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funfun 發表於 2015-8-7 21:56

反而係第日約人係邊度等,
個站已經冇咩位
加上上面通道窄
應該會塞死曬

6516 發表於 2015-8-8 08:44

原帖由 busfunfun 於 2015-8-7 21:5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反而係第日約人係邊度等,
個站已經冇咩位
加上上面通道窄
應該會塞死曬 其實旺角站由始至終都唔適合等人
要等人, 我寧願上商場等冇咁嬲

3ASV196 發表於 2015-8-8 09:25

原帖由 6516 於 2015-8-8 08:4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其實旺角站由始至終都唔適合等人
要等人, 我寧願上商場等冇咁嬲

這個好難改lor, 旺角路面多人多車, 商場本身都多人, 所謂上商場主要其實都係得朗豪坊....如果去非朗豪坊地方,
一般都係旺角站等人...再行上去, 出C/ D / E 出口....(旺角路面仲難等人)

改左後閘外情況會好逼, 如果係逼D人去朗豪坊等而非站內, 更多人來往彌敦道兩邊, 雖然有C/D 上層通道,
但都會多左人逼第一段電梯來往出口....亦多左人行E出口中間通道....

我本身有用開C/D 出口, 直d講, 封左中間, 人流影響真係會好大, 因為本身主要等人位置的確會少左好多位,
尤其E出口一邊大堂本身已經窄, 至於A/B出口一向就相對較少人用D...C/D 就係正中間...本身提供一個重要
的較大 大堂空間...

即使加電梯來往月台, 咁改法下我都希望C/D 之後的閘外空間都盡量可以保持較大....

另外唔知佢會點SET 出入閘機, 是否C/D 2 邊都有自己的出入閘機?

[ 本帖最後由 3ASV196 於 2015-8-8 09:29 編輯 ]

kei_hk 發表於 2015-8-8 11:04

原帖由 3ASV196 於 2015-8-8 09:25 AM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這個好難改lor, 旺角路面多人多車, 商場本身都多人, 所謂上商場主要其實都係得朗豪坊....如果去非朗豪坊地方,
一般都係旺角站等人...再行上去, 出C/ D / E 出口....(旺角路面仲難等人)


改左後閘外情況會好逼, 如果係逼D人去朗豪坊等而非站內, 更多人來往彌敦道兩邊, 雖然有C/D 上層通道,
但都會多左人逼第一段電梯來往出口....亦多左人行E出口中間通道....


我本身有用開C/D 出口, 直d講, 封左中間, 人流影響真係會好大, 因為本身主要等人位置的確會少左好多位,
尤其E出口一邊大堂本身已經窄, 至於A/B出口一向就相對較少人用D...C/D 就係正中間...本身提供一個重要
的較大 大堂空間...


即使加電梯來往月台, 咁改法下我都希望C/D 之後的閘外空間都盡量可以保持較大....


另外唔知佢會點SET 出入閘機, 是否C/D 2 邊都有自己的出入閘機?.
等人集合﹐盡量選擇 A/B 出口﹐而E出口睇下會唔會盡量加大非收費區的面積了。

如果地面等人﹐可選擇朗豪坊地面出口(成條砵蘭街)及戲院門口。雅蘭中心及銀行中心商場入面。
睇下日後大家識唔識變通﹐搵一些新地點。


藍字一段唔係好明﹐純粹「過馬路」的人唔會無情情增加的。由地面去中間一層通道﹐本身都要行2層﹐而第1層係2者都要必經的﹐唔會形成第1層的人流無情情增加的﹐相反第2層的人流仲會少了。


至於封後加出入閘機﹐合理地去想﹐應該2邊都有得出有得入﹐出閘前乘客要留意應該向左走定向右走了﹐出錯便要兜大運了。
不過中過伏之後﹐下次應該會醒水:lol

053h4 發表於 2015-8-8 13:21

dogdog002 發表於 2015-8-8 16:37

其實會唔會有最後一步係將收費區島形收費區改成為一般車站既單邊式:lol

將兩條非收費區通道合併:lol 變成旺角站地下街:lol

將D出口自成一角大堂,係D出口出閘就要經CD出口通道去其他出口

hokachung 發表於 2015-8-8 21:00

原帖由 Gary_B 於 2015-8-7 15:5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可以改善埋 CD 行人隧道既通風度會更好
呢個係重點,條隧道又熱又焗
風機都無部,光到發滾嘅廣告牌就大把

paul2357paul 發表於 2015-8-10 00:25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5-8-7 16:3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據說﹐尖沙咀車站都會有合併車站大堂﹐又係還原基本步﹐變回最初的模樣。

難度這意味著大堂分開收費區既設計往往都會失敗告終?:$
幸好當年例如九龍塘站合併收費區既時候港鐵冇因為遷就來往又一城與窩打老道市民既利益而特登留低一條S形既非收費區既通道貫穿觀塘線果part既大堂?;P

[ 本帖最後由 paul2357paul 於 2015-8-10 00:26 編輯 ]

dogdog002 發表於 2015-8-14 01:43

原帖由 paul2357paul 於 2015-8-10 00:2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難度這意味著大堂分開收費區既設計往往都會失敗告終?:$
幸好當年例如九龍塘站合併收費區既時候港鐵冇因為遷就來往又一城與窩打老道市民既利益而特登留低一條S形既非收費區既通道貫穿觀塘線果part既大堂?;P ...
起碼仲有元朗站係用大堂分開收費區


當然要睇有無其中站好似元朗站咁大仲要兩面都有晒厠所:lol

on11358 發表於 2015-8-15 01:44

有印象小弟經常使用旺角站果陣已經係分開左兩邊大堂,同埋唔知有無記錯,
最初大堂來旺C/D與E出口之間通道只係得恆生自動櫃員機果邊,
後期將收費區減少同埋將客務中心搬入少少,打通埋另一邊南北行通道,造就今日有條件將南北收費區合併。

講返今次改動,可以想像如果唔將中間打通成收費區而就咁加兩條扶手電梯(一條位於A出口另一條位於D出口附近),
人流樽頸只會由月台(直上大堂果條)帶到去兩邊大堂出閘機,而家改善車站設計都係將人流盡量引導唔同位置,
例如入閘會係頭尾,出閘機設係中間再利用兩側通道前往各出口,分開進入同離開收費區人流,
減少非使用車站路過人流亦係其中一個方向,但其實有時地面太熱或者落雨,都會令大堂人流增加,
就以旺角站為例,如果我身處雅蘭中心想去旺角東站又唔想日曬雨淋,就會落E出口經大堂行到B出口上旺角道行人天橋,
再經新世紀商場去旺角東站,雖然要上上落落又行遠左,但叫做沿途有蓋。

通常由旺角東站返大角咀先會使用C同D之間通道,因為熟悉旺角亞皆老街一帶交通燈關係,
要避開人流又行得順暢,就會揀沿水務署果邊,去到麥當勞門口就行欄外面避開報紙檔樽頸位,
但去到西洋菜南街一定橫過唔到亞皆老街,如果等到綠燈先行,就會過唔到彌敦道果支燈,
所以就會喺D2落去果條又焗又熱通道去C4出口上返地面。
頁: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MK站大堂中央變付費區 朗豪坊往旺中需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