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K3258 發表於 2015-5-21 23:49

路線發展規劃中鐵路、巴士、小巴定位

一直以來路線發展均以鐵路為主,巴士以輔助形式規劃,故每逢鐵路線通車,大量巴士線需要削減服務。此政策對香港的環境是否適合,相信大家有不同意見。然而,對於專線小型巴士,定位卻極為模糊,特別是綠色專線小巴,政府名義上有管理,實際上並沒有有效運用資源。近來對小巴提升二十座的呼聲不斷增加,政府應否考慮小巴定位?以客量計,有鐵路先例,為何不會有“在沒有鐵路地區以巴士為骨幹小巴作輔助政策”?特別是某些路線,小巴以“車海戰術”搶客,加上實際需求,的確對交通帶來負面影響,對環境也絕非好事(諷刺的是新城惡鬥造成配額制,小巴巴士鬥卻無王管)。政府是否應該在規劃路線時,加入考慮小巴?又或是巴士公司可否效法澳門,購入小型巴士,充分利用相同公司轉乘的特點,有效率地提供服務,減少惡性競爭?
運輸署作為管理路線的機構,絕對有權力和責任將小巴路線重組
例如新界11,是否應該直接取消,交由91M加密班次處理?
新界11M,應該由巴士營運,定點十五分鐘一班其實已經夠清客,加埋只須兩部車,比原本車海減少阻塞新清迴旋處
九巴51改購小型巴士經營等?

Ravenclaw 發表於 2015-5-22 00:26

為何不會有“在沒有鐵路地區以巴士為骨幹小巴作輔助政策”
當然呢,保鐵政策就緊系架啦,所以先排除呢個因素。

OK,點樣去定義沒有鐵路的地區呢,black and white用咩準則去做呢?

當然,例如港島區,即刻彈出黎話,小西灣囉,南區囉,石澳赤柱囉...

呢d系好『行』的答法黎,好容易比人challenge...

第一個會彈出黎challenge你的相信系鵝勁橋底比人打緊果位,又話華貴華富咪坐43M去市區轉鐵囉...

sort of 啦...

如果同人玩數字,例如,邊條邨,距離最近港鐵站/屎忽d,最近港鐵站邊個出口,距離幾多米以上為止遠離鐵路之類的『拉布』式問題出晒黎,然後d地圖黨就會跑晒出黎,兼且無視地圖等高線抽水...

咁你問我,用咩做準則好呀,用區議會選區分吧,相信已經算系分得夠細!

dennis28a 發表於 2015-5-22 02:09

依點要好小心處理,係一般居民角度,佢地要求要密(好似地鐵咁密),但又要有位上。

咁你小巴就可以 2 分鐘一班,變成巴士又點做?一定拉疏。
一部巴士無咩可能密到 2 分鐘一班,5-10 分鐘都話唔夠,10-15 分鐘直頭叫疏,15-30 分鐘就唔係人搭。

你試下叫以下地區小巴轉巴士,佢地殺人放火都似:
小西灣:綠小 47M VS 新巴 82M/84M(已取消)
樂華:綠小 22M VS 九巴 28A(已取消)

繁時係以 1-2 分鐘車海戰術,你試下叫佢地等番巴士?佢地會話,痴線咩,5 分鐘一班咁疏。
係人都知,轉番巴士會對路面交通量有好大幫助,但佢地係咁矛盾,寧願要多車海上唔到等下班,都唔想要班次疏但一口氣上得晒既車,
佢地會認為,無港鐵服務?接駁車就要有港鐵班次。

我都未計,綠小 1A、11、101M 既車海對清水灣、西貢公路幾大交通壓力,
但唔好意思,佢地係唔鐘意巴士太疏車。

[ 本帖最後由 dennis28a 於 2015-5-22 02:14 編輯 ]

Gary_B 發表於 2015-5-22 02:30

原帖由 GK3258 於 2015-5-21 23:4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對於專線小型巴士,定位卻極為模糊,特別是綠色專線小巴,

綠小既定位一直都係將不受控制既紅小逐漸 under gov't control.

