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標題: 擴闊獅隧 預計2030年完成 [打印本頁]

作者: kay    時間: 2022-6-10 11:53
標題: 擴闊獅隧 預計2030年完成
https://news.mingpao.com/pns/%E6 ... C%E5%BB%BA%E6%88%90

3+3
起一條新既北行
南行擴闊
舊北行變備用

4年起新管道
2年時間擴闊

分兩期搞既話似乎有期會北行3線南行2線

作者: kei_hk    時間: 2022-6-10 12:39
新管道會在邊個位置起?

之前話在2條管道中間起新管道﹐2線行車。
完工後就會封舊管道做大修﹐做完1條再做另1條。

全面大修之後﹐新管道會早晚改行車方向﹐應付車流。

幾時轉左新plan?



ps. 沙中線未動工已經講緊﹐而家終於差不多去到撥款階段。
作者: 051039    時間: 2022-6-10 17:46
其實要順手擴闊埋獅隧公路同窩打老道先有用,不過窩打老記映月台嗰段要擴闊應該冇乜可能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2-6-10 18:07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2-6-10 11:47 編輯
kei_hk 發表於 2022-6-10 04:39
新管道會在邊個位置起?

之前話在2條管道中間起新管道﹐2線行車。

咁做雖然要比以前個計劃爆大D條隧道,但有以下明顯好處:

新行車線啟用時間:
舊plan:要兩條現有管道都完工,先至新增到行車線。
新plan:第一條管道一啟用,儘管係單向,交通已經有改善。(個人認為俾南行用先)到第二條都完工,從交通角度,成個改善工程就完成,
剩低嘅工程幾大都好,對公眾影響極微。

工期及造價:
工程只需起新隧道+擴闊一條舊隧道,快D完工。
雖然處理嘅泥石多佐,一來一回都亦慳到錢未必差好多,但肯定可以減低風險。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2-6-10 18:17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2-6-10 15:41 編輯

有一點唔明嘅係,點解唔擴闊北行管道,
留番下層有大水管嘅南行管道做備用呢?

條水管對工程係一大掣肘,工程期間一定要調黎調去。
一係就簡單D,係响興建新管道起埋新條水管。
咁擴闊南行就連條舊水管都KO埋。
點都好,會增加造價。

相反留南行管道做備用,唔駛搞咁多野,第日維修都少樣掣肘。

暫時諗到唯一壞處係,第一條管道通車後,只可以做北行管道,
較大需要嘅南行車輛,反而遲D先至有三線可用。

作者: barking    時間: 2022-6-11 02:36
s3n370 發表於 2022-6-10 18:17
有一點唔明嘅係,點解唔擴闊北行管道,
留番下層有大水管嘅南行管道做備用呢?

可能係咁
1. 在兩管中間,新起3綫隧道
2. 南行調往新隧
3. 舊南行展開工程,擴闊成3綫隧道
4. 南行調回擴闊完成的舊隧
5. 新隧改動指示牌方向
6. 北行調往新隧(最終方案)
7. 北行舊隧改做備用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2-6-11 05:29
barking 發表於 2022-6-10 18:36
可能係咁
1. 在兩管中間,新起3綫隧道
2. 南行調往新隧

如果南行隧道做後備,只要將你次序入面嘅南北調轉就可以。
作者: kei_hk    時間: 2022-6-11 10:16
本帖最後由 kei_hk 於 2022-6-11 10:18 編輯
s3n370 發表於 2022-6-10 18:17
有一點唔明嘅係,點解唔擴闊北行管道,
留番下層有大水管嘅南行管道做備用呢?

而家獅隧龍翔道入口起緊新屋苑﹐後面就係配水庫﹐可以講係北行管道出口則的位置。

可能考慮日後要增加輸水管/起新換舊管﹐會比較方便做接駁配水庫﹐唔需要再獅隧出入口的掘行車道。




ps. 所謂的備用﹐我相信唔係供日後行車﹐而係留待做其他用途﹐即係交晒比水務署使用。
遲早拆走全部或部份路面﹐方便維修下層的輸水管。


作者: barking    時間: 2022-6-11 10:49
s3n370 發表於 2022-6-11 05:29
如果南行隧道做後備,只要將你次序入面嘅南北調轉就可以。

明白。
但南行較繁忙,而且獅公南行在紅梅谷 - 收費場現已是3綫,
因此,我次序可令南行率先獲得全3綫通行量。
如果次序入面嘅南北調轉,南行則須待整個工程完成後,才獲得3綫通行量。


作者: barking    時間: 2022-6-11 10:56
kei_hk 發表於 2022-6-11 10:16
而家獅隧龍翔道入口起緊新屋苑﹐後面就係配水庫﹐可以講係北行管道出口則的位置。

可能考慮日後要增加輸 ...

若北行管道最終成為備用,因其地理位置一邊接近顯徑邨,可改成單車徑+行人通道 (惟必須禁止溜狗,否則通風系統幾強都無用)


作者: edhong    時間: 2022-6-11 12: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1372mm    時間: 2022-6-11 15:16
不如順便起多一條行人+單車嘅管道?
作者: jocosben    時間: 2022-6-11 15:53
大老山其實需求仲大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2-6-11 17:04
edhong 發表於 2022-6-11 04:52
南行管道歷史耐過北行,老化程度不同,都應該係一併重建而已

公路設計壽命係120年,第一條獅隧只係過佐一半。
第二條獅隧雖然後生D,本質上無明顯分別。

定期保養維修幾乎可以永續使用。
除非係鹹水樓一類嘅質量問題。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2-6-11 18:17
kei_hk 發表於 2022-6-11 02:16
而家獅隧龍翔道入口起緊新屋苑﹐後面就係配水庫﹐可以講係北行管道出口則的位置。

可能考慮日後要增加輸 ...

响管道入口前地底起定預留管道,俾水管過就可以。

實際上,最新方案好大機會要將食水管移去新隧道,
同樣要响入口前地底起新管道。
所以就算用南行做預留,都唔會有額外野。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2-6-11 19:14
barking 發表於 2022-6-11 02:56
若北行管道最終成為備用,因其地理位置一邊接近顯徑邨,可改成單車徑+行人通道 (惟必須禁止溜狗,否則通 ...

留條隧道做行人單車專用都好。

而問題係考慮埋九龍一邊嘅接駁---
南行管道較近獅子山郊野公園同天馬苑,呢度就有其好處。

而用邊條管道做行人單車專用都好,都要起天橋/隧道橫過公路,
沙田一邊有收費廣場,要起橋嘅障礙細好多。
作者: Mos_Lok    時間: 2022-6-13 01:26
本帖最後由 Mos_Lok 於 2022-6-13 01:31 編輯
051039 發表於 2022-6-10 17:46
其實要順手擴闊埋獅隧公路同窩打老道先有用,不過窩打老記映月台嗰段要擴闊應該冇乜可能 ...

最有需要應該係改/加建窩打老道天橋由聯合道橋面直接到界限界橋面
此三組交通燈及路面劃線安排往往製造塞車
迦南幼稚園/瑪利諾對開都有空間可以收窄行人路,加返一對上落橋位取代現有位置
然後一直兩線天橋去到現有聯合道橋面
軍營落橋位則取消
扣除橋躉位置,到時橋底應該仲可以有南北行各二條行車線

作者: 巴士的膠    時間: 2022-6-13 08:02
barking 發表於 2022-6-11 10:56
若北行管道最終成為備用,因其地理位置一邊接近顯徑邨,可改成單車徑+行人通道 (惟必須禁止溜狗,否則通 ...

我都認同要起單車隧道,但既然係整,將舊獅隧北行線俾水務同煤氣,復修返舊畢架山隧道重好,起碼更近現有單車徑網絡,南面都有歌和老街公園做緩衝同集散。而且舊畢架山隧道更有歷史價值,可以當景點。
作者: HM3044    時間: 2022-6-13 09:12
點解擴闊係2+3+3而唔係三條都3線呢
作者: hokachung    時間: 2022-6-14 01:54
本帖最後由 hokachung 於 2022-6-14 01:57 編輯
Mos_Lok 發表於 2022-6-13 01:26
最有需要應該係改/加建窩打老道天橋由聯合道橋面直接到界限界橋面
此三組交通燈及路面劃線安排往往製造塞 ...

九龍塘一段窩打老道有條箱型暗渠喺正路中心,相信唔可能直接喺路中心打樁興建橋躉
而且沿途仲有三條行人天橋橫越,行車天橋必須升高至行人天橋上方經過,對週邊低密度發展住宅造成相當大景觀衝擊




作者: Toz    時間: 2022-6-17 21:53
HM3044 發表於 2022-6-13 09:12
點解擴闊係2+3+3而唔係三條都3線呢

三條都係三線咪要做晒兩條舊管道

我反而想知點解唔起一條四線北行,另外兩管直接改南行



作者: Toz    時間: 2022-6-17 21:56
051039 發表於 2022-6-10 17:46
其實要順手擴闊埋獅隧公路同窩打老道先有用,不過窩打老記映月台嗰段要擴闊應該冇乜可能 ...

