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lcct 發表於 2016-12-16 21:21

GK3258 發表於 2016-12-15 23:28
不過中巴密密加價,同你嗰套“平就是硬道理”有衝突喎
如果今時今日任何一間公司好似中巴咁剩係識流水 ...

巴士要同地鐵鬥,一係靠快,一係靠平。流水線本身已經慢過一個站地鐵,唔平根本就無得做。

GK3258 發表於 2016-12-17 00:06

miklcct 發表於 2016-12-16 21:21
巴士要同地鐵鬥,一係靠快,一係靠平。流水線本身已經慢過一個站地鐵,唔平根本就無得做。
...

有無諗過無話一定要同地鐵鬥呢?硬碰硬,巴士就算平都係輸,倒不如善用道路網,制造一啲獨市位呢?
同鐵平行嘅線,無獨市位生存到真係除非鐵本身飽和,同佢鬥平係無意義。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16-12-17 13:36

GK3258 發表於 2016-12-17 00:06
有無諗過無話一定要同地鐵鬥呢?硬碰硬,巴士就算平都係輸,倒不如善用道路網,制造一啲獨市位呢?
同鐵 ...

其實以流水線而言,就算同鐵路平排都唔係無得做
搭一兩個地鐵站,基本上巴士點塞都快過地鐵又上又落
港島5B/2A,甚至一眾彌敦道流水,都有相當多既客係貪唔使上落/方便所以搭巴士
不過我同意有客唔代表好賺

至於你話特快線做流水客,基本上兩者好難兼容,你一流水就會有人嫌你慢
290/A喺將南真係完全失敗,開線初期仲叫做有人坐,宜家下繁東行,將南客量真係跌到0咁滯
上次數客,一架1930荃灣開,上公路近頂閘既290,過坑口得7個人,仲要有幾個係流水客.........

miklcct 發表於 2016-12-17 18:05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16-12-17 13:36
其實以流水線而言,就算同鐵路平排都唔係無得做
搭一兩個地鐵站,基本上巴士點塞都快過地鐵又上又落
港島 ...

特快線的確係唔應該做流水客,但係無論條特快線幾長都好,都應該用來做短途特快客(所謂短途特快係指例如搭269B由尖沙咀經紅磡繞道去黃埔花園,或者搭A37由天水圍經天影路去洪水橋)。不過長途非特快線(例如101)就係極度適合用作流水線,主力做流水客。

同埋要記住,除咗N8X之外亦都有好多X字尾嘅線係流水線,例如九龍嘅30X同970X咁。而所有喺九龍做總站嘅全日過海隧巴,除110、118同603之外,都係流水線,嚴重缺乏可以快捷過海嘅巴士路線。我認為巴士公司應該開一批收13.4,由九龍北部直接過海嘅路線。

Ming@5119 發表於 2016-12-17 19:06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16-12-17 13:36
其實以流水線而言,就算同鐵路平排都唔係無得做
搭一兩個地鐵站,基本上巴士點塞都快過地鐵又上又落
港島 ...

十分同意「有客唔代表好賺」流水線收費比特快線低、行車時間長、用車又多
可以睇到新城對付流水線嘅方針就係提供佢眼中岩岩好嘅班次、用最少嘅車源去做
反正2A, 82就係咁,話知佢死,反正冇人搭足全程,企下迫下唔駛死,又不致於上唔到車

但睇返用特快線,又或者非區內流水線做流水服務
其實只係單向嘅事,令到原本區內流水線嘅客流唔對稱,假如同時令到上上落落時間增長的話,其實冇咩大好處
所以其實唔需要特登去plan,反之睇返d人點樣夾硬搭貴車,就會知道係有服務不足先令佢轉投貴車

jpoon 發表於 2016-12-18 01:11

miklcct 發表於 2016-12-15 20:22
都係中巴嗰套最好,流水線全日有客,特快線只開繁時

其實而家有唔少特快綫平時都有唔少捧場客,假日更加有唔少客搭,例如215X,如果只諗中巴果套就死啦

1320 發表於 2016-12-20 21:54

miklcct 發表於 2016-12-14 01:38
但係搭鐵又要行上行落有晒時間,鐵路站又唔係每一二百米有個,行到去地鐵月台搭得巴士已經到咗啦,只係啲 ...

問題係quota system 下,巴士公司唔會有心機做流水,接駁線

ahken 發表於 2016-12-22 19:41

miklcct 發表於 2016-12-17 18:05
特快線的確係唔應該做流水客,但係無論條特快線幾長都好,都應該用來做短途特快客(所謂短途特快係指例如 ...

其實P車全日化都可以解決唔少問題,例如102P同106P全日基本上已經可以洗走柴小呢個問題⋯⋯

Ricky403 發表於 2016-12-25 18:08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16-12-17 13:36
其實以流水線而言,就算同鐵路平排都唔係無得做
搭一兩個地鐵站,基本上巴士點塞都快過地鐵又上又落
港島 ...

特快線做流水其實係可以,但想成功就需要較特別嘅道路網,例如一個小區來往市中心,行車速度高嘅主要幹道,做到嘅都會係散客(相比起主要特快通勤客源)
58M、58X、260X就做到呢個功能(有可以行70嘅青田路)
仲有234C(靠象鼻山路)
48X都得(大窩口站至國瑞路公園一段青公行到70),不過某程度上係因為鐵慢

hkwp 發表於 2016-12-28 23:03

ksmbh 發表於 2016-12-15 21:33
流水線方便就腳最緊要
價錢差$1/2好多客未必介意
港島就難搞D


其實城巴為長期可以繼續提供可接受服務,係咪應該來個短加長唔加呢?
當年路面車無咁多,油呀人工又無咁貴,流水呢類大上大落線應該係好好搵。但而家成個 business model 唔同咗,價錢應該也要變。
好過而家巴士公司為追高里數拉長路線,明明去中環就拉去天后,去灣仔就拉去香港站,制造多餘車流,增加塞車,不知所謂!


頁: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以四間專利巴士公司的公開營運資料了解營運情況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