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標題: 九, 十號風球為何唔開藍田至油塘段, 但又開康城站 [打印本頁]

作者: waichiu    時間: 2025-7-20 11:03
標題: 九, 十號風球為何唔開藍田至油塘段, 但又開康城站
照道理藍田至油塘全密封, 但康城還有一少少段露天路軌. 有冇人知點解
港鐵真係好照顧康城居民.

作者: AVBWU291    時間: 2025-7-20 11:17
藍田點樣調頭先,佢要走出去露天段先得。而家市區綫 SACEM 訊號系統唔支援逆線行車,做唔到類似屯馬綫鑽石山至何文田嗰種拉風箱效果。
作者: JR5204@26M    時間: 2025-7-20 11:27
SACEM絕大部份路段都唔支援雙向行車,如果要提供藍田至調景嶺服務,就要全人手行RM 22km/h 龜速行車
作者: AVBWU291    時間: 2025-7-20 11:33
JR5204@26M 發表於 2025-7-20 11:27
SACEM絕大部份路段都唔支援雙向行車,如果要提供藍田至調景嶺服務,就要全人手行RM 22km/h 龜速行車 ...

淨係行藍田至油塘都得啦,調景嶺交返畀將軍澳綫做。佢有心嘅話其實可以開埋,站距咁短,就算 22kmph 都唔會好耐時間。

作者: waichiu    時間: 2025-7-20 11:41
AVBWU291 發表於 2025-7-20 11:33
淨係行藍田至油塘都得啦,調景嶺交返畀將軍澳綫做。佢有心嘅話其實可以開埋,站距咁短,就算 22kmph 都唔 ...

可能康城商場係港鐵自已, 藍田商場唔係

作者: qunow    時間: 2025-7-20 14:10
JR5204@26M 發表於 2025-7-20 11:27
SACEM絕大部份路段都唔支援雙向行車,如果要提供藍田至調景嶺服務,就要全人手行RM 22km/h 龜速行車 ...

一個站距離 風暴又減班 人手22km/h應該都唔會有問題?
作者: Toz    時間: 2025-7-20 14:34
qunow 發表於 2025-7-20 14:10
一個站距離 風暴又減班 人手22km/h應該都唔會有問題?

本來都無乜需求,咁麻煩做乜

作者: KG1428    時間: 2025-7-20 15:14
https://youtu.be/qR6nvVtsSS8 從屯馬線片段可以解釋到,鑽石山站用3號月台上落客,何文田用3號月台上落客。單線單向可以解決問題。
作者: HU6455    時間: 2025-7-20 19:47
又係果句啦,點解康城可以但顯徑吾可以?
作者: Kelvin15190    時間: 2025-7-20 20:02
KG1428 發表於 2025-7-20 15:14
https://youtu.be/qR6nvVtsSS8 從屯馬線片段可以解釋到,鑽石山站用3號月台上落客,何文田用3號月台上落客 ...

屯鹿係用Seltrac CBTC
作者: cx838    時間: 2025-7-21 09:24
HU6455 發表於 2025-7-20 19:47
又係果句啦,點解康城可以但顯徑吾可以?

因為康城的所謂露天段,連10米都冇,唔影響囉

作者: Quanta    時間: 2025-7-21 19:29
HU6455 發表於 2025-7-20 19:47
又係果句啦,點解康城可以但顯徑吾可以?

露天段長度差好遠 同埋顯徑站唔係室內
康城最應該同屯馬線紅磡站比
作者: EX-TL    時間: 2025-7-22 12:06
我有同樓主有一樣的疑問, 咁多年藍田站冇服務, 但荔景站係半露天, 荃灣線又係市區線, 點解荃灣線荔景站10號風球又行得?!
作者: EX-TL    時間: 2025-7-22 12:10
Toz 發表於 2025-7-20 14:34
本來都無乜需求,咁麻煩做乜

開埋藍田站, 起碼觀塘人都用得過海+出入將軍澳.

講無乜需求, 海怡半島-利東呢兩個住宅區唔知點睇?!
作者: Toz    時間: 2025-7-22 12:17
EX-TL 發表於 2025-7-22 12:10
開埋藍田站, 起碼觀塘人都用得過海+出入將軍澳.

講無乜需求, 海怡半島-利東呢兩個住宅區唔知點睇?! ...