九龍塘到界限街呢一段基本係死症

頂盡係將北行管道入口拉到映月台前少少,避免D車爬山同S彎要減速



作者: peterson    時間: 2022-6-20 12:50
Toz 發表於 2022-6-17 21:56
九龍塘到界限街呢一段基本係死症

頂盡係將北行管道入口拉到映月台前少少,避免D車爬山同S彎要減速

睇黎政府都唔想搞獅隧以南嘅路面

對上一份擴闊獅隧嘅文件顯示,擴闊計劃北面會搞到去沙田路果邊,
但南面只會擴闊到南行準備左轉往龍翔道西行的一小段橋面

作者: kay    時間: 2022-6-23 22:58
FB已經有人聯署要求閒置左個條隧道比單車同人行

反而係睇獅隧/政府有無其他計劃用途
作者: 吳宗錡    時間: 2022-6-23 23:15
每方向得三線咋?重以為會擴闊到四線添!
作者: epsilon    時間: 2022-6-24 00:41
HM3044 發表於 2022-6-13 09:12
點解擴闊係2+3+3而唔係三條都3線呢

唔係2+3+3,係3+3,現有北行管道最終會閒置

作者: hydrocarbon    時間: 2022-6-24 08:56
epsilon 發表於 2022-6-24 00:41
唔係2+3+3,係3+3,現有北行管道最終會閒置

最初好似係中間開條2線管道
等新管道開通

就南行同北行隔住大修


大修完成後
中間新管道就潮水式行車
返工就4線南行+2線北行
放工就4線北行+2線南行


其實唔會好d咩?

作者: 巴士的膠    時間: 2022-6-24 15:43
kay 發表於 2022-6-23 22:58
FB已經有人聯署要求閒置左個條隧道比單車同人行

反而係睇獅隧/政府有無其他計劃用途 ...

問題係獅隧喺半山腰,即使係電助嘅單車,要爬大斜上獅隧都唔容易。所以我前面先話用獅隧走水喉同煤氣喉,畢架山隧道行人同單車會更加方便。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2-6-24 18:37
巴士的膠 發表於 2022-6-24 07:43
問題係獅隧喺半山腰,即使係電助嘅單車,要爬大斜上獅隧都唔容易。所以我前面先話用獅隧走水喉同煤氣喉, ...

咁長嘅行人同單車隧道,都幾大機會要整消防、
通風系統、額外嘅逃生通道或庇護間,以及職員去協助疏散。

如果搵獅隧嘅備用管道做行人同單車隧道,
可以搵埋獅隧管理公司負責埋

搵前九廣鐵路隧道做行人同單車隧道,就要另起爐灶。
作者: Ohm    時間: 2022-6-24 20:18
kay 發表於 2022-6-23 22:58
FB已經有人聯署要求閒置左個條隧道比單車同人行

反而係睇獅隧/政府有無其他計劃用途 ...

成件事似係單車X想踩獅隧出入沙田,不過就懶係講"單車同行人",就算開放咗,有幾多人肯行呀,就好似荃灣葵涌係可以行路去青衣、東涌可以行路去機場,但會選擇行路而唔搭車嘅人寥寥可數
作者: kei_hk    時間: 2022-6-24 22:15
巴士的膠 發表於 2022-6-24 15:43
問題係獅隧喺半山腰,即使係電助嘅單車,要爬大斜上獅隧都唔容易。所以我前面先話用獅隧走水喉同煤氣喉, ...

有說舊火車隧道入面狀況惡劣﹐中段不停滲地下水。
想大執去重新開放給大眾市民使用﹐應該都無乜可能。

作者: Hopuco    時間: 2022-6-25 13:52
巴士的膠 發表於 2022-6-24 15:43
問題係獅隧喺半山腰,即使係電助嘅單車,要爬大斜上獅隧都唔容易。所以我前面先話用獅隧走水喉同煤氣喉, ...

但係以消防、逃生黎講,畢架山隧道改建所花費既成本可能仲大。
其實整體黎講改造單車徑既成本效益都好低,普通市民係單車舖租既平價單車上斜都幾辛苦,就算係上水至元朗單車徑近新田果座小山,假日都有好多人唔夠力踩上去要落車推,更何況係獅子山半山(畢架山隧道內部斜度對普通單車來講都唔算低)。而且市區無單車徑,會踩出市區既主要係得單車友,而單車友本身都唔怕上山啦,大埔道、元朗大棠高100m以上都係照踩上去,所以整個改造只係為少數單車友服務,成本效益實在太低。個人經驗係踩住碳纖公路車上150米都唔算太困難,只係大埔道落深水埗比較危險。

作者: JX9097    時間: 2022-6-25 14:04
Hopuco 發表於 2022-6-25 13:52
但係以消防、逃生黎講,畢架山隧道改建所花費既成本可能仲大。
其實整體黎講改造單車徑既成本效益都好低 ...

大埔入大美督
中埔東消防局後一段長斜路好多都踩唔到要推車

作者: 巴士的膠    時間: 2022-6-26 00:09
kei_hk 發表於 2022-6-24 22:15
有說舊火車隧道入面狀況惡劣﹐中段不停滲地下水。
想大執去重新開放給大眾市民使用﹐應該都無乜可能。
...

因為該路段曾經被炸毀以阻擋日軍推進,之後就好似一直都漏水。即使唔改變用途,淨係行煤氣喉其實都係要維修,只係可接受水平低啲都可以咁解。

至於用獅隧,如果要喺九龍造個單車匯合點都可以放喺獅子山公園,之後經竹園道、聯合道公園叫做駁到鐵已經好開心,上斜嚟講聯合道、竹園道上亦較平坦,反而新界段去行紅梅谷路定水務處條路都唔係一般假日踩單車嘅人士上到嘅斜度。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2-6-26 19:16
巴士的膠 發表於 2022-6-25 16:09
因為該路段曾經被炸毀以阻擋日軍推進,之後就好似一直都漏水。即使唔改變用途,淨係行煤氣喉其實都係要維 ...

但係日本佔領後期,以至重光後三十幾年,
條隧道繼續用黎做鐵路運輸。
就算之後做煤氣隧道,唔見得唔需要維修。


個人對炸燬嘅說法有保留。
唔似炸毀建築物、道路或橋樑,
只要小量炸藥炸毀關鍵位置,就可以廢佐個設施。

要炸毀條隧道,除佐炸毀隧道結構,
又因為岩石自己有一定自我承托嘅能力,
更要炸爛足夠嘅岩石去塞住條隧道。
你只要考慮下,一般地震對地底結構嘅損害,
往往細過地面結構好多。
要造成足夠嘅破壞,炸藥要好交叉多之餘,
仲唔保證一定堵塞到條隧道。

响戰爭時期,要用咁多炸藥去破壞一條隧道,
咁留起佢丟去敵方嘅作用肯定仲大。
而去堵塞隧道,搵D廢料都做到同樣效果。
炸毀隧道嘅可能幾乎係微乎其微。

而維基都係話條隧道係被堵塞,而唔係被炸。
作者: qunow    時間: 2022-7-1 20:07
Ohm 發表於 2022-6-24 20:18
成件事似係單車X想踩獅隧出入沙田,不過就懶係講"單車同行人",就算開放咗,有幾多人肯行呀,就好似荃灣 ...

都係當行山咁行,又未必真係會好少人
作者: Ohm    時間: 2022-7-1 20:24
qunow 發表於 2022-7-1 20:07
都係當行山咁行,又未必真係會好少人

好多現實例子擺在眼前,例如我上面提到,青荃橋同青衣大橋其實都可以行人,由東涌亦可以行赤鱲角南路去機場各區,唔一定要搭車,但有幾多人會選擇行路?連現有嘅行人設施使用率都咁低,點令人相信會有足夠數量嘅人會去行獅隧,係令成件事成本上值得去做?

作者: 巴士的膠    時間: 2022-7-1 21:47
Ohm 發表於 2022-7-1 20:24
好多現實例子擺在眼前,例如我上面提到,青荃橋同青衣大橋其實都可以行人,由東涌亦可以行赤鱲角南路去機 ...

東涌-機場其實好適合踩單車通勤,即使休閑踩單車去南環路都唔係好少人。
作者: qunow    時間: 2022-7-3 02:31
Ohm 發表於 2022-7-1 20:24
好多現實例子擺在眼前,例如我上面提到,青荃橋同青衣大橋其實都可以行人,由東涌亦可以行赤鱲角南路去機 ...

有幾多人用先叫做「足夠數量」?

作者: Ohm    時間: 2022-7-3 19:41
qunow 發表於 2022-7-3 02:31
有幾多人用先叫做「足夠數量」?

留返畀政府顧問計,或者應該係提出方案嘅單車團體計,預期會使用獅隧嘅行人係咪足夠多

作者: DR2458    時間: 2022-7-3 20:44
Ohm 發表於 2022-7-1 20:24
好多現實例子擺在眼前,例如我上面提到,青荃橋同青衣大橋其實都可以行人,由東涌亦可以行赤鱲角南路去機 ...

