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118 唔停北角會出事?
大家點睇?http://www.inmediahk.net/files/imagecache/w456/column_images/WP_20131226_002.jpg
由12月28日起,過海隧巴118往小西灣方向不再停北角,過海後行駛東區走廊至柴灣。一直以來,118一直是不少天后、北角一帶上班族及居民由旺角及隧道口上班回家的「快線」,經渣華道的118車程比102及112快。然118改動之後,原有乘客須改用102或改道渣華道後的110,明顯未能滿足原118往北角乘客的需要。
這次改動算是東區經紅隧巴士的一次大改動,不過這個改動不盡人意,也明顯未能應對港島東區發展的變化。
東區上班人口不斷上升
過去幾年,隨著核心商業區中區一帶的租金不斷上升,不少公司均選擇遷到同屬港島的東區,政府亦帶頭將辦公部門東遷,如2007年的海關總部及2010年的廉政公署總部。加上東區有不少大型商業發展,如位於太古的港島東一號及其一帶的工廈轉商廈的發展,天后至北角一帶,以至柴灣的原有工廈亦大量轉型為商廈及寫字樓。對面海的「起動九龍東」,亦一定程度上帶來「協同」效應,將整個商業區東移。
商業區帶來大量的車流及上下班人流,不同於中環有三條港鐵線服務(港島線、荃灣線及東涌線),港島東區一帶主要依賴港島線及過海的將軍澳線,由新界東及新界西前往東區上班,使用鐵路要多次轉車,十分不便。未來通車的沙中線,過紅磡後首站亦是西面的會展站。一日擬議中連接北角至會展的北港島線不能落實,這批上班客都不能獲得較方便的鐵路服務。
東區路面交通負荷日增
與「起動九龍東」一樣,運輸署在東區上班人口增加上是後知後覺。目今東隧及城市花園段的東區走廊塞車日增,當局竟仍在建議「紅加東減」;大量非法村巴往來屯元天及東區出現之後,署方才急急在近年開辦多條往來兩區的繁忙時間巴士線如960B、968X及969C;西鐵接通紅磡站後,明顯忽略了西鐵客在紅隧口轉隧巴往港島東的客量,導致紅隧口早上「塞爆」的情況日益嚴重。
快將落成的中環灣仔繞道,分流效果尚是未知之數。運輸署及巴士公司則在近年提出多項措施應對。除了上段提及往新界西的特別班次之外,亦有大量往來九龍東及新界東的新巴士線,如302A、307P、678、682A及682B等。此外便是路線重組,其中一組是606,另一組便是118不經北角,重組的理據其實是足夠的,相信運輸署及巴士公司也看到柴灣及小西灣一段客量已經足夠,減少118繞路落北角是正確的。不過問題是,有關的重組仍是頭痛醫頭,未有全盤方案解決東區的交通問題。
轉車站皇牌點解唔用?
第一點是,為何東隧的巴士轉車站常常空空如也?九巴過去一年大肆宣傳花2億公帑的屯門轉車站效用,卻與當局一樣,同樣無視現有的轉車站。這當然涉及跨公司巴士轉乘優惠,然而當政府每年肯花上6億公帑資助「兩蚊」長者優惠,這點小錢怎可能是困難?
假如東隧設有免費轉乘優惠的話,部份東區上班族或可以改用東隧轉車,如由大埔或馬鞍山坐307或681轉車往北角及柴灣,不須要「限時限刻」等候只有繁忙時間才服務的特別班次。(680及682雖然也由馬鞍山前往東區,但車程較慢)設有轉乘優惠,也可以將更多路線改得更為直接,不須在港島繞經太多地區才前往東隧。(如606X變成柴灣小西灣直上東隧轉車快線、682縮短;694轉型成筲箕灣及西灣河上東隧轉車快線)
未有善用各東區走廊出入口
再談118等經紅隧往港島東的路線問題,這些年大改動甚少,只是增設部份繁忙時間特別班次如102P及106P。其實紅隧線普遍定線老化,隨路面交通日塞令車程愈來愈沒保證。今次的110/118重組,其實可以更加徹底。
東區走廊有多個出入口,如糖水道、健康村、太古城及西灣河,一直沒全日紅隧過海線使用,今次110改動後被譏為不倫不類的原因之一,是110往九龍太古上東廊後又落橋再用糖水道上橋,屬「假特快」。
小建議
118飛北角後,其實不應由110填補,理應由同樣經彌敦道的102作分拆,增加一條分支102P往港島方向經渣華道,全日行駛補償118服務,往九龍方向則在健康村上橋。(原102P往港島方向可改稱102A)
106也應該大幅度重組,106港島由小西灣行駛至銅鑼灣,車程相當之慢,亦可分拆一條106P由小西灣開出來回使用西灣河上橋,106則縮短至嘉亨灣服務原106太古至銅鑼灣的乘客。(原往港島方向前往太古的特別班次106P可改稱106A)
110在港島的路段可以用回改動前的路線,作為102及106分拆後英皇道服務的補償。因為經銅鑼灣而致北角乘客甚少的112,則可以縮短至天后或香港大球場,減少部份巴士予東區其他過海線作加班之用。112往港島方向的乘客比往九龍方向少,其實亦可以作一些小安排,將112往港島方向減班,安排部份112空車(甚至晚上時段的116)前往隧道口行走一條補償118的特別路線(姑且稱為112P),經渣華道往北角。
紅隧口巴士塞巴士嚴重,巴士公司也應考慮採用香港仔隧道巴士站的模式,在某一時段安排某些路線不停紅隧口,減少阻塞。
順帶一提,巴士公司選擇在12月28日年尾這個日子改動,前後五日只有27日一個上班日,不少上班族均不須上班,明日以至未來一週的運作也未能真正考驗是次改動。雖然選取相對較不繁忙的日子改動是正常,不過署方及巴士公司必須留意兩週後的「真正」運作情況。
原帖由 eg9515 於 28-12-2013 01:28 PM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順帶一提,巴士公司選擇在12月28日年尾這個日子改動,前後五日只有27日一個上班日,不少上班族均不須上班,明日以至未來一週的運作也未能真正考驗是次改動。雖然選取相對較不繁忙的日子改動是正常,不過署方及巴士公司必須留意兩週後的「真正」運作情況。
其實全篇文章既分析都好理性,都幾o岩,無論從乘客、營商等角度睇都有不少好論點。
但我最唔明以上,12月28日前後五日,即係12月23日至1月2日,只有27日一個上班日??
