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ref=411041]雷克南[/ref] 在 2005-11-3 12:52 PM 發表:
另加一問:地鐵於興建之前經過乜嘢爭拗同波折呢?
顧問公司於 1970 年向政府提交進一步集體運輸建議之時,倡議興建長達 31.7 英里的路段,共分九期興建,需耗用資一百五十億港元。由於顧問公司早於 1966 年提交的集體交通研究指出,香港可使用的道路早己飽和,惟有興建地下鐵路,但引起社會上很大的回響,立法局更質疑是否可行投資興建。
為解決問題,政府於 1972 年成立「集體運輸臨時管埋局」(部份報章譯:「集體運輸臨指導委員會」),決定先興建首四工程,史稱「早期系統」分別為:
首期工程:旺角至彩虹(港九線 - 觀塘支線部份路段)
二期工程:旺角至上環街市(港九線主段及港島線部份路段)
三期工程:旺角至荔枝角(港九線 - 荃灣支線部份路段)
四期工程:彩虹至觀塘(港九線 - 觀塘支線部份路段)
其後,1973 年五月,政府為港九兩地建了四條試驗隧道,以試驗沿線土質;同年亦開始招標,招標指定價值為五十億元以下及單一合約形式,可是還引來八個財團參與,但只有日本財團符合要求。
1974 年十二月,因為石油危機引起的通貨澎漲,日本財團被迫退出,引致集體運輸臨時管埋局用了兩星期的時間研究折衷方法,決定縮減成為「修正早期系統」,取消三期工程,縮減二期工程;亦把單一合約分拆成二十五個主要土木工程合約、十個電機及機械工程合約。
1975 年中,地鐵「修正早期系統」正式動工。
動工三年間,一直沒有超支,政府於 1978 年決定興建荃灣支線,亦一直沿用分拆合約形式招標,直到永遠。
[
Last edited by dennis28a on 2005-11-7 at 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