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係規定賣家可以拒絕收
唔係買家唔可以用
「可以」拒絕?
有冇人引用下法例條文,我唔相信係「可以」,而買家亦「可以」用多於二元的輔幣,咁講法條例訂黎做咩?俾錢O個個又冇法律責任……
正如宜家要膠袋,商戶都唔「可以」用任何形式俾(包括將貨物減$0.5或做任何推廣買一樣野送膠袋等),除非買方俾$0.5或該貨品是豁免類別。
應該俾左兩元或以上毫子輔幣既人就係犯法,九巴/相關公司可以提出證物而向相關部門投訴/指控
我歷來最鍾意既「有座位時請坐下」冇左……
我又想睇港鐵巴士幾時會Update,明明小童/特惠都唔係半價,同時亦非「五角亦作一元計算」 原帖由 lsc04d11 於 2015-4-26 11:5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可以」拒絕?
有冇人引用下法例條文,我唔相信係「可以」,而買家亦「可以」用多於二元的輔幣,咁講法條例訂黎做咩?俾錢O個個又冇法律責任……
正如宜家要膠袋,商戶都唔「可以」用任何形式俾(包括將貨物減$0.5或做任何推 ...
(1)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可藉命令授權發行硬幣,其設計、面
額、成分、準重量及可容許的公差,須於命令內指明,而只要該等硬幣沒有經過任何受法律禁止的形式處理,即屬作為支付下列款額用途的法定貨幣─ (由1999年第68號第3條修訂)
(a) 以面額不少於$1的硬幣而言,所支付的款額不超逾$100;
(b) 以面額少於$1的硬幣而言,所支付的款額不超逾$2。
簡單啲講,你用毫子比多過2蚊,人地有權當你只係比左$2。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5-4-25 22:2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打開車窗原意係避免強風吹反巴士,整濕車廂根本無所謂,相信設計巴士車身時已經預左。 如果真係咁既話而家d冷氣巴士冇得開車窗咪好危險?
定係冷氣巴士係設計上已經可以避免係強風時被吹反?
其實小弟有d懷疑開唔開車窗個分別係咪真係咁大
如果唔開車窗既後果真係咁嚴重既話
九巴以前應該係好落力咁宣傳呢樣野
起碼打風期間係電台電視台做廣播
但唔見得有咁既情況發生
而知道呢樣野既普通市民應該都好少 原帖由 bobbycheng 於 2015-4-26 14:0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真係咁既話而家d冷氣巴士冇得開車窗咪好危險?
定係冷氣巴士係設計上已經可以避免係強風時被吹反?
其實小弟有d懷疑開唔開車窗個分別係咪真係咁大
如果唔開車窗既後果真係咁嚴重既話
九巴以前應該係好落力咁宣傳 ...
我相信一般強風未至於話可以吹反巴士(如板友有巴士因強風而吹翻的紀錄,希望可以貼出來分享)
但強風係可以令行駛中冷氣巴士吹至左搖右擺,甚至乎擺去隔離行車線造成危險 原帖由 lsc04d11 於 2015-4-26 11:5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可以」拒絕?
有冇人引用下法例條文,我唔相信係「可以」,而買家亦「可以」用多於二元的輔幣,咁講法條例訂黎做咩?俾錢O個個又冇法律責任……
正如宜家要膠袋,商戶都唔「可以」用任何形式俾(包括將貨物減$0.5或做任何推 ...
第一, 就算係法定貨幣都可以講明唔收, 法定貨幣只係建議用依D貨幣去付款
第二, 如果入左錢落錢箱要「拒收」, 咁係唔係係錢箱拎番D錢出黎? 因為唔接受依D貨幣所以要拎番D錢出黎, 如果唔拎番D錢出黎個contract應該係成立, 乘客又真係比左錢喎
[ 本帖最後由 shakugan2005 於 2015-4-26 22:37 編輯 ] 原帖由 hkptb 於 2015-4-26 02:16 PM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我相信一般強風未至於話可以吹反巴士(如板友有巴士因強風而吹翻的紀錄,希望可以貼出來分享)
但強風係可以令行駛中冷氣巴士吹至左搖右擺,甚至乎擺去隔離行車線造成危險 ...
以前﹐未有冷氣車的年代﹐即係上世紀90年代之前啦。
香港普遍的樓宇唔係太高﹐市區的 "屏障樓" 亦少﹐形成市區的風力比現今為強﹐吹倒巴士未必無機會。
而現今如果真係打風去到8號以上﹐都唔一定有巴士服務﹐都係睇風力評估而定。
市區亦因為 "屏風樓" 多了﹐市區內整體的風力都比以前為細﹐巴士受影響的程度相對地低了。
又或者可以睇成資訊流通快了﹐巴士公司比以前更易掌握天氣變化﹐從而可以評估安全性﹐決定是否全面暫停服務﹐或個別高危地區暫停服務(eg. 屯門公路)。
說穿了﹐打開車窗﹐主要都係一個預防措施﹐有如政府教你在家中當風的窗戶貼膠紙一樣。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5-4-25 22:2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打開車窗原意係避免強風吹反巴士,整濕車廂根本無所謂,相信設計巴士車身時已經預左。
有邊個乘客會為咗避免強風吹反巴士而整濕自己呢:L真係堅離地城 原帖由 ccchhhuuunnn 於 2015-4-27 11:06 AM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有邊個乘客會為咗避免強風吹反巴士而整濕自己呢:L真係堅離地城
1. 真係打風時無人開車窗﹐司機照行車。部車一路行一路受強風影響左右擺﹐你估司機大聲叫乘客打開車窗﹐你估有無人跟隨打開車窗?
作為乘客﹐你想濕身定係反車?
2. 無人叫你上上層的 (雖則n年前的舊版係講所有車窗都要打開)
當年巴士在車廠/總站﹐隨時已經由司機/廠內職員打開晒上層車窗﹐斷估你未上車時看到上層有車窗打開﹐都唔會期望上層有乾的座位你坐掛﹐仲上樓?
3. 那個年代根本唔多人會在打風日子出街﹐實際上8號風球無耐便會無晒巴士服務﹐地鐵亦唔會有服務。
那個年代﹐掛8號風球的時間會比現時為早(因為有些少預警性﹐以及當年交通所需時間較長)﹐所以剛上8號風球的首1-2小時﹐風力都唔係太強﹐無打開車窗都安全的。
n年前﹐打完風之前巴士開始恢復提供服務﹐我在巴士站等車﹐上車後下層無異樣。
上層大部份的座位無濕﹐但有水跡(有濕的座位應該係行車期間車窗震開所致)﹐但地板異常地有好多沙泥﹐估計部車在車廠(青衣廠)在打風期間上層車窗有打開﹐出車時才關窗及抺乾座位。
當日坐另一部車的時間(同樣地青衣廠的車)﹐上層都係異常地多沙泥。
我真係唔知點解會上層有沙泥﹐不過以青衣廠的環境﹐位於山邊附近﹐風雨連同吹起的沙泥﹐打入車廂入面(上層車窗有打開)﹐似乎都合理解釋到。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