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雲華街是否不適合巴士行駛 -- 更新: 附議員回覆
本帖最後由 DY4190 於 2017-2-3 21:35 編輯事源每次落雨或者唔知點解行人天橋工程有水
就會有圍數不少的巴士(當中其實都有小量小巴甚至私家車) 上唔到條斜路--個車輪不停轉,但架車唔去,情形好似飄移咁,係真係會條軚出晒煙然後死火.
大塞車唔好提(成個三角形LOOP死晒).
大前提係好危險,成日見佢地因為咁而溜後.
又因為雲華街果度係轉90度灣上大斜路,一上唔到就要慢慢溜後等部車直番先上到,有時塞得緊要,有站長走出黎幫手睇位都還好.
有時無,後車見太近先狂BOOT,都見過唔少司機以為撞左,睇完無事叫後車走先,等佢有位繼續溜後.
又見過有人過馬路唔知部巴士溜後嚇到爆粗(我係旁邊都估唔到巴士溜後個加速度係咁快,俾我都嚇親)
其實巴士公司是否應該考慮起好條行人天橋後取消正暉個站,又或者唔好再經雲華街上呢?
更新:
#24
當年嘅規劃犯錯重建嗰時佢唔單止唔改善啲路口,仲攪到更多車要行嗰個位
起好天橋之後 由慈雲山中心行上去仍然唔近
所以要取消個站我覺得唔係太好
好似今年RDP咁, 研究某啲班次唔上去比較可取
我覺得可以安排116朝早部份上山班次,同埋5C 116下繁部份班次唔停正暉
Quanta 發表於 2017-1-30 10:59
當年嘅規劃犯錯重建嗰時佢唔單止唔改善啲路口,仲攪到更多車要行嗰個位
小弟搬出市區唔太耐,願聞其詳:
規劃出錯意思係慈北先係原先個巴士總站?
(我係斷估,因為一直以黎我覺得咁先合理,一條直路上)
我有這意見因為天橋起好左,正暉往中心沿途有蓋
距離其實我覺得還可以接受吧,朝早繁時搭紅小一律都係要行番落去
純個人意見,勿插.
本帖最後由 Gary_B 於 2017-1-30 16:07 編輯
慈雲山未重建前,只有慈北一個總站 (慈南唔計),全部跟慈雲山道直上
雲華街上行只有 3B 15A(3B 都改左行富山)
重建之後多左慈中 搞到所有車不停打loop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17-1-30 20:45 編輯
DY4190 發表於 2017-1-30 14:29
小弟搬出市區唔太耐,願聞其詳:
規劃出錯意思係慈北先係原先個巴士總站?
(我係斷估,因為一直以黎我覺得咁 ...
冇錯,原本慈北係大總站,1997 年重建前路線計有:3B 3C 3D 15A 116 302
已取消的 3A,總站係現時正暉樓站位置。
2F 3M 5C 放慈南,其中 3M 係於 1995 年,即慈北重建封閉前兩年南遷。
1986-1992 年,203E 前身 3E 以惠華街為總站。
重建前, 3A/3B/15A 往慈北方向會途經雲華街上斜,而且係由雙鳳街開始一直上。
落山時則行慈雲山道>惠華街>雲華街>崇華街>雙鳳街(因此雲華街落斜雙鳳街至毓華街之間有個站彎)。
3B 於 1992 年改行斧山道而不經雲華街,3A 於 1995 年取消。
3E 則於往佐敦道方向行雲華街上斜,最似現今慈中開車路線,但當時慈雲山線皇 3C/3D/116 全部係行慈雲山道來回。
以上四條雲華街上斜線當年全部係細車,其中 15A 派 M/DM 可算最先進,3A/3B/3E 我印象中係全鴨宴 (Dennis Jubilant, N)。
我自己都覺一大堆 12 米大車出入都要行一次雲華街上斜係非常不智的安排。 DIH 發表於 2017-1-30 16:19
冇錯,原本慈北係大總站,1997 年重建前路線計有:3B 3C 3D 15A 116 302
已取消的 3A,總站係現時正暉樓 ...
