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h4
發表於 2017-5-4 09:26
Hongkonger
發表於 2017-5-4 12:56
本帖最後由 Hongkonger 於 2017-5-4 17:18 編輯
053h4 發表於 2017-5-4 09:26
就係現在重鐵超負荷,好似觀塘站都迫滿人先唔應該唔起重鐵
另外,臨海線二十幾分鐘已經可以到東京幾個核 ...
百合鷗線與臨海線有區內路線與區域路線之別,角色不同;重申走線與交通模式是兩個議題。
EFLS 與 重鐵 可以共存,服務區內及區域通勤需要。
正如之前不同版友都有提及觀塘區內山上、山下與海旁的接駁需要;
加密鐵路網,增強事故時網絡的韌度和靈活度,不是眾人都認同的取態嗎?
你認為啟德區內的重鐵路線應如何設計,區外應延伸到何處?
kinkisharyo
發表於 2017-5-4 18:35
其實區內路線係好應該配合區域路線
輕鐵有眼你睇,因為冇屯門南站搞到部部輕鐵都逼爆
天水圍站因為重鐵站同住宅區距離好遠搞到繁忙時間輕鐵1分鐘一架都逼爆
所以一條區內路線要靈活
例如喺啟德站整三個月台俾車掉頭去增加啟德站<>九龍灣站班次、
提供繁忙時間特快班次或者要預留位置俾EFLS日後發展
大家不妨睇吓海牙電車,我覺得係一個好好嘅示範,
地面地底高架運用得宜其實效率可以好好
qazwsaedx
發表於 2017-5-4 19:19
bombardier
發表於 2017-5-4 20:44
本帖最後由 bombardier 於 2017-5-4 22:17 編輯
1.重鐵難轉急彎,除非採用類似芝加哥/NY個種中型車廂。
2.啟德EFLS 一定要有專屬軌道,不共用馬路。有搭過歐洲d電車,佢地路面交通冇香港咁繁忙。
3.個人覺得APM / 輕鐵 / 單軌 都可行。單軌較有特色,而且載客量高 (e.g. 東京、沖繩、重慶單軌)。[廣告]另外Innovia Metro 行linear induction motor都唔錯,爬坡、轉彎冇難度。
Hongkonger
發表於 2017-5-4 21:30
qazwsaedx 發表於 2017-5-4 19:19
京阪有直通京都地下鐵嘅車
轉彎好勁
京阪800系列車一卡仲細部過香港輕鐵,載客量不會比單軌或膠輪列車好;
在你的語境中,我理解一兩卡重鐵為類似南港島綫的配置,否則「重鐵」一詞失卻意義。
Hongkonger
發表於 2017-5-4 21:40
bombardier 發表於 2017-5-4 20:44
1.重鐵難轉急彎,除非採用類似芝加哥/NY個種中型車廂。2.啟德EFLS 一定要有專屬軌道,不共用馬路。有搭過歐 ...
師兄的名稱非常適合賣廣告。:lol
我都曾在本版賣過 Innovia 的廣告,
有一點比日立產品好的地方就是車輪在車卡連接處,
節省淨高,但同時能夠提供車廂之間的通道。
其實提起 Bombardier 和其他廠商,它們都能夠提供各類鐵路產品。
不知政府將來招標時,能否做到不指明系統模式,
由廠商提供滿足政府不同客量和服務指標的整套方案,再行取捨?
238X
發表於 2017-5-4 23:07
Hongkonger 發表於 2017-5-4 12:56
百合鷗線與臨海線有區內路線與區域路線之別,角色不同;重申走線與交通模式是兩個議題。
EFLS 與 重鐵 可 ...
啟德如起重鐵,可以行地底沿亞皆老街或太子道一線出旺角,再經福全街地底往南昌站下方。東面可考慮接上東九龍線,西面可再沿昂船洲過青衣東岸然後再挖隧道駁番荃灣
中心路段:南昌 -- (大角咀 / 大同 / 福全) -- (旺角 / 旺角東) -- (亞皆老 / 九龍醫院) -- 土瓜灣
北支:土瓜灣 -- 啟德 -- 彩虹 -- (東九龍線)
南支 (高架):土瓜灣 -- 九龍石 -- 郵輪碼頭 [-- (藍田) / (茶果嶺 -- 油塘)]
西延:荃灣 -- 荃灣西 -- 青衣 -- 長青 -- 青衣南 (9 號碼頭) -- 昂船洲 (啟德開區間車折返) -- 南昌
(南昌以西有少少搞笑,但其他是比較認真的)
qazwsaedx
發表於 2017-5-4 23:11
HT408
發表於 2017-5-4 23:25
qazwsaedx 發表於 2017-5-4 23:11
可以考慮鉸接式轉向架(連接台車)
如日本E331
E331擺仲多過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