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差唔過輕鐵
新車同翻新車都係
D內籠用左一年就殘到好似用左十年咁
周圍都花晒
將軍澳線 k-train 話雖已用十年, 但已經殘得相當利害
焗漆花哂, 又氧化得利害
玻璃入水, 白化....
真係都幾差下 原帖由 kc_loo 於 2014-7-6 17:5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將軍澳線 k-train 話雖已用十年, 但已經殘得相當利害
焗漆花哂, 又氧化得利害
玻璃入水, 白化....
真係都幾差下 tcl k都唔係好好多 原帖由 oman 於 2014-7-6 17:0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香港列車退步得最緊要o既係列車手工
設計上,既然張圖係九鐵o既,咁要嘈都要嘈設計者。
係手工,好差,港鐵為左拎到大陸地鐵經營合約就不理質素,亂咁同大陸買車
如果想港鐵買番日本車,睇怕要等到日本鐵路要搵港鐵幫手經營先得:Q 原帖由 Aeon802 於 2014-7-3 17:4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又係趟門,泡菜車同西班牙車已經用內崁式車門,比趟門隔音勁好多:lol ,感覺繼續退步:L
你講笑呀?
千九用非內崁式隔音都好過泡菜車同西班牙車啦 原帖由 tse0856 於 2014-7-8 02:15 AM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你講笑呀?
千九用非內崁式隔音都好過泡菜車同西班牙車啦
西班牙車的車門﹐最失敗係門底。因為車門的路軌設於車門底對上幾寸﹐門軌下又比上身漙﹐真係連風都扯晒入車廂﹐你話隔聲有幾好:lol
其實泡菜車在此問題上﹐有唔少改善﹐真係可以講收貨。
內崁門講真唔係太適合港鐵使用﹐如果真係以隔音為選擇的主因﹐門底的路軌便已經設計上有問題﹐唔應該在車門門底乘客看到的位置﹐應該要門底加長﹐同車門頂的設備相同﹐令到門身關門後﹐4邊可以完全緊貼車身門框。 (註 : 這同車門/身與月台有關﹐以免開車門會撞到月台)
現時2款車﹐車門底似乎唔夠貼﹐這可能同車門底膠邊有關。(不過﹐我自己留意到﹐好似2款車都唔覺有明顯的膠邊在車身/車門之上)
西鐵及觀塘線C車所用的車門﹐隔音真係唔錯。車門的路軌真係手工很好﹐很貼車身﹐關門後再加膠邊﹐真係有效地隔聲及行車的風進入車廂。
有一點﹐C車我留意唔到有無。但千九的車身﹐在門邊位係有一個 L 位突出的﹐當車門關上的時間﹐便會同車門邊的 L 形外邊互相配合﹐完全緊貼達至封密狀況。
這一個設計﹐對於隔聲隔風﹐以至防止下雨天的雨水渗入﹐真係非常有效。
以M車當年真係欠缺了這個設計了﹐加上門軌虛位多﹐令到車門及車身的空間多﹐部份(列車)車門行車時﹐更出現擺動震盪﹐令到隔音能力較差。
回復 55# 的帖子
其實M車都可以話無隔音可言十幾年前有次坐M車
有隻緊急窗唔知俾咩人打開左
但係又唔覺得車廂噪音大左 原帖由 tonytsang_hk 於 2014-7-6 20:4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係手工,好差,港鐵為左拎到大陸地鐵經營合約就不理質素,亂咁同大陸買車
如果想港鐵買番日本車,睇怕要等到日本鐵路要搵港鐵幫手經營先得:Q ...
希望港鐵的新列車可以減低故障率,建議效仿JR東日本E233系,將重要的機器(如集電弓、空調壓縮器、牽引電流控制系統等)安裝兩套或以上,兩套機器正常時會各自運作或其中一套在備用狀態。當其中一套機器失靈的時候,備用的機器會立即被啟動,以維持列車的正常運作。
因為港鐵的故障率實在高得令人難以接受
[ 本帖最後由 HE7921 於 2014-7-8 18:48 編輯 ] 原帖由 HE7921 於 2014-7-8 18:4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希望港鐵的新列車可以減低故障率,建議效仿JR東日本E233系,將重要的機器(如集電弓、空調壓縮器、牽引電流控制系統等)安裝兩套或以上,兩套機器正常時會各自運作或其中一套在備用狀態。當其中一套機器失靈的時候,備用的機器 ... 據我所知重鐵得馬鐵係得一組 睇翻張模擬圖,其實近方向幕同車咀的骨位線條都同千九有分別,
並唔係眾版友所言,完全抄足千九
唔知有無版友會整張模擬圖?
好想睇下千九改用尼張色會係咩效果,個人幾中意尼個新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