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軌通道部分駛出至一般道路部分完全冇問題,照出就可以。
但由一般道路部分駛入至導軌通道部分唔怕會很麻煩甚至會很浪費時間,因為要架巴士對得很準先至得:L,否則會令架巴士兩邊的導輪與兩旁的導軌甚至與車胎處於鬥磨的 ...
慢慢收窄便可
回復 1# 的帖子
要發展唔係問題,有錢就可以。巴士公司要付出改裝車輛嘅費用,路係政府嘅,可能要比番一定嘅金錢俾政府起導軌。
司機要重新培訓,班次都要調整。 不要重蹈輕鐵復屣,不要再犯同樣錯誤 原帖由 paul2357paul 於 2013-10-9 16:5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導軌通道部分駛出至一般道路部分完全冇問題,照出就可以。
但由一般道路部分駛入至導軌通道部分唔怕會很麻煩甚至會很浪費時間,因為要架巴士對得很準先至得:L,否則會令架巴士兩邊的導輪與兩旁的導軌甚至與車胎處於鬥磨的 ...
根據英國的經驗,Guided busway 的入口係同普通路口差唔多,設計就好似係漏斗形咁,巴士只需要用好似入巴士總站坑的速度,
其中一邊就會先接觸到導軌,跟住另一邊亦會接觸導軌,咁架巴士就已經叫入左去導軌範圍,唔需要刻意對得好準....
至於導軌本身係預你磨的.... 以劍橋為例,進入左導軌後巴士可以行成 90km/h..... 怕磨就唔會行咁快啦~ :lol 有興趣可以去 youtube 睇片
例如: Route B. Cambridge Guided Busway. (fast version) 原帖由 3ASV196 於 2013-9-17 09:58 PM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其實我反而想問下, 呢類設計好處係邊呢.......
以香港多路線, 多巴士環境, 呢類導軌巴士本身不能超車, 可能有一架頂住另一架的情況,
而且如果tocuhwood 有壞車, (係香港壞巴士比率比鐵路高是事實), 就更麻煩,...
這個設計﹐是針對一個長距離的路程﹐而且中間係無上落/極少上落需求(車站)。
試想一下﹐一條專用的車路﹐無其他車同你爭﹐巴士數目又唔係多(唔會去到車貼車的地步)﹐車速自然可以提高。
在普通路面﹐車要轉灣便要減速﹐除了怕反車外﹐司機本身的技術都存在﹐包括控制轉軑。當用了這些專用路﹐司機只係控制車速快慢﹐只要在轉灣位置控制適當的車速﹐便可安全通過。難講一句﹐只要受過最簡單的開車比油及剎車訓練﹐便可以在這些路上駕駛﹐無技術可言。
當車速提高﹐便可更有利快速完成車程﹐相同的車輛數目﹐可以加快回車去另一邊總站﹐從而提升載客能力﹐乘客(車程加快)及巴士公司(資源運用)都達到win win 方案。
壞車﹐好老實一定會有影響﹐不過都有解決方法。便是在適當位置﹐有位置可以穿過另一條通道﹐當有車故障時﹐可以利用這些應急位置﹐便用反方向的行車道去爬頭 (當然反方向的行車線都會受阻)。如果真係巴士使用數目很多﹐亦可以同時建3線通道﹐2條平常便用﹐1條作應急使用。
至於香港可否發展這一類巴士方案?
我個人認為好低﹐主要係尋找空間去建這些專用路的問題。
粗糙去講可應用此技術的地方﹐分別有北大嶼山﹐吐露港公路﹐屯門公路﹐大欖隧道(收費亭至元朗部入/或向上水伸延)﹐西隧收費亭至貨櫃碼頭。
但除了大嶼山及大欖隧道較易有擴建能力外﹐其餘地方都唔係一件容易事。在計劃難以做到多區的情況下﹐好難去得到撥款興建。
巴士公司做改裝的費用﹐相信他們願意承擔﹐但政府卻難以配合﹐所以成事機會真係好低。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