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d 電視台/媒體教壞人
港女搞到今時今日咁求偶要求高的地步教他們穿什麼名牌衣服
有什麼 LV 新款
始終都係香港 d 電視台/媒體教壞人.......... 請你提供一些例子,以證明你的看法。
早在在1980年代,電視台也有製作一些介紹高消費生活的節目,讓當時的觀眾大開眼界。 唔好將責任只推向傳媒吧,
俗語「牛唔飲水唔禁得牛頭低」。
係唔買的話,
傳播媒介點賣廣告都無補於事;
有心買名牌時裝,
就算一張海報都冇佢地都買到。
* 買名牌時裝唔單止係女性專利 原帖由 mmlcs36 於 2006-5-30 23:42 發表
現在明珠台有一節目《港生活‧生享受》
介紹的也是高消費生活的節目,亦可作例子
仲有TVB既《優質生活派》
亦都係介紹高消費生活既節目 教壞人實例
林村許願樹已禁拋寶牒,因對樹有害
在胭脂水粉劇中,又搵棵樹拋寶牒,明目張膽犯法及教壞人 The sitcom is stage around the early of the century wor, at that time, I think it's legal to throw the fortune plate to the tree wor.
原帖由 MB36 於 2006-5-31 11:05 發表
教壞人實例
林村許願樹已禁拋寶牒,因對樹有害
在胭脂水粉劇中,又搵棵樹拋寶牒,明目張膽犯法及教壞人 原帖由 MB36 於 2006-5-31 11:05 發表
教壞人實例
最近還留意到玩「食字」的惡果。本周二的港台節目時段,播映一套講粵語正音
的節目,內有提到懶音問題,如「百」變成「八」;怎料星期五港台即有一節目
名叫「八花齊放」(原詞「百花齊放」)。
其身不正,怎去教人? 原帖由 ccicoltd 於 2006-6-3 10:32 發表
最近還留意到玩「食字」的惡果。本周二的港台節目時段,播映一套講粵語正音
的節目,內有提到懶音問題,如「百」變成「八」;怎料星期五港台即有一節目
名叫「八花齊放」(原詞「百花齊放」)。
其身不正,怎去 ...
節目名稱通常都較有娛樂性,或要求突出其節目內容,因此改名時有需要「食字」
改節目名「食字」也不見得教壞人 原帖由 Cantona 於 2006-6-4 00:24 發表
節目名稱通常都較有娛樂性,或要求突出其節目內容,因此改名時有需要「食字」
改節目名「食字」也不見得教壞人
一次半次係無妨,但成為大趨勢就好有問題。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