GK3258 發表於 2015-5-22 09:53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15-5-22 02:0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依點要好小心處理,係一般居民角度,佢地要求要密(好似地鐵咁密),但又要有位上。

咁你小巴就可以 2 分鐘一班,變成巴士又點做?一定拉疏。
一部巴士無咩可能密到 2 分鐘一班,5-10 分鐘都話唔夠,10-15 分鐘直頭叫疏,15-30 分鐘就唔 ... 頻密無錯係小巴既特點,等同點對點同樣係巴士既特別。但係因為鐵路骨幹政策,唔少路線因為唔及鐵路環保同減少佔用繁忙路段,寧願乘客轉車或長鐵,呢樣都絕對唔符合居民要求。
換句話講,小巴定位如果係頻密既,而唔係因為客量不足以support一條巴士線而出現既,正正會同政府現時希望減少使用繁忙路段有衝突。
我個人始終認為大客量既路線,始終由巴士做番係更環保同有效率,唔知大家點睇?
另外巴士公司打入小型巴士範圍又有無可能?

hadboy5 發表於 2015-5-22 12:48

搞成咁的局面,係兩方面出現問題姐,第一就係運吉亂咁批類同的路線俾兩巴,當然有D 情況係巴士公司做得差先招標小巴線,但亦有情況係調返轉,好似港島40同63/65咁,抵架小巴咁旺場概,平日一線假日一線搞到人地唔亂都唔得,261果單就抵巴士搞成而家局面概,但而家西貢我覺得安排幾好,坐唔到小巴都會有人轉軚坐返巴士,當然事實應該調返轉就差不多,搶錢線91R 應該改去觀塘,輔助又好搶又好對大家都有好處

miklcct 發表於 2015-5-22 17:03

明明有啲地方應該用巴士做,走去開條互相重疊嘅小巴,搞到中途站班客一係無車搭,一係等半粒鐘(因為小巴總站已經上滿)

例如香港仔去西環,明明應該用巴士做,結果變咗做小巴,搞到數碼港、大口環呢啲真正需要小巴嘅地方上唔到車。

wingho_cwh 發表於 2015-5-22 19:10

原帖由 miklcct 於 2015-5-22 17:0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明明有啲地方應該用巴士做,走去開條互相重疊嘅小巴,搞到中途站班客一係無車搭,一係等半粒鐘(因為小巴總站已經上滿)

例如香港仔去西環,明明應該用巴士做,結果變咗做小巴,搞到數碼港、大口環呢啲真正需要小巴嘅地方上唔到車。 ...
都係果句啦。。其實係呢個topic 上大家都應該係有一個一定程度既共識,但係呢個係香港政府既問題,當然,部份唔願等車既市民都要付上負任
不過呢。。。香港仔去西環呢個港島西神級年經問題,就。。只要進智公交一日存在,香港仔去西環既非過海線就一定開唔成,因為無可能過到區議會,大家都懂。。
呢排成日都講呢個問題,真係口都臭埋。。

lsc04d11 發表於 2015-5-22 20:50

今日搭完一架屯門站往青山灣的k58(車當然從富泰開來),發現這架單層k58都變成可企位的16座小巴。
個個乘客都坐路口位,冇人坐窗口位。細路、阿伯上車,一睇就知佢地好想坐,但都唔敢叫人讓少少位俾佢地坐低。

我都唔明,港鐵就係咪都係咁逼入去要個位企(不過有時我都覺得車廂中間位置企得唔算太逼)
巴士就成日有位都冇人坐,但d人明明唔係早落車或者唔想坐。

故此,每架巴士的載客量應該經常遠低於100,即使可坐+企多於100人,有d人都寧願(或被逼)等下一架,咁搞法,巴士真係好難定位。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15-5-22 20:58

同意綠小應該要有更清晰定位
有部分小巴路線,如71A,長期排長龍,班客等好多架先上到,班次幾頻密都無用
這類小巴線我認為可以用單層巴士線取代,5分鐘一班,清客效果會好好多
而乘客唔使等咁多架車,其實等車時間未必會增加,甚至有所減少

長途小巴線亦應該盡量唔好開
好似屯門44系,條線一長,又做得咁密,係浪費咗大量運輸業人手,亦排放大量廢氣

至於1A/101M等頻密多客既鄉郊線,我唔認為應該用巴士取替
原因唔係因為班次疏咗,而係因為巴士上斜實在太慢
71A個case十分鐘車程,只係上一條將軍澳道分別或者唔太明顯,只係多一兩分鐘
但1A/101M半個鐘車程不斷上落斜,1A仲要行壁屋
同樣既路段巴士真係九個字隨時都未行完,用巴士取代對居民影響係好大

另想糾正一點
見樓主同樓上屢次提到11/11M,話車海都清唔到客,對道路系統造成負擔。
我想講,等過既都知近年11/11M班次疏得好緊要,講緊係10分鐘都未必有一班
長龍唔係真係因為多人,而係因為車疏
咁既情況下用巴士代個班次會搞成點,我真係唔敢想像
頁: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路線發展規劃中鐵路、巴士、小巴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