>>>>(因此雲華街落斜雙鳳街至毓華街之間有個站彎)。<<<<
這個真的大大解釋小弟才知道,還以為留俾以後用.
而家先知原來有不少人都覺得這路線設計有問題
不過區議員應該唔會做野,因為會得失正暉票源
看來只有等運輸署覺得危險先會改.
其實我覺得巴士公司都有責任出聲反映果度唔適合巴士咁轉上去先係正途...
未起橋已經有呢個情況
響胎嘅原因其實唔算太關水事, 咁點會關條橋事?
如果落到黃紅黑雨咁, 我敢同你講行乜車都唔會響胎
落唔大唔細嘅雨, D油就浮起晒, 搞到堆巴士(尤其係富豪)響胎
如果落大雨, 就算有油都沖走晒, 所以唔會出事
另外仲有果個位畫晒黃格, 巴士係呢D位更易響胎
而響胎唔只係慈中對出個位有事, 上到頂燈位前都係
你會果見呢2個位瀝青都係移晒位有明顯嘅凹痕
頭先落左D雨, 已經有架私家車響晒胎
原本個問題就好易解決, 剷走晒D瀝青換做防滑鋼砂已經好好多, 不過一直都冇做
但我亦都認同唔需要班班都兜上黎, 不過區議員應該冇咁易放手
6516 發表於 2017-1-30 20:06
未起橋已經有呢個情況
響胎嘅原因其實唔算太關水事, 咁點會關條橋事?
大大誤會小弟意思
我並不是說因為條橋而響胎,而係條橋上面唔知咩工程會不停滴水落黎,就應該係大大講個情況(有水浮起D油)
事情個源頭小弟真係唔識,可能要等D專業人士黎查一查
小弟所見,除左黃格,甚至渠蓋位都可以響
我覺得有事上黎,對人唔安全,司機咁撞到人俾人告都好無辜
其實我意見都未必一定取消個站,反而想佢經慈雲山道上慈北再落中心,咁應該無咁大工程,不過要同巴士公司夾。
(就算係取消個站,其實天橋通左駁番落去,我就覺得還可以接受)
本帖最後由 kei_hk 於 2017-1-30 22:43 編輯
DY4190 發表於 2017-1-30 22:27
大大誤會小弟意思
我並不是說因為條橋而響胎,而係條橋上面唔知咩工程會不停滴水落黎,就應該係大大講個 ...
渠蓋係金屬製﹐磨擦力係最細﹐係最易出事的。
講磨擦力﹐最低係渠蓋﹐之後係石屎路面﹐再之後係瀝青路﹐最大磨擦力係石屎配鋼砂路面。
當路面有水 或 油積﹐車輪及路面便會磨擦力不足﹐便會出現 "打滑﹐車輛空轉"的情況。
換句話說﹐如果某個位置經常出現 "打滑﹐車輛空轉" 問題﹐係應該鋪防滑鋼砂路面的。
上面#7 的版友已經講了﹐什麼天氣/情況係最易出問題﹐亦講了成因。
我自己不是在那區出入﹐唔清楚實際情況﹐如果經常性出現 "打滑" 情況﹐不妨推番個波比區議員﹐甚至直接同政府反映﹐務求盡快做路面改善工程。
其實當年重建沙田坳邨嗰陣點解唔考慮起埋個巴士總站?
(即係類似將舊慈北一拆為二咁)
一嚟方便沙田坳邨居民唔使下下坐小巴,或者行去慈北坐車
二嚟又可以將慈中路線搬上去,唔使下下靠條雲華街大上斜
不過沙田坳邨已經起好哂,唯有由定線入手
若果將所有車咁改得唔得?
慈雲山道-->慈雲山北總站-->慈雲山道-->惠華街
(慈雲山道-->慈雲山北總站-->慈雲山道-->雲華街-->惠華街)
慈民邨-->中央遊樂場-->慈雲山北-->慈雲山中
寧願批車全數入慈北打個轉番出嚟
既方便慈愛苑三期,慈中客亦可以喺慈民/中央遊樂場+行or坐車兜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