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kwah2a
發表於 2016-1-10 22:42
個標題所講的香港人可能只是樓主自己
如是的話, 地鐵觀塘線就不用等3, 4班後先上到車
HU6455
發表於 2016-1-11 00:16
本帖最後由 HU6455 於 2016-1-11 00:21 編輯
眼見個個話中國貨差中國貨危險 MTR大陸車有問題
但事實係個個都繼續用中國貨繼續買中國野 係MTR唔會因為大陸車而唔上
如果你地覺得大陸貨真係有咁大問題, 就記住張身上所有made in CHINA既野一件不留咁放去垃圾筒度
唔好下下個口得個"反"字, 但身上繼續享受大陸野帶比你地既方便
pklaw
發表於 2016-1-11 00:29
PB602 發表於 2016-1-10 15:03
這是境外反華勢力,聯同境內一小撮別有用心的反中亂港分子,四處"唱衰中國"的結果。
中國的電動公交車技術 ...
大哥你要幫中國口冇所謂、但是中國制造的而且確會爆炸喎!之前有人架國產兩輪車咪义電义到爆炸咯、仲成間屋化為灰啦..........
對國產既冇信心係正常、關境外反華勢力鬼事咩?話人地唱衰佢品牌之前、好心中國管好佢啲品質先啦。
cn2661_2d32
發表於 2016-1-11 00:33
本帖最後由 cn2661_2d32 於 2016-1-11 00:38 編輯
pklaw 發表於 2016-1-11 00:29
大哥你要幫中國口冇所謂、但是中國制造的而且確會爆炸喎!之前有人架國產兩輪車咪义電义到爆炸咯、仲成間 ...
師兄, 冷靜d.
古雨有雲: 雲外看, 新生趣.
有時除左明辨是非, 仲要曲直分明.
擺到明佢係曲到直啦;P
AVD1
發表於 2016-1-11 05:23
HU6455 發表於 2016-1-11 00:16
眼見個個話中國貨差中國貨危險 MTR大陸車有問題
但事實係個個都繼續用中國貨繼續買中國野 係MTR唔會因為大 ...
應該話香港人有得揀咩?
港鐵、巴士等,除非你渣車,否則都係要迫住坐,
黎到架大陸車唔上,明知會搞到遲到冇左份工係唔係都唔上先
香港人反大陸車只不過係一種渠道去發洩對中國 o既不滿。
HU6455
發表於 2016-1-11 07:51
AVD1 發表於 2016-1-11 05:23
應該話香港人有得揀咩?
港鐵、巴士等,除非你渣車,否則都係要迫住坐,
黎到架大陸車唔上,明知會搞到遲 ...
點會無得揀?
香港地大把車係進口車,大把野係外國貨,小巴的士有邊部係大陸野?
問題係反大陸既香港人跟本吾肯付出多啲去買去用
你最後話甘樣其實係發洩,甘就更加證明呢啲指責係出於無知啦
AVD1
發表於 2016-1-11 09:38
HU6455 發表於 2016-1-11 07:51
點會無得揀?
香港地大把車係進口車,大把野係外國貨,小巴的士有邊部係大陸野?
咩叫做唔肯付出?
倒轉本來巴士港鐵全部都係外國貨,而家佢地無啦啦轉入大陸車,呢個先係問題。
點解好地地要轉用大陸車?都未計大陸車本身個 QC 都唔係好。
利申:我向來有咩車上咩車,唔係個種揀車坐 o既人。
kei_hk
發表於 2016-1-11 10:40
如果針對 byd﹐大既係某年國內一部電動的士撞車﹐撞及電池組後起火事件。唔少人及新聞都把事件集中在起火﹐忽略了係撞車係起因﹐令到唔少人以為此車廠的車是危險的。
至於相傳的機械性問題﹐例如轉向不足﹐係不影響安全性的﹐只係不同車有不同的機械性的要求﹐跟相關要求去做。
符合國內要求﹐唔符合其他國家地區(包括香港)﹐不足為奇。
而香港的社會風氣差不多係「逢中必反」﹐係反的唔係中國製造﹐而係反中國品牌。
其實十幾廿年前﹐已經有唔少外國品牌於中國建廠﹐產品暢銷全球﹐當中包括手機﹐相機等。
小弟n年前已經用緊 n記的8210手機﹐c記 a95相機﹐前者無直接講係中國做﹐不過當時唔少資訊都係講大陸做﹐後者直情言明係中國製。
時至今天﹐分分鐘十個人入面﹐8-9個人的手機都係大陸製﹐為何大家又唔反感?
made in china 其實應該分做3個類別﹐有2個類別大家真係唔怕買唔怕用﹐1個類別真係要小心考慮啦。
1. 外國品牌﹐國內設廠。(唔包括已賣牌子的品牌)
這一類包括 apple﹐sony﹐canon﹐hp...............
2.國內大廠。已經有一家實力﹐打入海外市場。
這一類包括華為﹐聯想......
3. 國內細廠﹐真真正正的山寨廠。
牌子真係講唔到啦﹐細細間廠﹐品質得過且過﹐禺有佳作﹐但劣品為多。
前2類大家唔怕買唔怕用﹐qc方面一定做得好﹐亦會做足國際標準的安全檢測。
第3類﹐真係國內產品的問題所在﹐拖垮整個中國產品的形象。
根本無條件無能力生產安全的產品﹐偏偏不顧產品的安全水平﹐大量生產。
又奈何網購大行其道﹐大大增加這一類高危廠的產品流通﹐出事率自然提高。
我自己唔會對大陸產品必定反﹐主要都係睇是否第3類﹐如果係第3類﹐我真係唔會考慮買及用。
peterson
發表於 2016-1-11 11:23
kei_hk 發表於 2016-1-11 10:40
如果針對 byd﹐大既係某年國內一部電動的士撞車﹐撞及電池組後起火事件。唔少人及新聞都把事件集中在起火﹐ ...
其實,第2類都成日成為問題:
好多國內大廠仲未熟習世界其他消費者嘅想法、價值觀同口味,
間唔中就會爆啲災難出黎要自已執手尾
另外,仲有第4類,亦係大問題:
技術不成熟嘅台商同港商搵大陸做嘅OEM貨
有唔少OEM貨,都係港商台商做Trading order嘅,
自己技術都未成熟就搵大陸廠開機做OEM
講得未成熟,可能係喺連點樣『上線』做QC都唔識,
更徨論設計時嘅QA
kei_hk
發表於 2016-1-11 11:33
peterson 發表於 2016-1-11 11:23
其實,第2類都成日成為問題:
好多國內大廠仲未熟習世界其他消費者嘅想法、價值觀同口味,
間唔中就會爆 ...
第2類的廠家﹐最少爆鑊時會出來執手尾。
同埋﹐大多數的爆鑊同硬件性即時安全無關(指的係漏電﹐引發火警之類)﹐有時間給予廠商去執。
他們亦因為世界性大市場﹐放眼長遠營運﹐都會去處理問題。
PS. 其實外國的大廠﹐一樣可以出事﹐例如最近某車廠排氣做假事件。
至於第3類﹐甚至你講的第4類﹐他們實在太短視﹐亦高估自己能力﹐所以真係一個很大的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