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kchi70 發表於 2006-3-28 23:32

Ketsu 發表於 2006-3-29 00:26

如果係真既話
香港人真係多得聯合國唔少...:@

其實呢個都係上果代既問題
容許兩種字體並存
係就係話中國咁多朝代既文字不斷轉變
變得越黎越簡單
都係因為要簡化書寫既筆劃
以加快書寫既速度
但去到唔記係乜野年代
(好似係國共年代
有錯請指正)
中國文字再簡化
成為而家既簡體字
但繁體字就仲響香港台灣等地繼續使用

始終覺得如果係要廢除繁體字
真係應該響簡體字開始時廢除
唔係等而家仲有咁多人使用時廢除囉

如果家陣先叫我地呢代先學簡體字
你都咪話唔辛苦...:L

238X 發表於 2006-3-29 00:42

又一摧毀中國文化之舉...

堅決反對,希望大家通知各親朋戚友加入行列!

alexero 發表於 2006-3-29 00:49

原帖由 pakchi70 於 2006-3-28 23:32 發表
反對廢除簽名活動 : http://www.gopetition.com/region/237/8314.html

新聞內容 : http://tw.news.yahoo.com/060324/15/2yx0t.html

我唔明繁簡並存有幾難?
點解一定要廢除
而家啲軟件好多都有得繁 ...

聯合國不用繁體字=廢除繁體字?

詞句意義上好像有點問題...

Ketsu 發表於 2006-3-29 01:15

原帖由 alexero 於 2006-3-29 00:49 發表


聯合國不用繁體字=廢除繁體字?

詞句意義上好像有點問題...

其實係驚唔用繁體字只係第一步
再進一步就係連繁體字都廢除

60M 發表於 2006-3-29 01:17

原帖由 Ketsu 於 2006-3-29 00:26 發表
如果係真既話
香港人真係多得聯合國唔少...:@

其實呢個都係上果代既問題
容許兩種字體並存
係就係話中國咁多朝代既文字不斷轉變
變得越黎越簡單
都係因為要簡化書寫既筆劃
以加快書寫既速度
但去到唔記 ...

你叫我學打簡體字?:@

238X 發表於 2006-3-29 01:19

原帖由 60M 於 2006-3-29 01:17 發表

你叫我學打簡體字?:@

XP 版倉頡 (5.1) 可以打簡體字,
但總覺得唔係好跟原有的倉頡法則。

prmy3008 發表於 2006-3-29 01:35

原帖由 Ketsu 於 2006-3-29 01:15 AM 發表


其實係驚唔用繁體字只係第一步
再進一步就係連繁體字都廢除

有讀過漢字演變的學生
都知道漢字係用「六書」所造成
但係簡體字正正為左書寫的方便
令字形再不受「六書」所規範
廢繁留簡,是繼推及楷書後
另一次摧毀中國數千年文化的行為

Ketsu 發表於 2006-3-29 01:36

原帖由 238X 於 2006-3-29 01:19 發表


XP 版倉頡 (5.1) 可以打簡體字,
但總覺得唔係好跟原有的倉頡法則。

有d 字照番倉頡既法則黎打簡體字
都一樣係打唔到既
同埋仲有好多繁體字program仲未完全support
或者根本support唔到簡體字
例如MS Outlook
好多時就算用word繁轉簡
有部份既字響subject果欄係出唔到
而出到果d 就可能響send完之後
睇番backup都係變左問號

hkicq 發表於 2006-3-29 10:27

原帖由 238X 於 2006-3-29 01:19 發表
XP 版倉頡 (5.1) 可以打簡體字,
但總覺得唔係好跟原有的倉頡法則。
內地使用既字型為本簡体字輸入法係王永民
在1986年定立既'五筆字型'(約在10年后有修定版,但並不普及)
原理大体同朱邦复既'倉頡'相近,但字根安排更有系統
(25個字根'王土大木工,目日口田山,禾白月人金,言立水火之,已子女又絲'
係編排'GFDSA,HJKLM,TREWQ,YUIOP,NBVCX'既指法順序,亦可用11-55既數字編碼)
輔助字根比倉頡多及略為雜亂(但有'助記歌'要全背不多大難),按書寫順序最多
使用4個碼.

倉頡打簡体字最大既難度係小數簡体字既'草書楷化'在倉頡無相應碼,
在五筆則視為單折筆(51N/已)
五筆比倉頡較小比例人用係因為朱邦复放棄倉頡輸入法既專利權,
軟件開發商可自行編制相關輸入程序,但王永民與微軟在五筆既
專利費問題則談不攏,因此微軟既作業系統係無內含五筆.
內地最流行既係漢語拼音輸入法,因漢語重音多而引致既重碼
在近年開發既'估詞語'而獲解決,但五筆仍為專業'打手'所采用,
据指可達每分鐘169字,比倉頡為快.
原帖由 prmy3008 於 2006-3-29 01:35 發表
都知道漢字係用「六書」所造成
但係簡體字正正為左書寫的方便
令字形再不受「六書」所規範
廢繁留簡,是繼推及楷書後
另一次摧毀中國數千年文化的行為
倉頡原來唔係神話人物既?
所謂既'六書'係由觀察文字所得出既字型原理,
不是倒轉頭以六書造字,現代語言學亦已不提倡
先有法則后再有語言既文字觀.

自漢朝普及楷書,漢字已大体定型,新造既字型(如'日月空')
已极難采納,中文有走向复音字(詞語)既趨向,
清朝既文言與現代中文已類同,古中文既'型音義合一'已消失殆盡.

簡体字在中國封建時代民間已流行,
民國后開始推行民間俗字正規化,即係國民黨
在1930年代推動既簡体字.解放后推動既漢字簡化
主票原理係'述而不作',直正與繁体不同既簡化字
只有几百個(文革時期既'二簡'係違反述而不作,
所以被廢除)

指簡化摧毀文化係過于言重,內地人對于閱讀繁体字不覺難,
而簡体字除較多使用型音字,亦盡會保存字義(如魚下部簡化為一,
煮下面4點因為係'火'則不簡化,所以較合理),复用古字既
'三人為眾/小土為塵'更係回复字義既.
本板以前提及既'場'/'場'/'傷'在簡体字分別更明顯.
簡体不足點就如言邊既草書楷化與'水'較近,
但'餐'/'罐'在民間已簡化既字則沒有簡化.

漢字既傳統文化觀亦多小有神話成份.西夏既仿漢文字
已不能解讀,日本則減小用漢字,韓國及越南更已不使用漢字.
反之在拼音文字,已視為化石既拉丁文則仍可被解讀.
頁: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聯合國宣佈廢除正體字(繁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