定係佢既意思係前二後二,加埋28日,咪5日囉!但12月30日都係工作日呀……(你咁樣會誤導我唔返幾日工架!:lol )
而且12月28日既改動,同27日都無關,都對已改動的新線唔係試驗,只不過係部分上班族可能因為27日請左假而睇唔到張通告,到返工時臨急臨忙加上「理所當然」而唔知道改動。
總結,有待30日及31日,幾多上班族會因此搞到遲到。
(不過,老實講,呢d又唔關巴士公司既事,反而一些人會投訴冇快車,去唔到邊度就真係關事……) 既然樓主都推文,咁我就唔差在推埋另一篇:
http://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3/11/26/55473
今次改動,預計會有以下問題:
一、儘管現時由旺角及紅隧口,有三條路線前往北角,但車程全不相同,由最快的118,再到102,然後是最慢、要繞經銅鑼灣心臟地帶的112。因此,現時有不少乘客使用118前往北角。計劃書指出,118改道後,102會加派兩部巴士,但這是否足夠容納118改道後,增加的客量?
二、北角居民除了擔心102會不勝負荷之外,也不滿再沒有半特快服務由旺角前往北角。路線110只經尖沙咀,而且班次疏落,是否真正能夠填補118改路後的漏洞,大家心裡有數。
三、現時路線118往小西灣方向,除了接載來往九龍至港島的乘客外,也接收了不少從北角特快前往柴灣、小西灣的乘客。118改路後,這些乘客只能回流至路線8X或19。可是,自從幾個月前路線8X及19進行重組後,兩線脫班問題更為嚴重,繁忙時間候車時間超長及不能登車的問題,也隨之增加。此問題定必在118改路後更為惡劣。
四、路線110改路後,隨時更為趕客。過海隧道巴士路線普遍途經較擠塞的地方,車程較長,以循環形式運作,絕無僅有。因為,沒有兩邊總站調整開車時間,脫班問題必然嚴重。所以,路線110往港島方向,受紅隧及尖沙咀擠塞的影響,班次隨時由15分鐘一班,變成0-60分鐘一班。
五、路線110雖然改經東區走廊,但往九龍方向走線「騎呢」,根本沒有特快效果。過太古城後前往東區走廊,本身不是壞事,卻又要「夾硬」兜一兜北角,花掉5-10分鐘,將特快效果消滅得乾乾淨淨。
回復 3# 的帖子
110 好似會起尖東做定點同埋相信等到個一刻,已經唔駛再做重組了
[ 本帖最後由 LF5502 於 2013-12-28 14:48 編輯 ] 原帖由 neoplan720p 於 2013-12-28 14:1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路線110雖然改經東區走廊,但往九龍方向走線「騎呢」,根本沒有特快效果。過太古城後前往東區走廊,本身不是壞事,卻又要「夾硬」兜一兜北角,花掉5-10分鐘,將特快效果消滅得乾乾淨淨
本身筲箕灣至北角一段都冇特快車程到紅隧口, 我實在唔見得特快效果有幾咁 "消滅得乾乾淨淨"
入一入北角雖然未必及得埋景隆街執到咁多客, 不過總叫做用多些少時間換多幾個客
唔好忘記上耀東之後, 耀東至太古一段就唔再同 102 106 同站, 冇得隨機執多幾個客去紅隧
單靠太古以東客源支撐 110 直出紅隧實在係一個疑問
而且唔咁做又邊夠甜頭送比北角區議員唔反對送 118 上路呢?
回復 5# 的帖子
所以用110黎做東區特快係白痴既表現。用102拆線先係合理做法。
110改,就係好似而家咁,改到不倫不類。 成日話quota quota, 想問下2013年炮台山一帶cut 左敢多條巴士線,
d quota去左邊????
free左出來吾該加車落去2A/18/18P etc.日日爆廠既路線,
而吾係用來幫其他區找數.
自己區要加車吾該係番自己區搵quota:@ 如果110同117調轉定線得唔得?
即係110 深水埗<->筲箕灣
117 尖沙咀<->跑馬地 原帖由 bnr34 於 2013-12-28 15:5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本身筲箕灣至北角一段都冇特快車程到紅隧口, 我實在唔見得特快效果有幾咁 "消滅得乾乾淨淨"
入一入北角雖然未必及得埋景隆街執到咁多客, 不過總叫做用多些少時間換多幾個客
唔好忘記上耀東之後, 耀東至太古一段就 ...
而家咁行北角真係唔湯唔水得健之堡同隧巴同站
琴行街要班客專登等110先得
咁落去食幾支燈載到幾多客
寧願佢行到清風街上橋
至少食到新都城大站
加埋長康街 炮台山鐵先
回復 6# 的帖子
所以110錦改其實係陰乾110經唔少塞車黑點,仲要係循環線,根本就係想令110脫班趕客,順便塞住人把口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