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專利巴士業引入內地企業的可能性
政府建議批出優質的士專營權,計劃引入600輛優質的士。據悉內地打車業龍頭滴滴出行有意競投,並計劃投資逾億元打造優質的士車隊。內地打車業管理先進,出行便利,民眾可以透過手機召車及支付車費,比香港先進得多。香港的公共巴士服務其實同樣存在管理落後和欠缺創新等問題,內地很多大城市的巴士早已全面採用GPS定位及預報到站時間,但香港的新巴、城巴及大嶼山巴士都沒有全面推行。另外深圳已有計劃將公交車全面電動化,反觀香港的公交在環保層面只但留在落伍的歐洲水平,與中國"零排放"的願景有落差。
我認為香港應引入內地的先進公交車管理經驗,但現有的專營權是一大限制,因此提出多個方案考慮,例如由內地資金收購香港現有的巴士公司,或者由政府推出新的"優質巴士"專營權,初步建議行走600架巴士,讓內地資本的新巴士公司與現有的巴士公司競爭(如讓深圳巴士集團加入經營各條B系口岸線,或複製101、102、111、112、116、118、307、348、962、968、969等路線讓新的內地公司提供額外服務)。
香港的專利巴士公司都是由愛國愛港的商人經營,而團結巴士工友的又是愛國愛港的工聯會,所以我相信各巴士公司和職工都會全面配合,支持引入內地優質管理,帶動香港巴士業良性競爭,最後民眾必然得益。
深圳巴士集團個大股東係載通,有冇利益輸送之嫌? 樓主係咪想香港的專利巴士行業好似大陸咁變晒單層的國産車兼大幅縮減車隊壽命以便大規模引入國産車?仲有要睇清楚而家大陸專營巴士行業幾乎都係國企或政府先係真正的大股東(包括SBG載通都只係得35%股權咋)。
內地資金不是重點. 而是本港能否容納多一間專營巴士公司
廿幾年前引入城仔就是想有競爭. 誰知最後又回復兩大巴士集團~~;P 大嶼山呻窮才有B2
鐵路擴展, 小巴爭食, 交通擠塞, 欠缺新市鎮都令巴士市場發展有限.
香港的公共巴士服務其實同樣存在管理落後和欠缺創新等問題
依個根本就係運輸處冇做好巴士公司之間嘅協調
更加出現埋eta時間係商業資訊嘅笑話 原來歐洲排放嘅願景叫落伍...大佬你大佬啲車用幾耐就退,係低排呀但係拆車又有幾多廢物呀? 仲有你用公交嚟比,我當你計埋地鐵啦,大陸啲地鐵用左幾多年呀,點都慳電過歐洲啲舊車啦,未計大陸喪起地鐵,點會唔低排呀?
唔係話崇外呀但係都唔係咁比架,我相信歐洲 gas bus, bio fuel bus同 hydrogen fuel bus技術會好過大陸囉。不過咁,大陸冇乜雙層車,短期內都會用翻歐洲車嘅,遲啲? CDL, Chania 同 Youngman算。
ETA都唔洗我講,其他人都講左。
電巴呢加野真係得啖笑。電巴=環保?唔好傻啦。電巴只係路面零排放,你香港又唔係用可再生能源又唔係用核電,結果只係將污染改去發電廠。然後壽命短左上面已經有人講左。
所謂電巴環保由頭到尾都只係一場Show
ryulky 發表於 2017-4-5 22:35
內地資金不是重點. 而是本港能否容納多一間專營巴士公司
廿幾年前引入城仔就是想有競爭. 誰知最後又回復兩 ...
我唔明九巴咁大嘅網絡點解唔可以分為唔同嘅公司經營, 引入間接競爭 (即唔係聯營隧巴咁經營相同路線), 唔通四百條線四千部巴士係最適合嘅數目?
其實市面上又有村巴旅遊巴小巴, 點會無其他公司/其他人識做巴士?
如果話村巴旅遊巴小巴服務及管理質量比唔上專營巴士,
咁個問題就會變左點樣提升呢D 所謂「輔助」交通公具嘅水平啦 (另作別論)
仲有, 你點知九巴/新城呢D大公司嘅財務同管治會十年都咁好?
萬一佢有咩冬瓜豆腐, 有一兩間細D 嘅專營巴士公司可以支援下, 甚至全面接管都係一個兩手準備
我覺得個概念就好似英格蘭嘅足球隊分班,有英超, 有英冠, 有甲組之類,
做得好嘅可以升班, 做得無咁好就要降班, 咁先至一直保持到全個球壇嘅競爭力,
巴士嘅話, 客量可以分班, 分大巴(雙層), 中巴 (單層巴士) 及小巴,
而公司都可以分班, 水準高嘅可以經營大巴, 水準最低就做小巴, 如此類推,
自然大巴嘅客量最好, 利潤最高, 有能者居之
係, 理論而已, 概念而已, 同現實有落差, 但如果連個理論都無, 談何提升?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