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B) Bus 巴士討論區 兩岸三地巴士 (B4) 偉人故鄉。專用道上的新高度
開啟左側

[中國大陸] 偉人故鄉。專用道上的新高度

[複製鏈接]
LA16-3ASV465-51 發表於 2015-10-22 21: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Advertisement



本帖最後由 LA16-3ASV465-51 於 2015-10-23 08:14 編輯

正當廣州的雙層巴士熱潮剛剛退卻之際,在離之不遠、一代偉人的故鄉中山市,
其公交系統中最近也出現了新的高度。


與省會廣州不同,中山過往未曾使用過任何雙層巴士;
再者中山的雙層車型乃應用在其快速公交(BRT)系統上面,
在此之前全國僅江蘇常州一例。
因此是次新車的亮點絕對不亞於廣州較早時候投放的雙層車型。

中山引入雙層巴士的端倪,早於2014年年底的招標文件中出現;
惟因該標段因為入標廠家不足而流標,隨後也就不了了之;
及至本年5月中旬,有當地傳媒報導後續消息,確定中山公交集團引入5輛雙層巴士,
並欽定由中山公汽時代至今一直為老主顧關係的廈門金龍建造。
新車於9月中旬運抵中山,一度謠傳於9月28日投入服務;
最終在10月1日舉行雙層巴士公眾試乘活動,翌日正式啟航。


這5輛雙層巴士公告型號為XMQ6111SGN5,是為全國第二批相同型號的批次。
整車尺寸為11330mm x 2550mm × 4160mm,
其動力總成使用濰柴西港WP10NG280E50縱置天然氣發動機,
輸出功率206kW(約280hp),配搭ALLISON T325R六前速全自動變速箱;
前後車橋方面使用東風德納生產丶採用氣囊懸掛之產品。
與今年年初江西南昌購入的批次不同,本批車採用小改款後的「歐陸」造型,
是全國首批應用新造型的雙層車型。


為適應中山BRT的中央島式站台設計,車身左邊需要加開車門以停靠BRT車站;
造就了全國第一批車身左右兩側均設有常用客門的雙層巴士。


本車型的液化天然氣罐放置於下層車尾丶空調機前面;
由於選配的氣罐容量較小,氣罐艙只佔去半只窗丶大概一排座位的空間。



車內上層空間尚可,共配置48個座位。


唯一需要改善之處為閉路電視鏡頭的安裝位置不甚理想,稍一不慎即告撞上。


具備緊急用途的天窗,已成為近年國產雙層巴士的標準配備。


樓梯為曲梯設計


惟受貫穿樓梯的下層冷氣槽影響,部分台階踏面被遮蔽;
再者樓梯兩旁的扶手也不連貫,在安全性範疇上實在甚為不足。


下層前半部分


左右兩側的中門呈正對面佈置,在下層車廂中部形成一個相對寬敞的空間。


中門為內崁式車門,與現時香港標準的巴士中門類同;
為中山首次使用,即使在全國範圍內亦鮮有例子。
而每扇車門上方均有指示燈,提醒乘客下一站會開啟何側車門。


後山依然偏高,不過與深圳於2009年購置的XMQ6110GS-1型號相比,
高度似乎已略有降低;連同後山的12個座位,整個下層共設20個座位。


駕駛台


變速箱面板


左側車門開關位置變速箱面板前方


銘牌,本車型核定運載量為71人;
可是扣除68個座位以及駕駛席,站立多於2人理論上已屬超員。


目前5輛雙層巴士全數配屬新開設的B17路,目測日常僅派出4輛車行走。
B17路來往中山港與博愛醫院正門之間;
圖為博愛醫院正門車站,拍攝當天正值假日,不少市民攜同小孩前來嘗鮮。


B17路屬BRT支線之一,單程約15公里,跑畢單程用時約50分鐘。
中途經過9個BRT車站,乃現時中山BRT 6條支線中途經最多BRT車站的路線。


B17路票價並非常見的劃一式收費,
在進入BRT專用道前的任何車站上車,票價為人民幣3元,
經BRT車站或後續普通車站上車,票價則與BRT正線或其他支線看齊為人民幣2元;
這種收費結構在大陸各BRT系統中的非常罕見,
至於為何設置上浮1元的區間則不得而知,值得與否也是見仁見智。