對港鐵黎講,容易搞咪開,唔容易搞咪唔開

十號風球你係觀塘行去藍田?唔好玩啦


作者: EX-TL    時間: 2025-7-22 12:23
Toz 發表於 2025-7-22 12:17
對港鐵黎講,容易搞咪開,唔容易搞咪唔開

十號風球你係觀塘行去藍田?唔好玩啦

有必要就要行架啦, 有話十號風球唔行得?

九龍灣站附近居民要用彩虹站, 唔通又唔行得, 一定搭天價的士/揸車?
作者: Toz    時間: 2025-7-22 12:47
EX-TL 發表於 2025-7-22 12:23
有必要就要行架啦, 有話十號風球唔行得?

九龍灣站附近居民要用彩虹站, 唔通又唔行得, 一定搭天價的士/揸 ...

九號波十號波,開比你係人情,唔開係道理

作者: toyl    時間: 2025-7-22 13:18
本帖最後由 toyl 於 2025-7-22 13:49 編輯
EX-TL 發表於 2025-7-22 12:06
我有同樓主有一樣的疑問, 咁多年藍田站冇服務, 但荔景站係半露天, 荃灣線又係市區線, 點解荃灣線荔景站10號 ...

荔景站半露天月台係荃灣綫咩?
另外,都係關乎有無渡線、雙向訊號令該車站可以用正常車速倒開返回下一站//反方向進入原反方向月台。

作者: EX-TL    時間: 2025-7-22 15:26
toyl 發表於 2025-7-22 13:18
荔景站半露天月台係荃灣綫咩?
另外,都係關乎有無渡線、雙向訊號令該車站可以用正常車速倒開返回下一站// ...

淨係計條路軌當然唔算半露天, 但乘客等車位置同外面只隔一塊幕門, 而且車頭(往荃灣)/車尾(往中環)對住外面.

當港島線開到杏花邨都得, 又例如前面提到康城站10號風球都有車, 知咁多都冇用, 應該收聲唔好問!
作者: JX9097    時間: 2025-7-22 19:02
Toz 發表於 2025-7-22 12:47
九號波十號波,開比你係人情,唔開係道理

公平啲講
10號風球都有人需要返工
開多一個站都係幫到呢啲人

作者: Sita1004-1017    時間: 2025-7-22 19:04
最無用係SIL開海怡-利東
作者: dennis28a    時間: 2025-7-23 04:46
其實最大問題係屯馬綫
因為紅磡站少少路軌露天就搞到大家斷晒選擇
作者: cx838    時間: 2025-7-23 10:25
Quanta 發表於 2025-7-21 19:29
露天段長度差好遠 同埋顯徑站唔係室內
康城最應該同屯馬線紅磡站比

紅磡站的露天路段,是康城站的5倍以上,也是沒得比的。

康城最短的,只有1米以內,最長的,也只是4米不夠,紅磡那邊,50米也有


作者: kei_hk    時間: 2025-7-23 14:43
dennis28a 發表於 2025-7-23 04:46
其實最大問題係屯馬綫
因為紅磡站少少路軌露天就搞到大家斷晒選擇

根本當年都無考慮過打風開車問題(尖東<>何文田)。

如果有考慮﹐當年就2邊做埋上蓋﹐打風就可以照開車﹐打通荃灣西<>鑽石山。
加上蓋﹐在全新興建的工程來講﹐成本 及 難度都係好低。

作者: ryumew    時間: 2025-7-23 23:19
dennis28a 發表於 2025-7-23 04:46
其實最大問題係屯馬綫
因為紅磡站少少路軌露天就搞到大家斷晒選擇

問題屯馬紅磡有兩段露天
作者: kei_hk    時間: 2025-7-24 12:18
ryumew 發表於 2025-7-23 23:19
問題屯馬紅磡有兩段露天

是旦打通一邊﹐都可以令紅磡站有車坐。

最攪笑係何文田一邊﹐則邊的泊車處有加隔音上蓋﹐但係屯馬線這一段又唔整埋。
如果這一段都有上蓋﹐係有機會打風都可以符合安全行車要求。

作者: Man@MFHK    時間: 2025-7-24 18:02
kei_hk 發表於 2025-7-23 14:43
根本當年都無考慮過打風開車問題(尖東何文田)。

如果有考慮﹐當年就2邊做埋上蓋﹐打風就可以照開車﹐打 ...

