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9327 發表於 2016-2-11 23:21

樓主個建議同戴耀廷個雷動計劃一樣,
理論上係好,實際上做唔到。

TommyS58 發表於 2016-2-11 23:35

其實一轉編號就實奶嘢
之前373A轉978都要搞一排先習慣

轉咁多重唔大亂

AVW28 發表於 2016-2-12 09:28

miklcct 發表於 2016-2-11 12:27
鄰市巴士服務的確優於本港,當中最擾民的是路線編號的字頭採用「外語」字母,以及相同數字的不同路線行走 ...

你第一句我認同,單係跨公司兼無限次BBI和上車拍卡打折呢兩樣野已經屈哂機。(按:我已買深圳通,這是遊河必備)當然,巴士公司係有市政府補貼,否則巴士/ 地鐵公司未必肯做。
呢樣野唯一要彈既就係轉乘時間得90分鐘,
深圳d路線(尤其係6XX、7XX、8XX、9XX關外線和3XX跨關線)一個單程都可以行2個鐘(或更多),
90分鐘就顯得不足。

然而,三層次公交新政策由2007年尾開始,行左將近10年,新舊兩套號碼炒埋一碟,讓人感到混亂。
加上2012年起,深圳特區係行政上的範圍已擴大至全市,部分舊有既市區路線延長至原有關外做總站
(例:54、76。當然都有先例,307前身既206、308前身既208、316前身既16都係),舊號碼制度已開始顯得名存實亡。


而地鐵開左之後,部分路線的確改用細車(如215)和取消。
但香港好似做得明顯d。

miklcct 發表於 2016-2-12 12:46

AVW28 發表於 2016-2-12 09:28
你第一句我認同,單係跨公司兼無限次BBI和上車拍卡打折呢兩樣野已經屈哂機。(按:我已買深圳通,這是遊河 ...

深圳轉編號之所以擾民是因為新舊兩套編號「毫無關連」。而北區373A轉978如果當初是改為全日服務時同時轉編號,相信亦不會引起混亂。
至於收費方面,本港單是「上車」、「上落車」、「落車」拍卡共存而車身沒有標示已經容易引起混亂。在內地,「上車投幣」還是「有人售票」一目了然(因為後者根本不會有錢箱)。

小早川優 發表於 2016-2-15 04:34

kmb71k 發表於 2016-2-11 19:55
咪不切實際

大埔/北區7字頭 及 沙田8字頭已經用到好迫, 唔好妄想用2 4 7就可以俾晒全新界路線用


2、4、7係百位數字喎,你講咩呀?

另外,港澳巴士線應該係同港豬噢大橋有關,其實深圳灣呢啲路線都已經可以開新字頭。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概念] 將本港的巴士服務重新規劃,並分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