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kachung 發表於 2016-12-21 23:01

Hongkonger 發表於 2016-12-21 13:23
近日回看當年南港島綫(東段)的方案,圖上顯示了港島的其他已建路線,
而將軍澳綫的隧道已經到達雲景道 ...

無錯,將軍澳綫隧道實際盡頭就係去到嗰座通風大樓附近,即係天后廟道、炮台山道交界

kumagai 發表於 2016-12-21 23:01

北角站以西嘅越位隧道係預留將來興建北港島線,延伸至銅鑼灣北站,應該會喺天后站至炮台山站嘅隧道下通過

類似上環站越位隧道延長至西營盤站一樣

hokachung 發表於 2016-12-21 23:35

kumagai 發表於 2016-12-21 22:56
東隧嘅汽車管道同港鐵管道其實只係一牆之隔,並唔係獨立兩條管道

原來係咁,因為一路都係信維基百科咁寫東區海底隧道全長2.2公里,連接香港島和九龍東部;共有5條管道,其中兩條為單程雙線行車管道,2條為港鐵將軍澳綫鐵路列車使用(2002年8月3日以前為觀塘綫),以及一條容納環境控制系統的管道。
咁道牆中間有無任何門可以通去另一邊?



hokachung 發表於 2016-12-21 23:52

kumagai 發表於 2016-12-21 23:01
北角站以西嘅越位隧道係預留將來興建北港島線,延伸至銅鑼灣北站,應該會喺天后站至炮台山站嘅隧道下通過

...

當年北港島綫只有宜家所謂嘅「換綫方案」,北角站嘅調頭隧道明顯係預留接駁天后站嘅港島綫隧道

kumagai 發表於 2016-12-22 00:31

hokachung 發表於 2016-12-21 23:35
原來係咁,因為一路都係信維基百科咁寫
咁道牆中間有無任何門可以通去另一邊?



東隧係一條好闊嘅管道,用幾道牆分成,兩條行車,兩條鐵路,一條通風,共五部分,維基冇寫錯,只不過一般人唔知一分為五,行車同鐵路隧道應該唔能夠連接

fanling409cq 發表於 2017-1-4 00:31

hokachung 發表於 2016-12-21 23:52
當年北港島綫只有宜家所謂嘅「換綫方案」,北角站嘅調頭隧道明顯係預留接駁天后站嘅港島綫隧道
...

原本港島線既隧道闊度限界問題,東涌線列車係行唔到架喎

alexleechaksum 發表於 2017-1-4 15:17

fanling409cq 發表於 2017-1-4 00:31
原本港島線既隧道闊度限界問題,東涌線列車係行唔到架喎

所以宜家咪得番交匯方案 :L
將軍澳綫同東涌綫伸延至添馬站
唔分拆港島綫
亦唔貫通將軍澳綫同東涌綫

tonyng 發表於 2017-1-8 13:36

hokachung 發表於 2016-12-21 23:01
無錯,將軍澳綫隧道實際盡頭就係去到嗰座通風大樓附近,即係天后廟道、炮台山道交界
...

將軍澳綫隧道實際盡頭肯定不止去到天后廟道、炮台山道交界,而是更遠的地方。
上述兩條路的交界位置才剛過了交叉渡線才100米左右,但調頭列車是駛至渡線之後約200米才停下,而停止位置再前面還有數卡的緩衝空間。

tonyng 發表於 2017-1-8 13:47

fanling409cq 發表於 2017-1-4 00:31
原本港島線既隧道闊度限界問題,東涌線列車係行唔到架喎

其實「換線方案」的困難在技術上是克服到,只不過最後基於工程複雜性、財務/投資回報及東區居民反響等因素,才改為「交匯方案」。

tonyng 發表於 2017-1-8 14:14

hokachung 發表於 2016-12-21 23:52
當年北港島綫只有宜家所謂嘅「換綫方案」,北角站嘅調頭隧道明顯係預留接駁天后站嘅港島綫隧道
...

正解。
當年北角站以西的調頭隧道,定線直指往天后站,是為了預留連接條件予當時北港島線把將軍澳線直通至西區的方案,以便接駁天后站東側的路軌。至於前面kumagai板友所指的「北角站以西嘅越位隧道係預留將來延伸至銅鑼灣北站」並不是調頭軌定線的設計原意,因當時並未有「交匯方案」。

由於後來北港島線的規劃有變,RDS2014已明確指出會採用「交匯方案」,將會在現時的北角調頭軌的中段位置,在管道外側開鑿兩條新的管道。

頁: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灣仔站至銅鑼灣站之間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