正解

簽個名做聯署唔洗成本, 但要果班人每日走上(或者將單車推上)海拔一百米,再行1.4公里隧道,行完一大輪仲要再轉車返工,有幾多人會咁做?
假設100個人咁做,不如叫佢地自己攤分成本啦,整個入閘機係隧道門口,唔好 (再) 浪費納稅人的錢

話當行山果個仲搞笑,我去行山我就真係去行山啦,而唔會走去行隧道睇石牆囉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2-7-4 17:00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2-7-4 09:08 編輯
DR2458 發表於 2022-7-3 12:44
正解

簽個名做聯署唔洗成本, 但要果班人每日走上(或者將單車推上)海拔一百米,再行1.4公里隧道,行完一 ...

條隧道本身結構完好,最終會繼續用黎做水管隧道,
額外開俾公眾嘅成本係咪真係咁大?

你諗下荃灣至屯門嘅單車徑,未到大欖都一大堆天橋。
深井同汀九一段更加唔可能少。

而青衣北橋咁“少”人行,路政署都肯加升降機塔。

返返去獅子山隧道,最貴嘅頂多係興建接駁黃大仙同大圍兩邊嘅行人同單車徑,
長遠計至多係照明同通風嘅電費同保養,
個規模遠比荃灣至屯門嘅單車徑細。

當局甚至可以响九龍一邊整單車公園同店舖,以至隧道入面嘅自動售賣機經營權,收回部分營運成本。
作者: DR2458    時間: 2022-7-4 19:48
s3n370 發表於 2022-7-4 17:00
條隧道本身結構完好,最終會繼續用黎做水管隧道,
額外開俾公眾嘅成本係咪真係咁大?

首先,興建連接路段的成本,要起三十層樓高的升降機塔,係咪你比呢?
其次,維修保養成本,獅子山隧道每年支出7160萬元,即使行人單車維修保養成本較低,但放個汽水機就可以收回成本? Are you kidding me?
開放公眾就要考慮消防、保安、維修等問題,人比車行得慢,消防要重新考量。又或者隧道中間發生單車意外可以點處理?
唔好覺得開放公眾就好似開多盞燈咁簡單,諗深一層一切麻煩得多。

再者,而家唔只係成本問題,係「成本效益」問題,搞完一場大龍鳳有幾多人真係會用?
至少我覺得做水管隧道有更大需求同對公眾有更大意義。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2-7-4 20:15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2-7-4 12:36 編輯
DR2458 發表於 2022-7-4 11:48
首先,興建連接路段的成本,要起三十層樓高的升降機塔,係咪你比呢?
其次,維修保養成本,獅子山隧道每 ...

重點係條備用隧道道,點都會用黎做水管隧道。
而水管隧道唔係完全唔駛錢去維修保養。
要開放公眾,就係拎額外駛嘅錢,同維持做水管隧道嘅數去對減。拎七千幾萬條大數去撻人,絕對係誤導。

更何況獅隧本身點都有隧道管理公司,
again,救援安排甚至人手基本上大致可以共用。
剩係問救援安排,但係唔提點都要擺落去嘅資源,
又係誤導。


至於要起兩邊連接路當然係要錢。
但當屯門至荃灣嘅單車徑都計得掂數,
如果真係經獅隧備用管道,將單車徑延伸到九龍,
條數係多DD,但一定唔係差天共地果種程度。

作者: DR2458    時間: 2022-7-4 21:09
本帖最後由 DR2458 於 2022-7-4 21:18 編輯
s3n370 發表於 2022-7-4 20:15
重點係條備用隧道道,點都會用黎做水管隧道。
而水管隧道唔係完全唔駛錢去維修保養。
要開放公眾,就係拎 ...

你一方面話要用「拎額外駛嘅錢,同維持做水管隧道嘅數去對減」,一方面又話我唔計「都要擺落去嘅資源」請問係唔係自相矛盾呢?
我上面正正就係提到救援, 保安, 消防, 營運當中需要額外的成本
七千幾萬條大數唔係撻人,我都有講到做行人隧道呢條數會比七千萬低
但你都唔好覺得覺得整汽水機就可以對消成本
而家獅隧高人流每架車收八蚊,以行人隧道咁低人流,你覺得除返成本每個行人要俾幾多錢?
好啦,公平收番佢地八蚊,又有幾多人每日肯比八蚊行條隧道出到去再轉車返工?


屯門至荃灣嘅單車徑值得起因為單車係香港本身都有通勤同康樂兩個功能
屯門至荃灣風景靚好踩,成本又唔高
但獅隧整單車徑,你想做通勤定康樂?
康樂想人食廢氣睇石屎?
定係通勤想人每日出一身汗踩到九龍塘再轉車?

成本條數我唔係內人,可能你知比我更多
但我著眼點係值唔值得咁做
就算假設成本係零也好,一條咁長的隧道要開放公眾對政府來講都一定有好多考量





作者: qunow    時間: 2022-7-4 23:09
Ohm 發表於 2022-7-3 19:41
留返畀政府顧問計,或者應該係提出方案嘅單車團體計,預期會使用獅隧嘅行人係咪足夠多
...

所以話幾多叫足夠多?每個星期一千人定一萬人?

作者: qunow    時間: 2022-7-4 23:21
s3n370 發表於 2022-7-4 17:00
條隧道本身結構完好,最終會繼續用黎做水管隧道,
額外開俾公眾嘅成本係咪真係咁大?

政府方案應該係將水管放喺新管道底
至於話收入,無論行人定行車嘅天橋或者隧道,會用收返成本做建設考慮?咁計冇意思


作者: qunow    時間: 2022-7-4 23:31
DR2458 發表於 2022-7-4 21:09
你一方面話要用「拎額外駛嘅錢,同維持做水管隧道嘅數去對減」,一方面又話我唔計「都要擺落去嘅資源」請 ...

用咩方法吸引人用,應該由負責旅遊同康樂之類嘅新政策局負責,參考國際上類似事例


作者: DR2458    時間: 2022-7-4 23:35
qunow 發表於 2022-7-4 23:31
用咩方法吸引人用,應該由負責旅遊同康樂之類嘅新政策局負責,參考國際上類似事例

...

咁有國際眼光,不如分享一下有咩國際上類似事例可以參考?
作者: 巴士的膠    時間: 2022-7-5 00:15
DR2458 發表於 2022-7-3 20:44
正解

簽個名做聯署唔洗成本, 但要果班人每日走上(或者將單車推上)海拔一百米,再行1.4公里隧道,行完一 ...

或者由另一個角度考慮,如果將荃灣西-大圍駁返埋,會唔會有意思?走線可以沿住海邊,經貨櫃碼頭接龍呈翔道,到時一大段飽覽九龍風景一樣優美,另一邊照返經獅子山公園、樂富公園、摩士公園、九龍寨城公園、石鼓隴道遊樂場接返啟德區內嘅單車通道亦得。如果政府真係開放電動/電助車行單車徑,中距離通勤甚至比較多上落嘅路段都未必再係咁大問題。反而一直以來單車徑唔連貫,動軏要依法推車先至麻煩。
作者: dennis28a    時間: 2022-7-5 01:12
本帖最後由 dennis28a 於 2022-7-5 01:14 編輯

最大問題唔係有無條隧道,而係條隧道點管理?
有事火災點算?殺人放火點算?

你信得過特區政府既做事能力同國安法天下太平咪做到。
香港係咪有條件去做依類城市建設?未係時候。

外國既月亮一定特別圓,香港隨時連野生馬騮都搞唔掂。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2-7-5 01:39
dennis28a 發表於 2022-7-4 17:12
最大問題唔係有無條隧道,而係條隧道點管理?
有事火災點算?殺人放火點算?


講明係備用管道,九成九係獅隧嘅一部分,無論如何都係獅隧管理公司管理埋。

咪以為做水管隧道就變三不管先至得架...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2-7-5 01:50
DR2458 發表於 2022-7-4 13:09
你一方面話要用「拎額外駛嘅錢,同維持做水管隧道嘅數去對減」,一方面又話我唔計「都要擺落去嘅資源」請 ...

嗱,一句係我嘅意見,一句係駁斥你。
你頂多可以話我曲解你,甚至老屈你,點都唔可能係矛盾。

而你自己就真係矛盾啦,雖然有一句就好好聽聽話有額外成本,
但實際計數(備用管道供行人單車用少過七千萬呢句)
就唔考慮開唔開放俾行人同單車都好,係咪都要駛嘅錢。

唔止仲龍門任搬,屯門荃灣單車徑就用大道理去justify。
獅隧就用人數去質疑,龍門都唔知搬佐去邊

我指出成本問題,純粹指出大家高估佐個成本。
值唔值就無意拗啦,反正幾多人先值好見仁見智。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2-7-5 01:55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2-7-4 18:05 編輯

大家咁怕行人單車隧道會出事,又或成本貴。

快將落成嘅將軍澳跨灣連接路附設嘅行人路同單車徑,聽聞就係用橋隧管理嘅方式管理埋行人路同單車徑。

天氣惡劣時或風速高嘅時候,係會限制行人同單車通行,並會協助疏散。
作者: dennis28a    時間: 2022-7-5 02:06
本帖最後由 dennis28a 於 2022-7-5 02:33 編輯
s3n370 發表於 2022-7-5 01:39
講明係備用管道,九成九係獅隧嘅一部分,無論如何都係獅隧管理公司管理埋。

咪以為做水管隧道就變三不管 ...

