之間,
早期開辦的路線如2 2A 30 32 42 46 66 68都係行荔枝角道, 正如點解長沙灣元州街/青山道有咁多老牌路線,
因為果頭早發展, 人口早就聚集, 發展至長沙灣道一帶漸漸趨向商業化, 亦係點解比較新的路線行長沙灣道,
可以服務更多人, 長沙灣道在地鐵通車後成為中軸, 此後開辦的巴士路線, 選用長沙灣道會較為合適,
(66X 68X分別跟當年66 68行荔枝角道.黃竹街).

一些不合時宜的路線在改線後亦改經長沙灣道, 如30 30X重組長沙灣以南路段後, 30X亦係改行長沙灣道;
35A延長至尖東後改行長沙灣道; 大角咀和前深水埗碼頭一帶需求低, 43C北行直接改行彌敦道和長沙灣道,
方便青康路乘客同時等候42A 43C兩線; 46長沙灣段來回程, 由原先行荔枝角道改為長沙灣道.

另一樣就係睇順唔順路, 好似現時往西九龍中心路線, 如果行長沙灣道, 要在內街左兜右兜, 但係行荔枝角道,
可以行靠近中軸(長沙灣道)的汝州街, 服務到更多人之餘又唔駛兜來兜去, 行邊線海壇街的路線近新填海區.
以前102 105雖然都係行旺角上海街巴士專線, 不過兩線分別係行柏樹街和黃竹街入汝州街, 可以話盡量服務
更多唔同地區, 但現今行車路線傾向統一化, 來自唔同地區的路線, 會行埋同一條路(汝州街往長沙灣道以南,
長沙灣道往長沙灣道以北或盡頭).

深水埗碼頭航線停辦後, 荔枝角道一帶開始有過海巴士114 117填補真空.

街道組合, 如36B梨木樹方向行元州街, 佐敦方向行長沙灣道; 42長青方向行長沙灣道, 順利方向行荔枝角道;
296C尚德方向行荔枝角道, 深水埗方向行長沙灣道. 行車路線形同組成一個圈, 巴士行走路線方便圈內乘客使用.

路線組合, 如深水埗2號來回程行荔枝角道, 6號來回程行元州街/青山道.大埔道; 東北葵32來回全程行荔枝角道,
36B來回程分別行長沙灣道和元州街; 將中296C來回程行長沙灣道/荔枝角道, 796C來回程行大埔道.元州街/青山道,
兩條往返差唔多地區的路線, 在深水埗會分別行唔同地方.

長篇大論, 原因真係有好多, 如果同1990年代前相比, 已經叫易記左, 當時西九龍走廊未通車, 一堆線行詩歌舞街,
之後部分入海壇街, 部分入醫局街, 部分明明行荔枝角道北行, 又要兜入隔離兩條細街再出番去, 夾埋上海街巴士專線,
旺角至長沙灣一段有N個殊途同歸組合, 要記的話一定係逐條記. 至於樓主要點樣記, 試下從歷史入手, 有例外的逐條記.

cong 發表於 2013-8-7 00:06

238X 發表於 2013-8-7 00:13

原帖由 cong 於 7/8/2013 00:0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要食太子客點解又唔跟 1/1A 行洗衣街?咁咪唔駛跳扭腰舞囉 :L

但洗衣街塞起上來唔係人咁品呢

Gary_B 發表於 2013-8-7 00:19

原帖由 cong 於 2013-8-7 00:0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要食太子客點解又唔跟 1/1A 行洗衣街?咁咪唔駛跳扭腰舞囉 :L

旺角道仲塞得落?

站位不變︰荔枝角道 > 楓樹街 > 界限街
雷生春加多個站都得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太子至欽州街之間, 新界西定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