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1@969 發表於 2016-4-25 23:44

從各專利巴士訂購12.8M巴士的取態,反映其營運策略及靈活性

從2014年運輸署允許巴士公司在指定路線申請行走12.8M巴士後,多間專利巴士均引進12.8M長陣巴士。其中,九巴及城巴在初期均引進E50D12.8M 及B9TL12.8M樣版,並最終增購量產型E50D12.8M,而龍運則直接訂購量產型及全港首批客車版12.8M巴士(尚未投入服務);至於新巴,隨後亦引入在車隊中沒有同廠牌任何型號巴士MAN A9512.8M樣版車(仍末有明確消息訂購任何公司提供12.8M巴士);因此小弟想藉以下範疇進行討論……
1.請問12.8M縰使獲多間巴士公司引入,可是現時長陣巴士訂單仍偏少
2.若果12.8M能夠善用尾軸輔助轉向功能,其派出靈活性改善空間能否明顯
3.巴士公司訂購12.8M巴士時,其載客量均有差異,究竟巴士公司考慮增購長陣巴士時,會重點考慮載客量,還是在日常行使各幹道所遇上障礙多寡為重要考慮因素

AVD1 發表於 2016-4-26 10:45

其實應該咁講,12.8m 車係唔係有必要先。

睇返以前,九巴車隊入面(白板)黎講得三個長度:
9.9m、11m、12m,
到金巴就變左 10.6m、12m,
係近年先有兩軸車取代左 9.9m 白板同 10.6m 短金個位。
而本來最普遍 o既 11m 白板就由 12m 金巴取代埋。

假如當初兩軸車係唔批的話,根本就見到九巴車隊其實大多數都係由 12m 車作為骨幹。
但事實本身 12m 車個載客量係低過本身 12m 白板,係近年曲梯重現先叫有追返近些小,
但坐位數目仍然都係比以前小。

而家 12.8m 車出左,本身用開 12m 白板 o既高載客路線可以換由 12.8m 車取代,
九巴訂堆長車返黎而家係咁派落去行新界長途路線就已經見到。

至於城巴方面,高載客路線一樣有,尤其堆 962 系同 969 系,
問題係佢地又需唔需要入咁多 12.8m 車先,起港島區又係唔係真係咁「靈活」(尤其半山區)。

新巴就更加,佢地個主要服務地區係港島區,
就算開埋尾軸輔助轉向功能比佢行到,又係唔係真係需要?
反而我個人認為 11.3m 車佢地入多 d 都唔過份。

就算新巴真係要入返廿架三十架返黎行堆旺線,
但係都只係個別幾條路線,意思又何在?

我個人認為,其實最適合用 12.8m 車都係機場線,人又多行李又多,派架大小小 o既車都唔過份,
何況北大嶼山路又闊,行車方面應該唔係問題(最大問題其實都係機場後勤區而已),
所以龍運入咁多 12.8m 車我個人認為係適合不過。

我始終認為,假如 12.8m 車早幾年出場,分分鐘而家城巴堆 80xx 都係 12.8m 車。

allen_814 發表於 2016-4-26 13:14

其實12米巴士可以行走既路行12.8米冇問題,有問題既主要系巴士總站或中途站
e.g(以下為本人推測)

[*]港島區:

摩星嶺
跑馬地
耀東邨
華富中

[*]九龍區:

中港碼頭
尖沙咀碼頭
旺角東站
鑽石山站
APM

[*]新界區
調景嶺站
逸東

其他地方歡迎補充




238X 發表於 2016-4-26 13:15

本帖最後由 238X 於 2016-4-26 13:17 編輯

AVD1 發表於 2016-4-26 10:45
其實應該咁講,12.8m 車係唔係有必要先。

睇返以前,九巴車隊入面(白板)黎講得三個長度:


Cityflyer 可以換,睇佢覺得化唔化算啫

唔講其他,淨係一條 A21 都足夠理由令佢搵十架現有 12.8 米轉機場版

RobynnNKendyFan 發表於 2016-4-26 14:14

allen_814 發表於 2016-4-26 13:14
其實12米巴士可以行走既路行12.8米冇問題,有問題既主要系巴士總站或中途站
e.g(以下為本人推測)



我諗置富都未必可以 12.8 米

ky927 發表於 2016-4-26 14:35

本帖最後由 ky927 於 2016-4-26 14:38 編輯

RobynnNKendyFan 發表於 2016-4-26 14:14
我諗置富都未必可以 12.8 米
其實又唔一定要哂某一長度0既.

佢宜家都要買車補返10架以上單層Flyer同A29P條數,分分鐘真係入少量12.8M,將12M俾返A10同A29P用.

九/龍兩間用得著12.8M多D,因為車程較長的路線較多,反而新城真係用得著的路線相對較少.所以新城入11.3M為主都係正常部署.

JX9097 發表於 2016-4-26 16:40

allen_814 發表於 2016-4-26 13:14
其實12米巴士可以行走既路行12.8米冇問題,有問題既主要系巴士總站或中途站
e.g(以下為本人推測)



個人覺得5B唔會用到
因為聖保祿醫院對開真係窄到無倫
依家12米根本都係過哂位,要靠對頭車互讓先過到
反而大球場總站用12.8米都應該冇問題

leonchunghk 發表於 2016-4-26 20:54

JX9097 發表於 2016-4-26 16:40
個人覺得5B唔會用到
因為聖保祿醫院對開真係窄到無倫
依家12米根本都係過哂位,要靠對頭車互讓先過到

平日返工所見,其實大部份司機都唔使等對面線讓位都照過到呢個灣位:handshake

Quanta 發表於 2016-4-26 21:06

新巴當年買30架11.3m嘅 14xx, 某程度上都係專為23而設
當城巴大量咁買12.8m車嘅時候,我覺得新巴買返啲都好合理

反正零件可以共用,唔駛買好多都有成本效益
請人個成本咁貴,隧道費亦係好貴,
一架車載多幾個,慳返一班車已經維到皮

AVD1 發表於 2016-4-27 11:10

Quanta 發表於 2016-4-26 21:06
新巴當年買30架11.3m嘅 14xx, 某程度上都係專為23而設
當城巴大量咁買12.8m車嘅時候,我覺得新巴買返啲都好 ...

而家巴士個運載量其實唔係最重要,
最重要反而係班次。

倒轉黎講假如架架車都係單層車,但每五分鐘就有一班車加有位坐,
同一野黎架雙層車但係要十五分鐘先一班,雖然都有位坐。

乘客眼中一定係每五分鐘一班好過要十五分鐘一班。
當然而家起香港想搞到咁係冇可能,唔好話人工貴,就算運輸署都唔會比巴士公司咁樣玩。
頁: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從各專利巴士訂購12.8M巴士的取態,反映其營運策略及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