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SV174
發表於 2017-6-5 00:59
rusf101001 發表於 2017-6-4 23:21
講開故意收平一級收費
點解屯門過海線會收平一級?
其實唔係屯門線平左,
而係 968 開線時係行屯公,改左行欖隧後里數短左。
GW4866
發表於 2017-6-5 02:38
3ASV174 發表於 2017-6-4 22:38
690 同 334/335 或者 934 935 里數係相約,所以初時大家係同價,去到 $15.3 都仲係一樣價。
直至後來 69 ...
無出現過335呢條線
當年收$15.3時地鐵都只係$11左右,加埋駁腳$3.2都唔過$15.3
只係近年龜公司年年加價加加下加到$14.2先收縮差距,計埋駁腳935之類先至同鐵打和(什至平$0.2)
明明荃葵係市區入少少咁多就收到咁貴
930跟690個收費就差唔多(934/935等亦相應下調)
比人個感覺點都係唔抵架啦
kitarolo
發表於 2017-6-5 06:57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17-6-5 12:10 編輯
改道縮短里數而
未到上一級可以
唔減價、只要出咗
0.1公里亦可以收盡
下一級嘅票價……包括
本版會員以致全部人少
走去研究各線歷史前因,
或者深究不同例子(雖然不
一定合適)拿出來做比較,有
關的貼文必然是年經。
簡單嚟講373A/978
當年唔太睇好,就係比
968多行10公里以上也
只是多9毫子,如完全廢除
車費等級表,純粹用固定數
乘以里數決定票價的話,九巴
和乘客都很易出現輸打贏要的對立。
E43難有「正常」定線,就係
俾17蚊所局限,如果可收$24
去東涌/後勤區唔需要轉車,與
A43相距亦不大,先唔好講用唔
用欖隧,起碼唔會出現爛方案。
我認為票價調整
已有機制,但希望
係要考慮條線本身
每公里收費,唔係每
強行套用固定百分比
又已經全面空調多年。
巴士公司整體有利潤也
是合理,但應用每名乘客
的盈利做参考,補助本身
每公里較貴的路線加少啲。
YY487
發表於 2017-6-5 10:11
dennislokawai
發表於 2017-6-5 11:56
其實荃葵青既行車里數同沙田既182同將軍澳既690差唔多,
930同182亦同價,只怪934/935/936係九巴獨營加咗幾次價先顯得特別貴。
(同樣情況亦存在晌960/961 vs 962; 968 vs 969)
至於690真係要多謝將軍澳居民用腳支持港鐵,
令全部過海線晌將軍澳綫通車後插水式下降,
亦多謝九巴693當年善待尚德民居竟然可以一邨一線
兼減少兜路令行車里數減少而九巴又老實地減價,
以致690都有縮短至交廣而減價既理由。
講真講貴一定唔夠馬鞍山既680同681貴,
兩線只係大約30公里但收費竟然同40多公里既屯門線同一等級。
rusf101001
發表於 2017-6-5 11:58
本帖最後由 rusf101001 於 2017-6-5 12:00 編輯
3ASV174 發表於 2017-6-5 00:59
其實唔係屯門線平左,
而係 968 開線時係行屯公,改左行欖隧後里數短左。
...
以08年個年費等級表來睇
唔過35公里收$19.1
當年960/961係$18.8
直情跌穿埋35公里個收費度
係唔知點解唔過35公里個收費係冇加過價
11/13/14年都係
就返680/681?
反而968唔係聽講因為城巴969減價先肯減埋一份既咩
GW4866 發表於 2017-6-5 02:38
無出現過335呢條線
當年收$15.3時地鐵都只係$11左右,加埋駁腳$3.2都唔過$15.3
地鐵收得平都係衰
不過以沙田睇火車同隧巴真係差唔多價
182收平小小都ok
170反而真係收平左
佢收返$19就差唔多
Choi
發表於 2017-6-6 09:55
阿吳生,開番條石排灣往荃灣路線收$16咪合理囉,係咪?
吴棋源@FB
發表於 2017-6-6 12:17
冇話要平好多,但係貴咁多都係合理,最好934/934A/935/936減到同948/930同價。
ricky
發表於 2017-6-6 12:37
因為果啲地方獨市生意,否則要搭巴士轉地鐵,咪㩒住搶。
咁多地方的過海巴士交通,以前係北區,但而家我諗最衰係荃葵青。
YoungMan
發表於 2017-6-6 12:48
Choi 發表於 2017-6-6 09:55
阿吳生,開番條石排灣往荃灣路線收$16咪合理囉,係咪?
當然合理啦,因為傳說中的香荃線經埋美孚,荔枝角
據聞大把原971客會倒水般比16蚊去坐
除非唔係好似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