就係唔係三不管先麻煩,
當一條咁長既管道轉為行人隧道搵人做管理,最似樣就要跟港鐵車站去做。

消防處比港鐵車站指引係每個 Section 要係 4 分半鐘內離開到現場去到地面,
或者有 Fire Resistance 隔離避火區。

仲要為左佢增加滅火系統、鮮風、跨管道,成本有數計。

你要叫依個政府為左一條行車隧道變成行人隧道,
而新增一系列防火要求,講緊既係以年計去檢討,研究完先交到比下面果層去做。

做完先再招標搵人去做管理,點樣可以有效運人去中間位置,人手分配同保安崗位。
講緊全香港最長既行人隧道只係 640 米,而家講緊獅隧 1400 米中間無出入口。

出面單車徑計得掂數,因為係室外,三不管先易處理。
你靠依個香港政府去解決問題?講經咩。



作者: dennis28a    時間: 2022-7-5 02:15
s3n370 發表於 2022-7-5 01:55
大家咁怕行人單車隧道會出事,又或成本貴。

快將落成嘅將軍澳跨灣連接路附設嘅行人路同單車徑,聽聞就係用 ...

跨灣連接路最壞情況下可以下面用船救人,成條橋由零到一百起得成講左 10 年。

獅隧要改行人過到唔係做唔到嫁,你願唔願意等多 4-6 年?
仲要係連隔離條行車隧道都拖累埋一份。
作者: DR2458    時間: 2022-7-5 02:26
本帖最後由 DR2458 於 2022-7-5 02:36 編輯
s3n370 發表於 2022-7-5 01:50
嗱,一句係我嘅意見,一句係駁斥你。
你頂多可以話我曲解你,甚至老屈你,點都唔可能係矛盾。

七千萬只係用黎話比你聽隧道營運係需要大量支出而唔係話起好條隧道就可以唔洗任何成本,整個汽水機就可以搞得掂

至於呢七千萬入面係點樣分配,有幾多要計落水管/備用/行人隧道入面
但我已經講過好多次, 實際上做行人.單車隧道成本會比七千萬少,但一定會比備用隧道多
有咩額外成本,我頭先已經講左幾點,實際上係幾多錢,你應該熟過我
但好坦白講,即使係一百萬都唔係細數字,特別如果使用率低,人均成本就會好高

見人見智, 岩呀, 不過常理就話比我聽呢條單車徑如果唔夠配套, 要人推車上山,唔會吸引到我囉
如果你鍾意推車咪夾埋個聯署組推郁政府囉
不過最後搞左個大白象出黎又無人用,咁我就唔係太想啦

同埋唔好又老屈搬龍門
我只係覺得屯門荃灣單車徑值得起,獅隧單車徑唔值得起
然後講出前者效益高,後者效益低
咁叫搬龍門?

仲有,都估到你會連將軍澳跨灣連接路都拎埋出黎講
大佬一個係海邊天橋,一個山上密封的隧道
你覺得有咩可以直接比較?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2-7-5 05:18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2-7-4 23:03 編輯
dennis28a 發表於 2022-7-4 18:06
就係唔係三不管先麻煩,
當一條咁長既管道轉為行人隧道搵人做管理,最似樣就要跟港鐵車站去做。


你以下嘅文乍看好有道理,但犯佐以下嘅個原則錯誤:

1. 將車站同隧道嘅消防設計混為一談

事實上,車站逃生設計係參考大廈地庫,
但任何隧道拎呢條code一定肥硬。
你諗下760米內嘅鐵路隧道無需設有額外嘅逃生通道,
你話點fulfill你呢個4.5分嘅例?健全人士都係啱啱行得到。
一抽8卡滿載列車計?45分鐘都係啱啱好咋。

唔好聽到個數字就嚇親或者駁斥先,
隧道嘅消防甚至抽風裝置,甚至架車本身嘅耐火程度,
就係因應隧道入面有幾多人、要幾耐先走得哂去設計。
確保入面嘅人走哂之前,甚至消防進場後一段時間,
仍然可以有效運作。


2. 無視現有消防裝置及救援程序

獅子山隧道雖然禁止危險品車輛行駛,
但實際上車輛出事時,自己嘅燃油都係易燃物品。
普通一架千五cc私家車嘅油缸都至少40升,半滿都有20。
就算蓄意縱火,你話行人或單車要點樣,
先至可以帶到咁多燃料入去放火?

更何況獅子山隧道自己有水簾系統可以隔煙,
再加上適當嘅通風系統,
其實夠時間捱到入面嘅人逃生 --- 火場下游嘅車都仲可以揸走,
上游基本上係唔可能調頭揸走,
咁車上面嘅人咪一樣係行路疏散去隧道口?

仲有,隧道不嬲都唔會棟個人响中間,
而係靠中央控制室及閉路電視𥄫到實,加定期/突擊巡邏。
有乜事就即時通知消防,而隧道工作人員就即時坐車衝入出事地點協助。
消防大致上係靠消防裝置同應變安排去確保安全。

如果你怕隧道有火災以外嘅意外,咁其實任何角落都會出現。
但係你見唔見隔幾百米就有popo站崗?


就算真係要跟足現時嘅標準,要有獨立嘅逃生通道,
每隔100米(行車隧道)至250米(鐵路隧道)設立cross passage doors,
只需要响管道中間起一幅隔火牆,
或者响一邊起隔火牆去設置逃生通道,就已經滿足到要求。根本無需搞到隔離管道。

事實上所有海底隧道、鐵路大部分穿山隧道、
都係靠幅隔火牆去隔火。而穿山隧道甚至係先爆哂兩邊管道,再起隔火牆。

最後想講講你最後一句,固然香港政府係點有眼皆見。搵呢樣抽水可能最易得到掌聲同認同。

但恐怕你今次係抽著火水 ---
一來整套隧道消防逃生根本係well established。
如果咁都要混為一談信唔過,唔客氣地都要講,你一係快快離港,再唔係就應該去深山居住。

二來工程界係專業界別最親建制嘅一個,
你認為政府諗唔掂,佢哋會袖手旁觀?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2-7-5 05:23
dennis28a 發表於 2022-7-4 18:15
跨灣連接路最壞情況下可以下面用船救人,成條橋由零到一百起得成講左 10 年。

獅隧要改行人過到唔係做唔 ...

最壞情況咪係天氣惡劣囉,試問天氣惡劣,下面點行到船呢?

揸架車去事發地點附近,再跨欄都仲可行丫。
咁問題係,隧道咪一樣係行呢套?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2-7-5 06:00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2-7-4 22:13 編輯
DR2458 發表於 2022-7-4 18:26
七千萬只係用黎話比你聽隧道營運係需要大量支出而唔係話起好條隧道就可以唔洗任何成本,整個汽水機就可以 ...

我諗你無睇清楚我講乜啦,我有話過,
如果單車徑可以經獅子山隧道備用管道延伸到九龍,
九龍一邊可以整單車公園及舖位收租。
一百萬一年,八萬三一個月,舖租收唔番都唔會遠。
都未駛講到社會效益咁虛嘅野囉。

咁講番政府定位做休閒用途嘅環繞新界嘅單車徑,額外嘅街燈唔通唔駛用電?咁唔通有收過路費咩?


至於橋、隧,兩者雖然一個密封一個望到個天,好似好唔同,
但對於逃生同救援原則係幾乎一致 --- 兩者正常而言,
逃生或救援都係必然經番橋隧兩邊出入口。
雖然理論上天橋可以用雲梯甚至直升機,
而隧道唔可能有呢個選項。
問題係,用雲梯/直升機疏散到幾多人呢?
你有幾可見用雲梯同直升機協助疏散?
都唔好計樓上吹到大一大,話搵艘船救囉。

就算隧道密封、天橋露天嘅risk好唔同,咪針對性去做囉。
隧道最大鑊係火災,咁如上文所言,
靠消防裝置及應變計劃去減低禍害,
捱到D人走哂,甚至捱到夠俾消防救熄場火。

天橋則受風吹雨打,咪整shelter俾行人單車暫避
(雖然跨灣連接路好似無整)。

作者: dcyw    時間: 2022-7-5 09:46
一篇剛過去星期日刊於明報,有關獅子山隧道擴建後舊管道的文章:https://news.mingpao.com/pns/%e5 ... 00005/1656785775672

作者: noname617    時間: 2022-7-5 10:28
s3n370 發表於 2022-7-5 01:55
大家咁怕行人單車隧道會出事,又或成本貴。

快將落成嘅將軍澳跨灣連接路附設嘅行人路同單車徑,聽聞就係用 ...

其實你知唔知道跨灣大橋係起時已預留!但係橋面空氣點都好過獅隧個通風系統瓜!

仲有你硬要條預留隧道改做人單車行,咁你點係隨時突然之間重大意外,你點係清人的時候同時做埋行車隧道先,管理公司又要預先搵車慢駛驅趕市民同單車使用者即刻上車,車佢去九龍或新界,送走佢,改為行車隧道,幾多功序,唔係㩒掣就可以送走曬喎!跟住係td的特別交通訊息到落通知叫黎緊使用的行人同單車勿去使用!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2-7-5 17:21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2-7-5 09:52 編輯
noname617 發表於 2022-7-5 02:28
其實你知唔知道跨灣大橋係起時已預留!但係橋面空氣點都好過獅隧個通風系統瓜!

