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涌填海擴建新市鎮 西面減填 東面加填
今日(2014年1月13日)<<星島日報>>報導:東 涌 填 海 研 「 西 刪 東 加 」
--東涌逸東邨以西有比較多香港才有的動物物種, 保育人士反對在此填海造地可理解. 不過新市鎮是不能不擴建的, 看看可怎樣平衡吧.
[ 本帖最後由 hkth 於 2014-1-13 07:59 編輯 ] 明愛華德中附近都係農地,
只要政府收地發展,
已經無填海牽涉咁多環保問題
只係到時就出現第二個問題
不過新界班鄉紳咁支持政府施政,
應該好易話為;P 原帖由 SSBT 於 2014-1-13 09:14 PM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明愛華德中附近都係農地,
只要政府收地發展,
已經無填海牽涉咁多環保問題
只係到時就出現第二個問題
不過新界班鄉紳咁支持政府施政,
應該好易話為;P ...
講到尾都係為錢﹐為賠償﹐這才是麻煩之處;P
因為永遠有人話賠得太少﹐賠唔夠﹐另一方面一定話賠足賠夠。
之後又話要保育﹐保留農村........
(即係菜園村的番版)
除非要行到最後一步強行收地﹐真係有排都未收到塊地。
反而填海造地﹐完全不涉及私人土地﹐隨時更快有地用:P
ps. 港珠澳橋香港段﹐似乎政府都精明了﹐不在大嶼山陸地興建﹐完全不在鄉村入面/邊緣動土﹐所有工地都在海上 (印象中大嶼山岸上只有沙螺灣附近一處政府地要開山)﹐避晒收地問題。
[ 本帖最後由 kei_hk 於 2014-1-14 12:06 編輯 ] 講起港珠澳,
政府有冇考慮過起條駁橋去大澳/沙螺灣,
方便下居民出入 :lol 原帖由 busfunfun 於 2014-1-20 22:3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講起港珠澳,
政府有冇考慮過起條駁橋去大澳/沙螺灣,
方便下居民出入 :lol
其實係咪過左香港海關先上港珠澳橋? 原帖由 busfunfun 於 2014-1-20 22:3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講起港珠澳,
政府有冇考慮過起條駁橋去大澳/沙螺灣,
方便下居民出入 :lol
其實唔使港珠澳,
起條矮矮地嘅橋駁過去機場嗰邊已經得,
但係政府都無做。 原帖由 ArnoldC 於 2014-1-21 03:2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其實唔使港珠澳,
起條矮矮地嘅橋駁過去機場嗰邊已經得,
但係政府都無做。 因為要考慮南大嶼承受能力嘛。
如果條橋同東涌道一樣限制車輛進入,但東涌道剛剛擴闊無幾耐,佢又冇誘因使咁多錢去起多條新路。
除非你係講緊行人橋啦,相對上真係易搞好多,可以由S52做埋幾條村的對外交通添。:lol
[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14-1-21 09:28 編輯 ] 原帖由 busfunfun 於 2014-1-20 10:32 PM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講起港珠澳,
政府有冇考慮過起條駁橋去大澳/沙螺灣,
方便下居民出入 :lol
你睇下香港的出入口設施設在那一個位置﹐車輛(人)去到相關位置﹐已經辦理出境手續﹐你便會明白點解唔可以做條接駁橋反回大嶼山任何一個位。
(極其量只可建一條 "非開放" 的車路﹐只供緊急車輛及維修車之用﹐一定唔會開放給公眾使用﹐但基於成本問題﹐都唔會興建) 原帖由 DIH 於 2014-1-21 09:24 AM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因為要考慮南大嶼承受能力嘛。
如果條橋同東涌道一樣限制車輛進入,但東涌道剛剛擴闊無幾耐,佢又冇誘因使咁多錢去起多條新路。
除非你係講緊行人橋啦,相對上真係易搞好多,可以由S52做埋幾條村的對外交通添。:lol ...
會唔會仲有另一因素﹐令到此部份位置建橋的成事機會降低?
機場島有2隻救援船﹐如果在沙螺灣附近加一條橋橫跨海面﹐會唔會影響救援船隻通過﹐當有意外發生﹐便會影響救援。
ps. 如果真係成事﹐正路係會起一條夠1部車通過的闊度的橋面﹐又可承受到車輛的重量。原因係供日後有需要的情況下﹐緊急/維修的車輛多一條路進入大嶼山(附近鄉村)。不過﹐單純係只供行人使用﹐成本效益太低﹐都係好難成事。
早排沙螺灣村封村事件﹐可以講唔係這麼簡單的事。
以我所聽回來的﹐便是90年代﹐政府話會起一條鄉郊單線的行車路﹐由東涌/沙螺灣駁去深屈道﹐作為緊急車輛及居民使用。
不過﹐受到 $$$ 的來源及部份私人地問題﹐所以進展很綬慢﹐其後更加停工。
如果大家有行過「東涌去大澳」﹐你會發現過了沙螺灣之後﹐有一段路會由原本只夠1-2人並排而行的山路﹐變成夠一部車通過的闊度﹐一直去到深屈道。
據說﹐這一段路便是當年有錢的時間﹐所做的擴充行人路至馬路的工程﹐供緊急車輛使用的。 如果大嶼山要起第二條南北連接路,
最簡單應該係將大澳至沙螺灣一段東大古道擴建,
然後由沙螺灣起條橋過去赤立角,
(如果要)控制站就設係橋頭。
技術上絕對可行,
不過政社經因素呢......
機場現有嘅跨海橋,
水警輪應該都夠過,
「沙欖橋」起返差唔多淨空就得。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