目前B17路班次相當疏落,班距為30至40分鐘左右,
故不建議前往中山港轉乘渡輪人士乘坐。
幸BRT車站內的到站資訊會顯示與下一班車相距多少站,乘客未至於需要乾等;
如上一班車已過而下一班車仍未開出,到站資訊會顯示下班車在總站的開出時間。


行駛在專用道上的雙層巴士


雙層巴士正在駛入BRT車站


這幾輛雙層巴士到底適不適合行走BRT?從日常營運來說,個人認為是不適合。
首先中山這幾輛雙層巴士以行車安全為由,
不論行走普通道路或者BRT專用道,劃一以不多於每小時50公里行走;
主線B1路的行駛速度經常可達每小時70公里,雙層巴士限速阻礙其他BRT車輛通行,
據經驗所得,雙層巴士駛經專用道期間,可被一至兩輛B1路超越。

更甚的是,大陸使用雙層巴士非常講求行車安全性,
特別是中山這類過往未有使用過雙層巴士的地方。
中山在這方面把關也相當嚴格,每輛車均配備乘務員,
確保車輛上層不超員丶車輛停定才准許乘客在上下層之間通行,
司機方面亦會待上層乘客就座後方會離站。
儘管上述動作對保障安全性的作用的確無可非議,
在講求效率的BRT系統中卻成為一種障礙。
車輛停靠BRT車站時,所有乘客乘降只能靠左側的一扇車門,
大大增加車輛停站所花費的時間;
由其是雙層巴士運行初期前來體驗者眾多,所有乘客都想登上上層就坐;
礙於上層切實執行「一人一座」,未能成功在上層就座的乘客只能在下層樓梯處守候,
結果上下車與等候上樓的乘客交匯在一起,
下層站立空間完全無法充足運用(先撇除公告准許站位人數不談),
出現中門處人滿為患但下層車頭人站立者疏落的情況實屬等閒。
本人當日乘坐的班次,停靠BRT車站耗時最長的時間花費接近5分鐘,
也許停靠普通車站需時5分鐘實屬閒事,
惟在標榜乘降效率的BRT系統裡面靠站需時5分鐘就略嫌太長;
所幸的是中山BRT車流量不高,假若此情況出現於似廣州那樣高流量的BRT系統,
停站5分鐘車輛後面會是甚麼光景...。

綜合以上各種關鍵性問題,印証雙層巴士在BRT系統中不是一個理想車型。
公交公司應考慮將這5輛雙層車型抽調至市區至各大鎮區的高客流路線,
更能發揮雙層車型高座位數量的優勢;
否則中山的雙層巴士終會止步於這5輛車,然后待三年丶五年丶十年過去,
最終化成一個曾經存在過的傳說.......。



敬送中山年內部分新車
廈門金旅XML6105JHEVD5CN


廈門金龍XMQ6106AGHEV15


廈門金龍XMQ6106AGN5


廈門金龍XMQ6900AGN5(後置氣罐丶第二批次)


廈門金龍XMQ6900AGN5(側置氣罐)


北京福田BJ6105EVCA-2


北京福田BJ6123C7BTD-1


北京福田BJ6851EVCA丶鄭州宇通ZK6845BEVG1丶蘇州金龍KLQ6832GEV1


另附上文提及過,於江蘇常州BRT系統內運行的雙層巴士;
車型為江陰常隆YS6110SG,營運於旅遊路線Y1及Y2路,
兩條路線單程各途經2至5個BRT車站不等。


本文完,多謝收看。

評分

參與人數 2aPower +2 HugeC +20 收起 理由
Hongkonger + 1 + 10 居士出品,必屬佳品。
da54 + 1 + 10 超級大師級作品

查看全部評分

PKD32 發表於 2015-10-23 00:21 | 顯示全部樓層
呢部車去到普通線,左邊門咪無用
hellomato 發表於 2015-10-24 22:39 | 顯示全部樓層
看過另一篇文章介紹,“71”並不是代表全車載客量,而是企位所以該部雙層巴士的總載客量應該是 68+71=139人(不包括司機位)
雖然實際上,企到40人左右都應該頂閘(由雙門組成的水塘位,看上去跟九巴AV差不多大)