仲有你硬要條預留隧道改 ...

無預留又如何?
無預留就唔可以更改用途,甚至改建?
剩係現有獅隧北行管道,都會爆大到擺到三線啦。


而以上討論只涉及假定獅隧備用管道,
全面改為行人及單車徑嘅情況。

而你假設佐條管道,無需要時俾行人單車用,
有需要時即時趕走哂D行人單車,
開番俾車行,呢個只係你嘅想法。

同埋絕對係無野搵野黎講。
你諗下全港咁多部分時間行人專用區,
會唔會突然要D人賞花杏仁露,俾車輛正常行駛?
頂多咪俾消防救援車輛入去?

實際上若果條路係隨時預俾車行,就完全唔會俾行人用。
就算真係兩用,都係用部分時間行人專用區,
或者街跑比賽嘅封路模式去做。

作者: noname617    時間: 2022-7-5 19:44
本帖最後由 noname617 於 2022-7-5 19:48 編輯
s3n370 發表於 2022-7-5 17:21
無預留又如何?
無預留就唔可以更改用途,甚至改建?
剩係現有獅隧北行管道,都會爆大到擺到三線啦。

用行人專用區你比喻真係天荒夜談!果d行人專用區係主要道路幹線命脈?
實際上若果條路係隨時預俾車行,就完全唔會俾行人用。

但呢架領埋d海外例子黎講,海外道路有沒好似香港的1號幹線咁繁忙先!

就算真係兩用,都係用部分時間行人專用區,
部分時間包唔包突發性先,獅隧發生嚴重意外,要啟用備用隧道作交通疏導

或者街跑比賽嘅封路模式去做。


街跑賽事果類基本一年前已經聯同運輸署,路政署,警方交通部傾點封路,邊日封好,同其他部門溝通有沒嘢係果日做,例如封路刨鋪,封路做水管保養更換!

仲有備用隧道一詞係應該解成後備使用隧道,定義應該係隨時會安排作臨時行車!n年前獅隧公共設施管道修理出意外已經試過一次預演,如果新隧道起好,舊隧道擴闊做3線雙程行車!如果兩條有1條出事!備用管道就發揮效用啦!等同青馬大橋點解又唔叫平時兩條緊急行車道路(下層)改做單車及行人使用啊!我要過海去離島單車遊啊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2-7-5 21:10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2-7-5 13:15 編輯
noname617 發表於 2022-7-5 11:44
用行人專用區你比喻真係天荒夜談!果d行人專用區係主要道路幹線命脈?
實際上若果條路係隨時預 ...

我再重申一次,
//實際上若果條路係隨時預俾車行,就完全唔會俾行人用。//
唔該唔好搵D我無講過嘅野做稻草人。

叉開少少話題,全球各地主要城市,
每方向三、四、五去到十幾條線嘅主要幹線,
繁時無事無幹都可以塞到拉手掣。
獅隧塞死,除非已經响快速公路,否則仲可以靠條鐵。
外地就...大多數情況都未必有鐵。
係會有無數小路,但一樣慢溜,都係硬住頭皮照上公路穩陣D。

回正題,街跑封路封大半日、行人專區封週末、
甚至大型工程封路以年計,唔通唔駛做你粗體字嘅功夫咩。
其實做嘅功夫大同小異,分別只係封幾耐咋。
就算渣馬封佐多條主要幹線,下面塞死都係繼續塞。

再回最正題嘅隧道。我諗唔識隧道運作,
都知隧道公司有買退役巴士做訓練用途。
而退役巴士旁邊,又必然有拖車,
務求响隧道管理公司能力範圍內,第一時間將肇事車輛移離現場。

當其中一條管道,舉個例出九龍管道塞死,
有後備管道可以隨時用,聽落係好似好正。

實際上呢?
正常要先截一截新界方向車輛,指揮去行備用管道,
待新北行管道嘅車清哂,再截九龍方向車輛,
指揮去新北行管道。我當D三角朱古力路牌一撳即轉,唔駛檢查啦。
咁搞法,輕微意外直接清場隨時仲快趣。
仲有,塞死嘅車好有誘因入後波,改行另一管道,
呢個肯定係一大陷阱。


到嚴重意外,要搵消防幫手啦喎...
如果由得出九龍嘅車塞到落馬洲,
因為D車塞住佐出唔到九龍,消防响九龍呢邊派車,
因為無哂車出九龍,就可以好順利逆線入肇事管道救援。
到送傷者去醫院都會順佐,因為D車塞到落馬洲出唔到黎嘛。

但如果開備用管道俾D車行啦喎...
最大訴求係返工嘅人咪happy囉,
可憐嘅傷者就捱多唔知幾耐咁啫。


作者: noname617    時間: 2022-7-5 21:39
s3n370 發表於 2022-7-5 21:10
我再重申一次,
//實際上若果條路係隨時預俾車行,就完全唔會俾行人用。//
唔該唔好搵D我無講過嘅野做稻草 ...

我再重申一次,
//實際上若果條路係隨時預俾車行,就完全唔會俾行人用。//
唔該唔好搵D我無講過嘅野做稻草人。
吓第1頁開始睇番你D回覆都講行人單車入去都好喎

叉開少少話題,全球各地主要城市,
每方向三、四、五去到十幾條線嘅主要幹線,
繁時無事無幹都可以塞到拉手掣。
獅隧塞死,除非已經响快速公路,否則仲可以靠條鐵。

唔好意思你個人取向搭唔搭鐵我唔係幾想知,但唔係個個喜歡由頭企到尾!

外地就...大多數情況都未必有鐵。
係會有無數小路,但一樣慢溜,都係硬住頭皮照上公路穩陣D。

回正題,街跑封路封大半日、行人專區封週末、
甚至大型工程封路以年計,唔通唔駛做你粗體字嘅功夫咩。
其實做嘅功夫大同小異,分別只係封幾耐咋。
就算渣馬封佐多條主要幹線,下面塞死都係繼續塞。

咁我想問你講假設用行人專用區方式處理!咁出現突發性要行車又點處理,疏散單車行人呢?

再回最正題嘅隧道。我諗唔識隧道運作,
都知隧道公司有買退役巴士做訓練用途。
而退役巴士旁邊,又必然有拖車,
務求响隧道管理公司能力範圍內,第一時間將肇事車輛移離現場。

我可能見識少啦!你可能見過隧道公司係有拖專利巴士離開管道啦!但我就見過係等到專利巴士公司的拖車黎到先可以拖走居多。隧道公司有買退役巴士做訓練用途,我唔知係咪眼殘啦!我見到有呢類巴士擺出黎好似得大欖果間有,不過頭先GOOGLE下,青馬,東隧有做呢樣嘢!

當其中一條管道,舉個例出九龍管道塞死,
有後備管道可以隨時用,聽落係好似好正。

實際上呢?
正常要先截一截新界方向車輛,指揮去行備用管道,
待新北行管道嘅車清哂,再截九龍方向車輛,
指揮去新北行管道。我當D三角朱古力路牌一撳即轉,唔駛檢查啦。
咁搞法,輕微意外直接清場隨時仲快趣。

九龍管道塞死得,點會輕微意外啊

仲有,塞死嘅車好有誘因入後波,改行另一管道,
突然入後波,正常應該要有隧道公司職員管制先可以係隧道後波倒返出去囉!

呢個肯定係一大陷阱。

陷唔陷阱,每個人睇法唔同


到嚴重意外,要搵消防幫手啦喎...
如果由得出九龍嘅車塞到落馬洲,
因為D車塞住佐出唔到九龍,消防响九龍呢邊派車,
因為無哂車出九龍,就可以好順利逆線入肇事管道救援。
到送傷者去醫院都會順佐,因為D車塞到落馬洲出唔到黎嘛。

消防點調派非屬區車,我就唔清楚啦!因為本身唔熟,費事又話9嗡啦!我估叫得隔離區的多數係意外到真係入唔到去,但都要人地區無電台ORDER得閒先抽到身幫手啦!

但如果開備用管道俾D車行啦喎...
最大訴求係返工嘅人咪happy囉,
可憐嘅傷者就捱多唔知幾耐咁啫。

呢樣到時一鎚定音先知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2-7-6 05:09
noname617 發表於 2022-7-5 13:39
我再重申一次,
//實際上若果條路係隨時預俾車行,就完全唔會俾行人用。//
唔該唔好搵D我無講過嘅野做稻草 ...

講佐咁耐,似乎你嘅理解能力極需改善。
簡答如下:

- 我只係話俾行人單車都係唔錯嘅主意。但從來無話過要响必要時開番俾車輛正常通過。
呢個條件係你自己強加落去嘅,我一路反對嘅都係呢點。麻煩再三睇清楚我講過D乜。

- 講緊香港就算主要幹線塞死,都仲有鐵揀。
外地主幹線癱瘓就未必有alternative。
講緊緊急關頭仲偏好大過天,祝你好運

- 正常遇著緊急車輛都會自己識讓路,乜有例外嘅情況?

