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35,31M、235M合併
本帖最後由 ArnoldC 於 2017-5-19 20:12 編輯不少板友認為上葵涌巴士服務不足,但該區巴士總站泊位不足。建議將31、235,31M、235M合併為兩條循環線,以騰出泊位容納新路線。
路線編號:231起訖點:荃灣西站↺安蔭(無限循環)行車路線:大河道、沙咀道、德士古道、荃富街、關門口街、青山公路、國瑞路、昌榮路迴旋處、青山公路、石排街、大白田街、石梨街、安足街、安蔭巴士總站、安足街、石排街、大白田街、梨木道、童子街、石蔭路、石蔭巴士總站、石蔭路、童子街、梨木道、和宜合道、昌榮路、昌榮路迴旋處、青山公路、大涌道收費:全程$4.30班次:5-9分鐘用車:13輛
路線編號:231M起訖點:葵芳站↺安蔭行車路線:葵義路、葵富路、葵涌道、昌榮路天橋、昌榮路、和宜合道、大隴街、石籬(大隴街)巴士總站、大隴街、圍乪街、石排街、安足街、安蔭巴士總站、安足街、石排街、大白田街、梨木道、童子街、石蔭路、石蔭巴士總站、石蔭路、童子街、梨木道、和宜合道、昌榮路、昌榮路天橋、葵涌道、葵富路、葵仁路、葵義路收費:全程$4.00班次:2-6分鐘用車:18輛
無限循環?班次豈非比現時更不準?
梨貝街變成完全沒有往返葵芳的服務,已經不用再看下去。
結論是兩項建議都是零分,連重作都是多餘。
你每晚去葵芳總站睇下,就知31M同235M係合併唔到,兩條都唔夠車,不如畀上葵涌開辦機場同東九線,疏度搭港鐵駁車的乘客。
ricky 發表於 2017-5-19 23:51
你每晚去葵芳總站睇下,就知31M同235M係合併唔到,兩條都唔夠車,不如畀上葵涌開辦機場同東九線,疏度搭港 ...
問題在於上葵涌缺乏總站泊位,故必須先將部分路線改為循環線,方能開辦新線。新線另文再議。
原文已刪 dcyw 發表於 2017-5-19 23:27
無限循環?班次豈非比現時更不準?
梨貝街變成完全沒有往返葵芳的服務,已經不用再看下去。
無限循環用意為方便乘客在荃灣任何一站上落車。而且無限循環不一定「人停車不停」,可以「車停人不停」,讓乘客免費轉乘首先開出的巴士繼續行程(甚至以八達通轉乘解決)。建議路線以盡量減少改動為原則,如要根治脫班問題,又服務整個荃灣市中心,可能要改道楊屋道。
原來,繞經梨貝街,或加設特別班次,遠比「重作」困難!?
ArnoldC 發表於 2017-5-20 04:30
無限循環用意為方便乘客在荃灣任何一站上落車。而且無限循環不一定「人停車不停」,可以「車停人不停」, ...
先來句對不起,因為昨晚覆文時無端被氣得「火山爆發」,故或在回覆裡用字
引來不快,謹此致歉。
回正題:
其實明白你「無限循環」的大概意思,應是類近先前城巴5B在香港大球場或昔
日隧巴100在尖沙咀東的安排吧。如果是這樣的,那麼其實應該說明在那裡作此
安排,而且頭班車與尾班車怎說也會有個起點與終點呢,其實說明多一點都只
是方便討論。
至於班次不穩是循環線較易出現的問題,改經楊屋道也無補於事,亦不見得楊
屋道的交通狀況對穩定循環線的班次有何大幫助。
另外,建議中不論荃灣還是葵芳出發的途經次序都是先往石籬,然後安蔭,最
後是石蔭,那麼往石蔭的乘客便被迫多花時間在車程上,而從石蔭返回安蔭則
變成剩下35A,雖說現時多數時間都是「聯合到站」班次,但始終會出現增加
候車時間的問題,另外,梨貝街往和宜合道沿線亦變成沒有低地台服務,這些
種種因建議裡的改變而出現的情況又有沒有可以改善的地方呢?
至於能否繞經梨貝街,不會說是不可能,但同時間梨貝街公共運輸交匯處便會
不便再作為總站用途,因為巴士能駛過的通道就只得一條,而且會局限為使用短
車。就以本文的231M與另一帖文的44X來說,難道要安排當有231M到站便安排
在站裡的44X開出嗎?以231M的建議班次來說,梨貝街對44X來說會變成只是
一個循環點般,難以調度班次,若是如此,變成真正循環線而不經梨貝街可能
是更好的安排。
ArnoldC 發表於 2017-5-20 04:30
無限循環用意為方便乘客在荃灣任何一站上落車。而且無限循環不一定「人停車不停」,可以「車停人不停」, ...
兜晒成個上葵既循環
比起而家兩個山頭各自有條線
一邊行車時間不變一邊行車時間慢唔少
山上落返山下班次肯定唔準
咁點解要咁合併呢?
無位既可以執位搵位
都唔需要將現有路線玩來又玩去
真心
重作都唔使
因為一開始個概念已經錯左
ArnoldC 發表於 2017-5-20 04:20
問題在於上葵涌缺乏總站泊位,故必須先將部分路線改為循環線,方能開辦新線。新線另文再議。
...
問題係變做循環線,班次會變得更唔準時,好似而家36號咁。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