呢間公司慳得一蚊得一蚊,你班鹹魚有無車搭唔關佢事。
遲下真係批紅磡站上蓋起樓咪即刻同你封晒頂囉!
作者: MK01    時間: 2025-7-24 18:36
kei_hk 發表於 2025-7-23 14:43
根本當年都無考慮過打風開車問題(尖東何文田)。

如果有考慮﹐當年就2邊做埋上蓋﹐打風就可以照開車﹐打 ...

有心加嘅話而家都加得,但MTR冇心加你都冇佢乎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5-7-24 21:22
kei_hk 發表於 2025-7-24 04:18
是旦打通一邊﹐都可以令紅磡站有車坐。

最攪笑係何文田一邊﹐則邊的泊車處有加隔音上蓋﹐但係屯馬線這一 ...

紅磡站有東鐵線過海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5-7-25 05:01
kei_hk 發表於 2025-7-23 06:43
根本當年都無考慮過打風開車問題(尖東何文田)。

如果有考慮﹐當年就2邊做埋上蓋﹐打風就可以照開車﹐打 ...

香港以至全世界應對惡劣天氣嘅最高原則係,係叫沒必要外出嘅民眾盡量留响室內,
只維持救護消防民眾安全等人命攸關嘅服務。

興建基建時要考慮埋最極端嘅九號十號風球風都要開車,唔係錢嘅問題,而係違背佐呢項大原則。
而家個諗法只係安全開到車嘅就開咋,而唔會調番轉。
有善長肯出錢起個蓋我都幾肯定唔會睬你。

十幾年前開始,打風時連不必要嘅消閒零售都唔停,
係咪一個好嘅轉變先?
作者: kei_hk    時間: 2025-7-25 12:22
s3n370 發表於 2025-7-25 05:01
香港以至全世界應對惡劣天氣嘅最高原則係,係叫沒必要外出嘅民眾盡量留响室內,
只維持救護消防民眾安全 ...

隨著城市化﹐打風的市區危險係比以前細的。

所以﹐十多廿年前開始就出現打風期間有商業活動﹐例如飲茶睇戲。


你話係唔係可以返回昔日全部人都留在家(安全地方)﹐相信已經不太可能。

係唔係應該改變一下﹐一條新建的路線﹐按客觀環境去決定是否設計到全天侯行車﹐的確係可以探討的。


當然﹐我唔係講現時要處理已開通的路線﹐去檢討是否需要整到全天侯行車。

純粹吹下水討論一下:
以紅磡屯馬線為例﹐2邊的露天空間不長﹐一開始已經設計到有上蓋﹐與建上蓋成本不高。

這2段路有上蓋﹐除了可以全天候行車﹐亦可保障則邊泊車區進出主線﹐不受惡劣天氣影響。
天氣好轉後﹐回復正常行車時﹐就可以縮減 檢查時間 / 清理外來雜物﹐加快由泊車區開出列車的時間﹐快一些可以提供較密的正常班次。

加埋泊車區出入這個因素﹐我唔評論當初興建之時是否值得同時加設上蓋﹐留番大家自行評價。
反正一切已經過去﹐亦唔見得MTR會為 "非親生仔" 去做這些 "增值"。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5-7-25 19:51
kei_hk 發表於 2025-7-25 04:22
隨著城市化﹐打風的市區危險係比以前細的。

所以﹐十多廿年前開始就出現打風期間有商業活動﹐例如飲茶睇 ...

由以往照開,去到講明八號再上會停運室外段,明顯係發現佐風險唔係細,
亦係對風險嘅容忍度低佐。

本身八號波全城有限度運作,已經唔多人要週圍去。
再上九號十號一來唔會無預警,二來各大機構有哂protocol應對。
調番轉十落九落八再落三,唔係一下子發生。
一路有人mon住,就算有野要執,D黎生未有耐出動晨早搞掂哂。
咁唔需要檢查快佐去邊呢?
都唔好提一年一次都唔知有冇,而屯馬响紅磡斷纜,都只係轉多兩次車?