- 原文講緊隧道會處理佢哋有能力處理嘅肇事車輛 --- 乜只有巴士先至會出事?而巴士又一定係幾間有自家拖車?


作者: 巴士的膠    時間: 2022-7-6 10:58
s3n370 發表於 2022-7-6 05:09
講佐咁耐,似乎你嘅理解能力極需改善。
簡答如下:


1 小意外唔會有人轉備用管道、大意外到要用備用管道,疏唔疏散行人時間相差無幾。

2 吐公段單車徑緊急車輛點入去,基本上獅隧如果開放都係咁做。

3 假設要加強消防,預留門口去另一管道避火,另一邊管道擴建果陣就可以整埋,相對整項工程,額外開支其實好少。

4 如果開放電動單車行單車徑,爬坡應該去到1:8-1:10都唔會需要大規模推車。
作者: DIH    時間: 2022-7-6 13:04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22-7-6 13:07 編輯

備用隧道可能係用來做實驗基地,放紅van出去架呢~

既然政府想搬設施入岩洞,咁就有一大個山窿可以用,放一堆設施之後都可以留一條緊急車輛通道(正正適用於兩條管塞到消防救護入唔到的情況),留得條路面閒時開放畀人/單車又唔係唔得,不過就要一早決定,以在建新管道時處理埋通風、避難等問題。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2-7-6 18:57
巴士的膠 發表於 2022-7-6 02:58
1 小意外唔會有人轉備用管道、大意外到要用備用管道,疏唔疏散行人時間相差無幾。

2 吐公段單車徑緊急車 ...

大致認同。

而用備用管道嘅問題,除非係去到早幾年獅隧地下水管維修時著火,
擺到明唔可能日內重開呢種程度,
否則幾大單意外,都未必會諗開備用管道。
剩係要改行備用管道,唔係剩係撳個掣就個個識行,
起碼要人擺陣同指揮交通。
當刻留番多D人手協助消防唔好?

隔火問題其實#58己提佐,根本無需鑿過隔離管道,
只需要响管道中間起隔火牆,一邊俾單車行人,
另一邊做逃生通道就可以。
作者: noname617    時間: 2022-7-6 19:50
s3n370 發表於 2022-7-6 18:57
大致認同。

而用備用管道嘅問題,除非係去到早幾年獅隧地下水管維修時著火,

而用備用管道嘅問題,除非係去到早幾年獅隧地下水管維修時著火,
擺到明唔可能日內重開呢種程度,
否則幾大單意外,都未必會諗開備用管道。

咁到時真係有重大意外要用時先出新聞趕人離開備用管道?
同埋獅隧呢條水管同等最近新界西大停電一樣!呢條水管係通往九龍主要命脈,要維修時要擺工程車入去,人地係會啟用條備用管道黎!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2-7-7 08:20
noname617 發表於 2022-7-6 11:50

獅隧唔係唯一新界東出九龍嘅路。
不嬲是但一條出事,都係叫市民改行第二條路,
又或者改搭鐵路架啦。
如果唔係,政府駛鬼擺咁多錢,
响主要道路整可變訊息顯示屏咩?

更何況,你都識講會擺工程車入去維修。
事實上,响交通情況許可下,
有時都會响非繁忙時間响主要道路做D小型工程。
更何況只係備用嘅隧道管道?

就算隧道入面無工程做,都唔會係一撳個掣就改到路。
更何況做緊維修甚至係工程?
咁樣條“備用”隧道,根本唔可能好似你咁諗可以隨時“備用”囉。
作者: noname617    時間: 2022-7-7 10:14
s3n370 發表於 2022-7-7 08:20
獅隧唔係唯一新界東出九龍嘅路。
不嬲是但一條出事,都係叫市民改行第二條路,
又或者改搭鐵路架啦。

乜大老山好唔塞?係可以行第二條路,上大埔道經歌和老街出番去窩打老道都得!

學你講繼續偉大的mtr都得

但係你所講非繁忙時間响主要道路做D小型工程。
其實繁唔繁忙時間主要道路要封,都得無得選的情況下都有局住封黎做!但係前提係反曬馬路果隻先至俾交通部無得拗,小型工程快補快修係可以長命?睇呢架香港d瀝青路一(達達)的快補就知道幾難封路做刨鋪啦!剩係港島市區d路反而靚仔d。日後獅隧有備用管道就算打起曬管道內的石屎重新換過條水管都唔洗係有限時間內開返條管道被人用添!

就算隧道入面無工程做,都唔會係一撳個掣就改到路。

你前幾篇都講左話要用隧道管制改行車方向同放雪糕筒啦!仲要講?

更何況做緊維修甚至係工程?
咁樣條“備用”隧道,根本唔可能好似你咁諗可以隨時“備用”囉。

預留備用係要做基本程序,但有人行有單車行個複雜情況唔係單單改行車方向同雪糕筒,通知馬路上使用者,有人行或踩會係有好多人為因素,例如:個客我要繼續行埋去,踩埋去,你推佢上工程車?立即離開?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2-7-7 19:39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2-7-7 11:45 編輯
noname617 發表於 2022-7-7 02:14
乜大老山好唔塞?係可以行第二條路,上大埔道經歌和老街出番去窩打老道都得!

學你講繼續偉大的mtr都得

喂喂喂,講緊交通問題,就無端端拉埋D反起條路去夾交通部(驚方咁大權真係任夾?凱婷、怒正加埋都唔得啦)、修補物料襟唔襟用度。
唔好越講越遠啦。

就算真係要好似你諗咁樣,
有事就要即時清番條隧道俾車行。
你咁怕趕走D單車行人會耐,
咁唔通做緊維修突然要收檔清番條路,
會快過單車同行人離開隧道咩?

再唔係,好似青嶼幹線咁,有架專用巴士接人走又得唔得?

唔好以為係咁易拋個問題,就當難關先得架...

作者: noname617    時間: 2022-7-7 20:11
本帖最後由 noname617 於 2022-7-7 20:12 編輯
s3n370 發表於 2022-7-7 19:39
喂喂喂,講緊交通問題,就無端端拉埋D反起條路去夾交通部(驚方咁大權真係任夾?凱婷、怒正加埋都唔得啦) ...


喂喂喂,講緊交通問題,就無端端拉埋D反起條路去夾交通部(驚方咁大權真係任夾?凱婷、怒正加埋都唔得啦)、修補物料襟唔襟用度。
唔好越講越遠啦。


交通問題無離題喎!交通部係咪全港ta意外要落簿係咪要搵佢?

交通部從來都係有咁大權力!睇黎你真係唔係太熟喎!


再唔係,好似青嶼幹線咁,有架專用巴士接人走又得唔得?


個人同踩單車人士唔上呢?

咁唔通做緊維修突然要收檔清番條路,
會快過單車同行人離開隧道咩?


乜類似馬路咁,附近有行人路叫人上番行人路咁易?當你講用隧道內的逃生通道啦!都係果句當放左人同單車入去使用啦!就會有多樣人為因素好多變化,因為一樣米養百樣人的!n年前的某年好凍大帽山觀結霜已經有版睇![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YFLr7w71Gk[/youtube]



作者: 天空之神    時間: 2022-7-7 20:14
其實個人認為備用管道留比緊急車輛用算啦

多條專用車道會方便好多
作者: Citcalag    時間: 2022-7-8 03:22
本帖最後由 Citcalag 於 2022-7-8 03:23 編輯

消防救援果d都唔係最大問題,台灣都有單車長隧道,例如台中九號隧道,

問題係途經地方,要喺九龍度有足夠空間做集散、泊位,接駁公共交通等等,而獅隧出口係九龍塘,我諗大家都明好容易會受反對

你無足夠配套就一定會出現龍翔道、廣播道、窩打老道有一大堆單車亂咁行

而就算有配套,都係會出現龍翔道、廣播道、窩打老道有堆單車亂咁行,只係少d咁解

所以坦白講我唔覺得會搞得到……

作者: Citcalag    時間: 2022-7-8 03:34
本帖最後由 Citcalag 於 2022-7-8 03:38 編輯
Hopuco 發表於 2022-6-25 13:52
但係以消防、逃生黎講,畢架山隧道改建所花費既成本可能仲大。
其實整體黎講改造單車徑既成本效益都好低 ...

高度都唔係最大concern既,斜度先係

大埔道其實還好,好長但唔算好斜,平均都係幾個%斜度;大埔公路近顯徑有條叫徑口路就真係好斜

西沙路最高點都只係80米左右,但以前有plan過起單車徑去西貢,不過因為要斬樹同水浪窩落黃竹灣太斜而擱置左

現有既單車徑,都唔係話無好斜既,以我所知廣善街、小瀝源路果邊有單車徑係達到1:10既,比好多新市鎮設計標準更加斜

正常假日單車手程度,應該未見到牛皮沙街恆大就放棄左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2-7-8 05:02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2-7-7 21:25 編輯
noname617 發表於 2022-7-7 12:11
喂喂喂,講緊交通問題,就無端端拉埋D反起條路去夾交通部(驚方咁大權真係任夾?凱婷、怒正加埋都唔得啦 ...

