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北葵涌及荔景開辦龍運A線
由於現時荔景/北葵涌/象山一帶長期沒有機場巴士服務,隨著北葵涌/荔景人口增長,建議由龍運開辦服務填補空白。A30 美孚-機場地面運輸中心
美孚總站 18.9
蘭秀道
荔灣道
九華徑
荔灣花園
清灣商場
清麗苑
葵涌醫院
救世軍荔景院
荔景村樂景樓
荔景鐵路站
荔景村日景樓
荔景北總站
麗瑤村榮瑤樓
麗瑤村富瑤樓
荔景消防局
上葵涌油站
業成街
嘉翠園
石籬商場
大隴街遊樂場
石貝街
打磚坪街
麗晶中心
石宜樓
藍田街
勝利工業大廈
和宜合道運動場
石圍角新村
梨木樹邨
可風中學
三棟屋村
海壩村
石葵樓
石荷樓
青馬收費廣場
一號客運大樓
二號客運大樓
機場地面運輸中心總站
機場地面運輸中心 18.9
青馬收費廣場
怡景園
石蓮樓
石菊樓
東普陀
三棟屋村
可風中學
梨木樹村
和宜合道運動場
梨木道
藍田街
石宜路
打磚坪街
石籬商場第二期
石籬大隴街
石籬商場
石安樓
石俊樓
業成樓
上葵涌油站
翠瑤苑
樂瑤樓
富瑤樓
榮瑤樓
聯接街
荔景鐵路站
荔景邨樂景樓
晨輝學校
葵涌醫院
清麗苑
清麗商場
九華徑
華荔村
荔灣道
蘭秀道
美孚總站
每日來回方向0520-2400一小時一班
0620/0720往機場/1820/1920往美孚方向會繞經國泰城
好處:北葵涌/象山/荔景將會有全日機場巴士服務
有助分流A31荃灣轉車客
壞處:路線可能對於荔景客來說不太吸引
總站設於美孚可能會被CTB反對
如客量增長可再按情況加班甚至分拆路線
太斜 美孚屬九龍區, 九龍區機場係城巴玩
荔景可以放棄, 因為地鐵快
所以縮到麗瑤已經夠玩
雖然麗瑤邨一帶(麗瑤街、華瑤路)的長度限制並不適用於專利巴士,但龍運巴士現役所有
車款均不大適合於麗瑤街及華瑤路一帶行駛。
另外,車輛長度11米或以上不可由青山公路 - 葵涌段右轉石排街,而石籬邨、和宜合道一帶
分站位置像是依據現有專線小巴的分站而定,但其實很多位置根本不能夠設立巴士站。
總括來說,整個建議不算可行。
dcyw 發表於 2017-5-2 11:18
雖然麗瑤邨一帶(麗瑤街、華瑤路)的長度限制並不適用於專利巴士,但龍運巴士現役所有
車款均不大適合於麗 ...
條路以一個鐘一班既巴士個少少火位都應該唔係問題,再唔係搵九巴短車加行李架做。
小巴站變巴士站都係一個鐘一班問題不大
bennyho1004 發表於 2017-5-2 11:33
條路以一個鐘一班既巴士個少少火位都應該唔係問題,再唔係搵九巴短車加行李架做。
小巴站變巴士站都係一 ...
「過火位」是一定的,單以平日旅遊巴士、長陣小巴等都隨時會出現這情況,而且路
面的斜度與彎度對低地台巴士來說會容易出現「刮底」的情況,而且部分交界處現有
的路壆、安全島等亦需進行工程才有足夠空間讓巴士駛過,就算改用短身車輛也沒太
大幫助,而且假如改裝短身車輛加設行李架,那麼可能整個下層連一個座位也沒有。
「小巴站變巴士站都係一個鐘一班問題不大」???
不是班次頻密與否的問題,單以和宜合道的分站計,除了現有的巴士站外,其餘全部
都是在停車場或消防通道出入口位置上,當巴士停站時會完全擋著這些出入口,故並
不適合用作巴士站(其實連小巴站也覺得不太合適,只是因為小巴體積較細而不至於
完全擋著),而由機場開出的石宜路分站更加是連現有小巴站都不是。
另外,其實完全未能理解由機場開出的以下四個分站的位置:石籬商場第二期、石籬大隴
街、石籬商場、石安樓
以「一小時一班問題不大」作理由來解決現有問題並不合理,因為這只會為日後有需要
增加班次的時候帶來麻煩,除非根本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考慮增加班次。
bennyho1004 發表於 2017-5-2 11:33
條路以一個鐘一班既巴士個少少火位都應該唔係問題,再唔係搵九巴短車加行李架做。
小巴站變巴士站都係一個鐘一班問題不大
專登搵架短車改裝用嚟行呢條線根本唔符合成本效益
先唔好講路面限制
荔景搭東涌線 15 分鐘到東涌個陣架巴士上到石籬未 ?
美孚 - 石籬段根本唔要也罷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