作者: HU6455    時間: 2025-7-25 20:09
本帖最後由 HU6455 於 2025-7-25 20:27 編輯
kei_hk 發表於 2025-7-23 14:43
根本當年都無考慮過打風開車問題(尖東何文田)。

如果有考慮﹐當年就2邊做埋上蓋﹐打風就可以照開車﹐打 ...

MTR大把地方起果時跟本吾會考慮營運需要!(將軍澳綫大量例子)

而且論成本,顯徑站變空内站成本更底!佢就係吾去做
每一次都係為左省少少錢而放棄香港人實際需要


作者: AtrHenu    時間: 2025-7-25 22:15
AVBWU291 發表於 2025-7-20 11:17
藍田點樣調頭先,佢要走出去露天段先得。而家市區綫 SACEM 訊號系統唔支援逆線行車,做唔到類似屯馬綫鑽石 ...

我都想知道當年綠線仲係去北角鰂魚涌年代當惡劣天氣下係咪東隧段都停開定係用分兩段提供服務(即係YMT至CHH和東隧段)呢?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5-7-25 23:51
AtrHenu 發表於 2025-7-25 14:15
我都想知道當年綠線仲係去北角鰂魚涌年代當惡劣天氣下係咪東隧段都停開定係用分兩段提供服務(即係YMT至CH ...

你不如查下由東隧通車至將軍澳線通車之間,經歷佐幾多次十號風球,
同埋係邊年邊單野令到各大公共交通機構,風暴時期嘅交通安排更加保守穩陣?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5-7-26 03:06
HU6455 發表於 2025-7-25 12:09
MTR大把地方起果時跟本吾會考慮營運需要!(將軍澳綫大量例子)

而且論成本,顯徑站變空内站成本更底!佢 ...

起室內站慳到錢就晨早起佐室內站啦
山草藥噏得就噏
作者: ArnoldC    時間: 2025-7-26 06:22
AtrHenu 發表於 2025-7-25 22:15
我都想知道當年綠線仲係去北角鰂魚涌年代當惡劣天氣下係咪東隧段都停開定係用分兩段提供服務(即係YMT至CH ...

藍田同東隧之間有露天路段,試過電纜被雷擊毀。
作者: newlife    時間: 2025-7-26 06:57
s3n370 發表於 2025-7-25 19:51
由以往照開,去到講明八號再上會停運室外段,明顯係發現佐風險唔係細,
亦係對風險嘅容忍度低佐。


十號從來唔會轉九號,九號意義係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所以落波時就唔符合增強定義,因此不再改發九號,而係直接跳去八號。
作者: newlife    時間: 2025-7-26 07:12
本帖最後由 newlife 於 2025-7-26 22:54 編輯
Toz 發表於 2025-7-22 12:47
九號波十號波,開比你係人情,唔開係道理

對岸澳門輕軌連八號波都提供唔到服務,所以港人應該珍惜8號風球下仍可搭港鐵,至於9號或以上風球表示颱風即將或現正正面襲港,市面情況已十分惡劣,可能構成生命危險,如無必要真係唔好出街,除非樓下無縫連接商場或地底鐵路站,如需上班,一係盡量喺九號發出前搭鐵,否則九號發出後才被call返工而又冇鐵,咁就要冒風險並繳付附加費搭的士。
作者: JX9097    時間: 2025-7-26 10:30
newlife 發表於 2025-7-26 07:12
對岸澳門輕軌連八號波都提供唔到服務,所以港人應該珍惜8號風球下仍可搭港鐵,至於9號或以上風球表示颱風 ...

其實唔少基層工作都要輪班+「點都要返工」
至於附加費的士,一嚟負擔都重(講緊隨時加你$500 up)
二嚟公司好大機會借機無得claim
三嚟你想call都未必有

上得9,甚至10
個風隨時玩你成日
唔通一朝起身就返公司
坐足7/ 8粒鐘等「夠鐘返工」?

當然,非必要人士就梗係唔好出街

作者: 天空之神    時間: 2025-7-26 11:10
kei_hk 發表於 2025-7-25 12:22
隨著城市化﹐打風的市區危險係比以前細的。

所以﹐十多廿年前開始就出現打風期間有商業活動﹐例如飲茶睇 ...

