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最重要係調景嶺站下行方向綠紫兩線月台調位, 咁樣綠線調景嶺站以東路段就可以向南(翠嶺路)挖新隧道走, 咁總好過將軍澳站用黃埔站模式
紫線下行如果用現有調景嶺站2號月台個位,
由將軍澳站駁去調景嶺站問題不大, 因為廢哂D現有綠線調頭位, 大把空間比佢再駁過
問題有幾個
1. 紫線由調景嶺站離開現2號月台之後, 要係五桂山入面挖一段新隧道繞過現有路軌駁返現有紫線下行, 雖然挖隧道問題應該不大, 但紫線應該會駁唔返現五桂山袋口位
2. 綠線理論上可以用現有渡線由調景嶺站現4號月台去返現綠線路段, 但用渡線行車速度應該唔可以太快, 不過可以嘗試用磨牆方法盡量拉直渡線
3. 綠線係翠嶺路/寶邑路地底行過, 技術上駁去康城果邊會易搞好多, 但日後紫線出廠回廠車要行駁一大段綠線路段, 有機會影響綠線車務
不過就算將綠線拉到去康城, 紫線都要用磨牆方式搞搞現有寶琳較剪位, 用埋現寶琳側線令到繁忙時間寶琳可以 double pit
雖然搞完之後寶琳坑口班次都要 1+1, 但總班次一定會靚仔過全寶琳總站
當以上問題都解決之後,
成條綠線就可以變成 (現綠線)-調景嶺-康城-137區-小西灣-杏花邨-耀東-寶馬山-炮台山-黃埔-(現綠線)
個名可以改為「九龍東都心環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