熟唔熟我就唔會隨便質疑人啦,始終唔會有人識哂所有野,
一山還有一山高。
不過有兩樣野我好肯定你在行過我,就係離題同自相矛盾。

啱啱先叫你唔好離題:
明明係講緊封條路做工程,即係要同驚方攞封路紙啦,
咁關TA乜事呢?

你响上文話唔反轉條路做唔到,交通部就無得拗,
咁即係驚方就算有其他考慮,都無say啦係咪?
但你而家就跟我講,話交通部好大權喎。
咁自相矛盾都有嘅?

唔好講咁遠,沙中線馬頭圍一段,係唔封路做唔到呀。
如果係咁,點解工程期間,要將D内街嘅車流改過哂,等黨鐵可以趕咁D車行內街?
咩唔係黨鐵講一句,唔反轉做唔到就大哂?
你就算識幾多都好,當RMO D阿蛇傻架?
唔駛做TIA, TTA俾凱婷去批架?
我都唔駛提大把方法每晚/每週末逐少逐少做。


真係回正題,返去隧道果度,D人唔肯上架巴士咁點?再再再重申一次,話要趕人同單車走果個係你,
麻煩你自己諗掂佢。

多口講句,要諗到呢個地步的話,
市民一樣可以唔肯讓路俾消防、救護,
你備用嘅諗法一樣fail架喎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2-7-8 05:09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2-7-7 21:11 編輯
Citcalag 發表於 2022-7-7 19:22
消防救援果d都唔係最大問題,台灣都有單車長隧道,例如台中九號隧道,

問題係途經地方,要喺九龍度有足夠 ...

獅隧九龍出口毗鄰黃大仙棒球場、射箭場、
獅子山郊野公園,要改做集散點唔難。
再遠少少馬仔坑遊樂場亦唔係無得諗。

另外,獅隧入口同西沙公路相若,都係海拔80米左右。
故此技術問題係唔難解決。

問題只係值唔值咁解。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2-7-8 05:17
天空之神 發表於 2022-7-7 12:14
其實個人認為備用管道留比緊急車輛用算啦

多條專用車道會方便好多

問題係有幾可有緊急車輛,要跨區行動先?
正路都係就近調派架啦。
作者: 巴士的膠    時間: 2022-7-8 07:55
Citcalag 發表於 2022-7-8 03:22
消防救援果d都唔係最大問題,台灣都有單車長隧道,例如台中九號隧道,

問題係途經地方,要喺九龍度有足夠 ...

前面都講咗,九龍果邊可以經獅子山公園、竹園道、聯合道公園、樂富遊樂場做集散。長遠可以再經埋摩士公園、九龍寨城公園、石鼓隴道遊樂場落返啟德組單車通道。

依家荃西都有段單車徑,都唔見得附近交通好混亂。


作者: Citcalag    時間: 2022-7-8 09:53
本帖最後由 Citcalag 於 2022-7-8 10:08 編輯
巴士的膠 發表於 2022-7-8 07:55
前面都講咗,九龍果邊可以經獅子山公園、竹園道、聯合道公園、樂富遊樂場做集散。長遠可以再經埋摩士公園 ...

你從個使用者去諗,佢由邊度開始出發去獅子山公園?由沙田出來既人去到獅子山公園,然後係點?踩出馬路?

荃西單車徑並非連接新界單車徑,定位有點不同。而且最重要係佢連接荃灣西站。
荃灣至少都算係新界。九龍就係九龍,成件事係難做架

獅子山公園附近有無配套,例如單車徑連接地鐵站?竹園道鳳舞街天橋而家都唔比踩單車既,點樣橫過龍翔道?


簡單來講,你要有配套direct個traffic去樂富/黃大仙站果邊,並且要有大量既設施減低方案被其他使用者反對機會。例如我可以預期到附近竹園一帶區議會應該會反對,該區人口老化,單車撞到長者點算?係咪可以做到行人單車分離?有無足夠空間?


我自己覺得最可行既方案係要起一條單車天橋同竹園道並排,沿竹園道南行及聯合道南行,以樂富遊樂場及摩士公園一帶做集散。獅子山公園,作用最多係一個休息區或者中途站。
利申:我有踩過大埔道同西貢公路西沙路,我自己都想會有簡單同直接方法出到沙田,不過並唔係咁容易做到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2-7-8 19:14
Citcalag 發表於 2022-7-8 01:53
你從個使用者去諗,佢由邊度開始出發去獅子山公園?由沙田出來既人去到獅子山公園,然後係點?踩出馬路?
...

早前提過可以將毗鄰獅子山隧道九龍出口嘅棒球場、
射箭場、獅子山公園部分,
又或者較近地鐵站嘅馬仔坑遊樂場連改為類似青衣東北公園,有單車舖及簡單單車徑嘅公園做集散。

青衣東北公園距離青衣站嘅距離,同獅子山公園去黃大仙站相若。
假日都有唔少家庭客踩單車。咁當然唔少得係揸車去嘅家庭客。
去到果度,唔駛點爬就係獅子山隧道。
想試踩隧道而體能未必應付到嘅,大可响九龍一邊出發。

就有如大尾篤咁,有人齋踩上主壩、有人踩出去、有人外區入去。


講開又講,呢度拋佐咁多利用備用管道嘅方案,
點解無人諗拎黎做巴士專線?
(戴頭盔:純粹拋個可能出嚟,未諗得通可以點做巴士專線)
作者: qunow    時間: 2022-7-8 20:46
DR2458 發表於 2022-7-4 23:35
咁有國際眼光,不如分享一下有咩國際上類似事例可以參考?

例如關門海峽隧道,以及


作者: noname617    時間: 2022-7-8 21:03
s3n370 發表於 2022-7-8 05:02
熟唔熟我就唔會隨便質疑人啦,始終唔會有人識哂所有野,
一山還有一山高。
不過有兩樣野我好肯定你在行過 ...

熟唔熟我就唔會隨便質疑人啦,始終唔會有人識哂所有野,
一山還有一山高。
不過有兩樣野我好肯定你在行過我,就係離題同自相矛盾。

啱啱先叫你唔好離題:
明明係講緊封條路做工程,即係要同驚方攞封路紙啦,
咁關TA乜事呢?

咁ta要落簿唔洗經過交通部?仲有你自己講交通部乜有咁大權力你唔熟唔緊要講唔掂就唔好話人自相矛盾先得架!交通部點解我講話最大權力,1任何落案1定搵佢地,2最終封完路都係交通部黎睇,3路政只係最後過黎巡個地盤做完嘢的手尾有沒清乾淨馬路的咖哩缸及還源路面標準符唔符合!4.運吉只係做馬路封路的交通消息通知!基本任何馬路上邊封路都係交通部最大聲氣果個!任何唔符合封路標準,要即時要收走地盤,離開馬路上!要自行再入紙申請封路!

你响上文話唔反轉條路做唔到,交通部就無得拗,
咁即係驚方就算有其他考慮,都無say啦係咪?
但你而家就跟我講,話交通部好大權喎。
咁自相矛盾都有嘅?


睇你都係唔明我講反馬路係乜啦!仲要表達成反轉條路,我指的反馬路意思係地陷,或爆水管,唔馬路普通噴水,係噴到成個瀝青拱起左個隻反馬路喎!希望今次你會明個成個景象啦!不過我睇你立場都係支持要開放備用管道架啦!繼續將我意思無限扭曲啦!
因為你動不動封路會影響交通部疏導唔到大量車流,影響到佢要巡多幾次呢到!所以一般交通唔會批封曬成個方向,要你點都開兩線開放一線,或3線要開番1條,兩邊都單線就要你單線雙程行車,舉例近排的黃石碼頭咁!如果隧道管道,你要封1線黎做嘢,d車咁點咁行好危險架喎!緊係有備用管道就用佢黎啦!保障馬路上工程人員安全先啦!不估唔到有人支持寧願開放條備用管道俾行人及單車人士用先!真係笑左!

唔好講咁遠,沙中線馬頭圍一段,係唔封路做唔到呀。
如果係咁,點解工程期間,要將D内街嘅車流改過哂,等黨鐵可以趕咁D車行內街?
咩唔係黨鐵講一句,唔反轉做唔到就大哂?
你就算識幾多都好,當RMO D阿蛇傻架?
唔駛做TIA, TTA俾凱婷去批架?
我都唔駛提大把方法每晚/每週末逐少逐少做。


沙中線前設開條新鐵路疏導大量市民!同埋當時好似唔係封曬條馬頭圍道喎!唔入內街可以點疏道現有車流行番入馬頭圍道呢個走線先!跟住你應該講唔係得獅隧出九龍,仲有其他路線,咁實無窮無盡架啦!備用管道係留番維修工程同突發性ta,等管道可以臨時替代其中一個行車方向,俾單車人士或行人用無問題!但當徵用的時候又製造另一個問題啦!


真係回正題,返去隧道果度,D人唔肯上架巴士咁點?再再再重申一次,話要趕人同單車走果個係你,
麻煩你自己諗掂佢。


又我自己諗掂,又要開放俾人用,又要話用巴士車走佢,真係神又係你,鬼又係你,青嶼幹線車走d人,係得比賽時班人肯上,呢架個景況係到行你呢套行人專用區或全日開放喎!唔該唔好諗唔掂就推落人地到啦!