咩叫成本不高? 屯碼未全通都貴,通哂就超貴

香港做工程邊有成本不高

大陸公司大家又嫌安全問題

作者: kei_hk    時間: 2025-7-26 12:07
天空之神 發表於 2025-7-26 11:10
咩叫成本不高? 屯碼未全通都貴,通哂就超貴

香港做工程邊有成本不高

有D野﹐係相對性的。

在現有運作中的系統做加建﹐成本係最高。

在建築時已經去興建﹐成本效益最高﹐變相成本最低。

作者: Ricky403    時間: 2025-7-26 13:18
JX9097 發表於 2025-7-26 10:30
其實唔少基層工作都要輪班+「點都要返工」
至於附加費的士,一嚟負擔都重(講緊隨時加你$500 up)
二嚟公 ...

9/10都要返嘅工遇上9/10普遍做法係暫停輪更
由原先嗰更直踩到落8後有人返到黎為止
大公司一早諗好哂掛9/10無交通嘅問題
作者: Ricky403    時間: 2025-7-26 13:34
s3n370 發表於 2025-7-25 05:01
香港以至全世界應對惡劣天氣嘅最高原則係,係叫沒必要外出嘅民眾盡量留响室內,
只維持救護消防民眾安全 ...

咁個情況似乎係紅磡站附近唔夠多民居而「唔好彩」地爭取唔到全密封設計🤭🤭
好似話將軍澳綫全密封初衷都唔係全天候行車,而係盡量減少行車噪音對鄰近民居影響
作者: JX9097    時間: 2025-7-26 14:36
Ricky403 發表於 2025-7-26 13:18
9/10都要返嘅工遇上9/10普遍做法係暫停輪更
由原先嗰更直踩到落8後有人返到黎為止
大公司一早諗好哂掛9/1 ...

以前返機場部份會call入機場三寶瞓,但啲房係唔夠分
分唔到房嘅,都係要冒住十號風球返工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5-7-26 16:12
Ricky403 發表於 2025-7-26 05:34
咁個情況似乎係紅磡站附近唔夠多民居而「唔好彩」地爭取唔到全密封設計🤭🤭
好似話將軍澳綫全密封初衷都 ...

正解,高鐵北環線落哂地底都係咁解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5-7-26 16:28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5-7-26 08:53 編輯
JX9097 發表於 2025-7-26 06:36
以前返機場部份會call入機場三寶瞓,但啲房係唔夠分
分唔到房嘅,都係要冒住十號風球返工
...

有人要冒十號返工即係有人要冒十號風球返屋企?
咁個安排有D怪,正路都係八上九前換,直踩到尾。
Call得人入機場即仲要分得房,即係有額外人手人輪換,同埋唔想員工十號出入。

換得人出嚟即係原本間房吉佐,房唔夠咪好似飛機機頭輪流休息。諗唔通點解仲要冒住十號出入。加上青嶼幹線都有連下層都要封嘅最壞scenario,
做得機場無理由唔知而咁去plan。


當年山竹我都係返機場,有調換都係八上九之前搞掂哂,一踩就係九落八之後嘅事。

作者: 天空之神    時間: 2025-7-26 16:35
Ricky403 發表於 2025-7-26 13:34
咁個情況似乎係紅磡站附近唔夠多民居而「唔好彩」地爭取唔到全密封設計🤭🤭
好似話將軍澳綫全密封初衷都 ...

咁名城段起哂noise barrier 都唔代表 9/10 號波東鐵去到大圍

作者: s3n370    時間: 2025-7-26 16:36
kei_hk 發表於 2025-7-26 04:07
有D野﹐係相對性的。

在現有運作中的系統做加建﹐成本係最高。

要計成本效益,點解唔計起佐嘅益處可唔可以cover番成本?
我知必需外出嘅人命無價係要考慮。
基建好佐,間接鼓勵唔係必需嘅服務開門,
導致冒險出門嘅人多佐,呢D成本又駛唔駛計?
作者: JX9097    時間: 2025-7-26 17:08
s3n370 發表於 2025-7-26 16:28
有人要冒十號返工即係有人要冒十號風球返屋企?
咁個安排有D怪,正路都係八上九前換,直踩到尾。
Call得人 ...

你啱
以前真係會call相熟的士返屋企
不過機鐵都盡量開,所以又未去到「無車走」嘅境地






歡迎光臨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https://www.hkitalk.net/HKiTalk2/)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