為什麼會全程收3元——我想畢竟這是中山市內第一批雙層巴士
會有大批乘客慕名嘗鮮,所以“趁機”收取較高定價
也同意樓主所言,這幾部巴士似乎更適合城區內需求較高的路線(如001, 002)
然而中山公交正籌劃興建第二期BRT(只知道是環線,詳情不明)
或許當新的BRT建成後,才是這批雙層巴士大派用場之時
(不過聽人說,中山這條BRT是有點“阿茂整餅”
我是一部小小MMC~~~~
 樓主| LA16-3ASV465-51 發表於 2015-10-25 15:55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本帖最後由 LA16-3ASV465-51 於 2015-10-25 16:02 編輯
hellomato 發表於 2015-10-24 22:39
看過另一篇文章介紹,“71”並不是代表全車載客量,而是企位所以該部雙層巴士的總載客量應該是 68+71=139人(不包括司機位)

首先,不論生產目錄公告以及車輛銘牌上所示的額定人數標示方式為 全車額定載量/全車座位數量 ,所有數值包含車上司機及售票員。

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12428-2005《客車裝載質量計算》,公共汽車額定載量計算方法如下,以數值較小為準:

一:車內座位總數+車內乘客區站立乘客有效面積每平方米8人

二:默認司機及售票員重量為每名75公斤丶乘客重量每名65公斤;而12米或以下車型應配置1司1售,12米以上車型默認為1司2售,不考慮任何實際營運情況
  計算方式為 (車輛總重-車輛自重-車輛應配司售人員重量)÷ 每名乘客重量 ,小數位無條件捨去

以中山的廈門金龍XMQ6111SGN5為例,以方法一計算,因整個上層區域及下層淨空少於1770mm的實際可站立區域均不視為站立乘客有效面積,
即使假設站立乘客有效面積只為1平方米,車輛的總乘員數為1駕駛席+68乘客席+8站立席=77人。

以方法二的計算如下,各車輛重量均來自公告數據:
(18000KG - 13350KG - 150 KG)÷ 65KG=69人,加上被減去的應配司機及售票員各1人,總乘員數為71人;
而實際上座位配置數量為1駕駛席+68乘客席,故得出站立席數量為2;如該趟車有配備售票員/乘務員,因不設專屬座位,扣減後理論上僅可站1人。

由此得出,該文章對中山的雙層巴士銘牌上的額定載客量的詮釋是錯誤;
而因為額定載客量以數值較小為準關係,該車型銘牌上的所示的量是以上列方法二計算出來的。

hellomato 發表於 2015-10-24 22:39
也同意樓主所言,這幾部巴士似乎更適合城區內需求較高的路線(如001, 002)

本人所指是行走城區至下轄鎮區的長距離線路,以雙層巴士的高度而言並不適宜行走舊城區。

評分

參與人數 1HugeC +10 收起 理由
hellomato + 10 說明詳盡,多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hellomato 發表於 2015-10-26 00:4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hellomato 於 2015-10-26 00:54 編輯
LA16-3ASV465-51 發表於 2015-10-25 15:55
首先,不論生產目錄公告以及車輛銘牌上所示的額定人數標示方式為 全車額定載量/全車座位數量 ,所有數 ...

謝謝詳盡解釋。

不過我想實際運營的時候,通常不會有人理會此車所謂“核定載客量”吧

小弟經常往返中山,注意到中山市公交一直以短車(9米)為主
可能是因為市區路比較窄的關係?近年才逐步引進10.5米巴士行走
加上少量12米大單,一般派駐長途路線(如12、208、211等)
[以下FF]
假如按樓主所言,派這批雙層巴士給長途線的話
12會是一個比較理想的選擇——
途徑中山最著名的旅遊點(孫中山故居),並且橫穿近年發展頗為迅速的南朗鎮,通勤需求巨大
而且12幾乎途徑全段BRT主線(B1路線範圍),卻不使用BRT站(好像也是目前唯一如此安排的路線)
加上又是舊版編號“最後六強”之一,大概可以合併處理



我是一部小小MMC~~~~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4-4-17 06: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