多口講句,要諗到呢個地步的話,
市民一樣可以唔肯讓路俾消防、救護,
你備用嘅諗法一樣fail架喎



係啊!間唔中見到唔少添,所以備用管道係有等同屋苑一般的消防通道不能阻塞咁解囉!做工程果班如果要用,一定提早入紙,咁隧道管理公司會知會消防,救護,如果佢地用都會知道入到去叫工程人員俾條車行到的路我行先!

當然以上情況你都可以代入去無工程要使用隧道時,開放管道讓行人單車使用,但管理又點執行呢?

作者: Citcalag    時間: 2022-7-8 23:16
本帖最後由 Citcalag 於 2022-7-8 23:18 編輯
s3n370 發表於 2022-7-8 19:14
早前提過可以將毗鄰獅子山隧道九龍出口嘅棒球場、
射箭場、獅子山公園部分,
又或者較近地鐵站嘅馬仔坑遊 ...

都係果句,你要分開一個局部system(例如青衣、荃西)同大system(新界單車徑)

你而家件事係將新界單車徑連接去九龍,兩邊往來traffic,尤其假日會非常大,

成件事同你喺青衣個公園仔或者荃西個規模係差好遠架,自然唔能夠以同一個標準相提並論。
我唔係反對或贊成,我係拋一個角度出來比大家去睇下件事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2-7-9 04:06
noname617 發表於 2022-7-8 13:03
熟唔熟我就唔會隨便質疑人啦,始終唔會有人識哂所有野,
一山還有一山高。
不過有兩樣野我好肯定你在行過 ...

TA係Traffic Accident,
臨時封路,不論封幾個鐘定係年計,
都係TTA - Temporary Traffic Arrangement
麻煩你搞清楚D用辭先

睇你咁長篇大論,明顯全部都係下游野,
即係上游計劃好、中游全世界com好哂,就到下游落地收柯打果下嘅工序。
上游中游班人邊個牽頭、點樣去策劃、有乜要考慮、點解會有咁嘅決定就完全無視。
(上中下游唔係想分高下,只係想表達先後次序,
兩者緊密連繫缺一不可)

唔怪之得長篇大論,但全部係大雜燴炒埋一碟,
D logic同concept亂之餘,
實際執行係點都hang哂機哂亂up一通...

再重申一次,我嘅立場係如果備用管道改做單車徑,
就唔會返轉頭預俾一般車輛行。
正如吐露港塞到幾慘烈,都唔會趕走單車徑嘅行人單車,
叫D車行單車徑。
而係叫車行其他道路,或者改搭鐵路。

事實上全世界除佐面子工程,或者性命攸關嘅逃生通道,
根本唔會有路係預有意外先至用。
更何況全世界,至少係先進地區,都著手減少TA嘅出現。
預條隧道响意外開俾車行,聽落好似好正,莫講話唔practical(又麻煩重溫舊文)之餘,
真係用得著嘅機會只會越來越少。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2-7-9 05:10
Citcalag 發表於 2022-7-8 15:16
都係果句,你要分開一個局部system(例如青衣、荃西)同大system(新界單車徑)

你而家件事係將新界單車 ...

我用青衣嘅例子,純粹係講有乜設施。
咁整幾大整幾多,當然係視乎預測嘅使用人次。
青衣只可以响園內踩,規模自然同連住單車徑嘅
(舊)大圍、大水坑等無得比。

响隧道口附近整單車公園,
正正係俾休閒單車客有位還車兼集散,
避免過多嘅休閒單車客湧去本來已經唔適合踩單車嘅市區路面。
作者: qunow    時間: 2022-7-9 08:56
Citcalag 發表於 2022-7-8 23:16
都係果句,你要分開一個局部system(例如青衣、荃西)同大system(新界單車徑)

你而家件事係將新界單車 ...

荃灣西唔係新界單車徑嘅屯荃段之中提早落成嘅部分?


作者: Citcalag    時間: 2022-7-9 12:34
qunow 發表於 2022-7-9 08:56
荃灣西唔係新界單車徑嘅屯荃段之中提早落成嘅部分?

係,但我唔認為未來五年甚至十年內屯荃段會落成到
作者: Ohm    時間: 2022-7-9 13:02
睇埋琴日公布嘅新立法建議,恐怕將來都唔知仲得返幾多休閒單車客
作者: jpoon    時間: 2022-7-11 05:03
Ohm 發表於 2022-7-1 20:24
好多現實例子擺在眼前,例如我上面提到,青荃橋同青衣大橋其實都可以行人,由東涌亦可以行赤鱲角南路去機 ...

北橋加咗升降機塔後其實多咗人行,亦有人跑步嘅
不過龍翔道真係好少見人行啦

反而竹園道上獅子山就見過唔少人行


作者: jpoon    時間: 2022-7-11 05:13
本帖最後由 jpoon 於 2022-7-11 05:35 編輯
s3n370 發表於 2022-7-5 05:23
最壞情況咪係天氣惡劣囉,試問天氣惡劣,下面點行到船呢?

揸架車去事發地點附近,再跨欄都仲可行丫。

天氣惡劣時,條橋都封咗啦,仲會有邊個踩單車上去呀?
仲有就係邊個會貪得意響天氣惡劣時踩單車上橋?你呀?某人唔要命好啦,唔好搞到啲人為咗救佢而無命

作者: jpoon    時間: 2022-7-11 05:23
本帖最後由 jpoon 於 2022-7-11 05:32 編輯
巴士的膠 發表於 2022-7-8 07:55
前面都講咗,九龍果邊可以經獅子山公園、竹園道、聯合道公園、樂富遊樂場做集散。長遠可以再經埋摩士公園 ...

荃西係直接連接荃灣公園,獅隧九龍果邊點樣連接聯合道公園、樂富遊樂場呀?龍翔道、竹園道有單車徑咩?龍翔道條行人路好窄下喎,竹園道橫跨龍翔道條橋有無位畀你做單車徑?定係你諗住踩馬路就當有路?(我已經唔講獅子山公園落竹園道果條獅子山道又斜又急彎,同埋獅隧出口係比獅子山公園低好多)

作者: jpoon    時間: 2022-7-11 05:25
s3n370 發表於 2022-7-8 19:14
早前提過可以將毗鄰獅子山隧道九龍出口嘅棒球場、
射箭場、獅子山公園部分,
又或者較近地鐵站嘅馬仔坑遊 ...

你有冇上過獅子山公園咖?你試下由竹園道踩上去畀我睇下先啦
條路咁斜,係咪真係可行先?

作者: 巴士的膠    時間: 2022-7-11 13:31
jpoon 發表於 2022-7-11 05:23
荃西係直接連接荃灣公園,獅隧九龍果邊點樣連接聯合道公園、樂富遊樂場呀?龍翔道、竹園道有單車徑咩?龍 ...

講緊獅隧轉做單車徑都一定係類似沙田-大埔等跨區路段嘅模式,簡單嚟講係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果種。我會預佢由出隧道開始就要落條新隧道下穿窩打老道同獅隧往龍翔道支路,之後喺獅子山道屈少少入去下穿竹園道再上橋橫過龍翔道,之後經返現有隧道過聯合道即可。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2-7-11 17:27
jpoon 發表於 2022-7-10 21:13
天氣惡劣時,條橋都封咗啦,仲會有邊個踩單車上去呀?
仲有就係邊個會貪得意響天氣惡劣時踩單車上橋?你呀 ...

可能你無追post啦。
我早前已經提佐跨灣連接路,係香港首條用橋隧模式管理嘅行人路單車徑,响天氣惡劣時會封橋。

咁亦有可能係,D人响天氣唔太差未有交通管制時上佐橋,
天氣突變走唔切返落去,咁係咪唔幫先?

我呢句只係反駁樓上用船救呢個可行性啫,咪拎黎無限上綱啦。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2-7-11 17:37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2-7-11 09:51 編輯
jpoon 發表於 2022-7-10 21:25
你有冇上過獅子山公園咖?你試下由竹園道踩上去畀我睇下先啦
條路咁斜,係咪真係可行先?
...

一路係講呢個位係過獅隧後嘅集散點。

九龍過黎嘅,市區本身都無單車徑。
有本事响市區踩嘅,踩埋上去應該難唔到佢哋。
一般能力無咁強嘅,都係用自己方法上到去,先至租單車架啦。

況且,就算真係响馬仔坑整單車公園,都要另起條單車徑駁過獅隧備用管道架啦。如果你假定新單車徑係跟現有道路咁行,
咁屯門至荃灣單車徑,過佐深井都會出事架啦。
而家由屯門出到掃管笏嘅單車徑,係咪死跟青山公路走線先?



作者: jpoon    時間: 2022-7-12 00:51
s3n370 發表於 2022-7-11 17:27
可能你無追post啦。
我早前已經提佐跨灣連接路,係香港首條用橋隧模式管理嘅行人路單車徑,响天氣惡劣時 ...

原來天氣會突然變得惡劣嘅,受教了





歡迎光臨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https://www.hkitalk.net/HKiTalk2/)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