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droid 發表於 2017-6-23 22:34

本帖最後由 ryandroid 於 2017-6-23 22:41 編輯

Man@MFHK 發表於 2017-6-23 04:15
落得地底就肯定唔使留返哂四個站,同樂街地底一個站代替大棠路同康樂路兩個站,其餘兩個站位置可以大致不 ...
元朗東巴士總站已經批咗俾發展商起樓
冇乜可能仲有位將輕鐵落地底

大馬路橫跨山貝河
地下街要地面落兩層先到
已經不太吸引
又連接唔到商場地庫就更少人流
喺大馬路雙程三線兼擴濶行人路時
人流是否靠地底輕鐵足夠支撐地下街營運?

輕鐵與地下街同層嘅話
其實由地面可以預見到兩邊月台各自只有1條行車線設商鋪
月台位置本身都窄
加埋地下街及月台同層係咪可以兼顧到商店及月台嘅人流?
過對面月台又係咪要建斜道樓梯?
路軌及地下街同層不同水平時
又可以如何分隔而不易出現意外傷亡?

地下街需要有空調先會吸引人流
但如果月台冇幕門就會走哂冷氣
輕鐵嘅車速又不足以由通風槽抽風哂成條地下街嘅空氣
除非你話全條大馬路地底地下街、月台、路軌都有冷氣
落地底兩層嘅輕鐵已經少咗人流
2km 長地底空間配全冷但少人流又
行人通道又窄
會唔會俾人質疑浪費資源?

所有嘢夾夾埋埋會唔會變咗超大白象工程?

PB602 發表於 2017-6-25 17:23

PoohPoohJoe 發表於 2017-6-7 18:03
其實當年完全唔應該將西鐵拉入屯門
而係屯門另外獨立一條出市區
而家就完全兩頭唔到岸


當年西鐵就俾人話係大白象工程,今日就話唔夠載當初應該起多條。呢啲就係香港人對基建嘅態度。

dogdog002 發表於 2017-6-25 22:41

PB602 發表於 2017-6-25 17:23
當年西鐵就俾人話係大白象工程,今日就話唔夠載當初應該起多條。呢啲就係香港人對基建嘅態度。 ...
其實西鐵咁多人搭係因為
1. 月票
2. 巴士Cut晒
3. 越黎越塞車,例如汀九西隧

但唔代表佢起得好,某程度係逼你搭,你無選擇

站設定騎呢樣唔會變,天水圍太南,荃灣西太西,葵芳,連旺角,廣東道又無站

你話青沙同啟德係咪大白象呢

ryandroid 發表於 2017-6-26 00:37

PB602 發表於 2017-6-25 17:23
當年西鐵就俾人話係大白象工程,今日就話唔夠載當初應該起多條。呢啲就係香港人對基建嘅態度。 ...

西鐵當年係起得太豪,兩邊全幕身幕門、元朗站太闊、天水圍站太長,又出唔到市區
元朗站咁闊增加建築成本,但賣地收益又撥唔返落去票價,多數車站又偏僻,當年唔係反對西鐵,係反對起到咁豪但又搶乘客多啲錢

battle 發表於 2017-7-11 15:03

sbleon2002 發表於 2017-6-8 11:48
其實我反而想問,今次研究係咪表示/暗示左,輕鐵唔會再擴展至其他新界西北地方(洪水橋、元朗南、紫田)ga la ...

有,好似呢個post無人提

"洪水橋新發展區及元朗南發展區的規劃及工程研究已預留 土地 興建環保運輸服務, 而運輸及房屋局亦已確定會以最新型環保交通工具為洪水橋新發展區及元朗南發展區居民提供區內公共交通服務,現正研究最合適的交通工具, 目前未有定案。這交通工具可以是路面軌道交通工具 (例如輕鐵或新型電車), 亦可以是路面非軌道交通工具(例如電動巴士) ,並具備下列基本條件:(a) 提 供 中型運載力(低於重鐵但比一般路面交通工具為高 ); 以及(b) 方便居民接駁輕鐵出 入鄰近的天水圍及元朗市中心,亦 須接駁重鐵往 返市區。

政 府在深入研究區內環保公交系統接駁西鐵綫及輕鐵時,會決定應採取的走線/路線、車站設計,以及將來的營運者以致 營 運 模 式 。目標是要 確保轉乘安排便利居民出行。 就與毗鄰地 區 連接方 面 ,政府會 考 慮 將 此 環保公交系統 的走線與上文第 5.24至 5.26段提及輕鐵系統在元朗市 中 心 改道的概念方案,以至其 他 行人暢達的方 案 (如使用行人道將元朗南發展區的 環保交通工具 與元朗大馬路連 接 )作綜 合 考 慮及規劃。因應研究的結果,政府會適時就規劃的 詳情諮詢公眾。"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17-7-11 21:36

洪水橋同元朗南應該會採用同一種中運量系統,就算唔同至少兩者相容。洪水橋發展靠近天水圍站/洪天路個一塊係會用元朗南個系統覆蓋。至於元朗南出元朗站個一截,規劃研究係建議過起BRT,但如果十八鄉一帶再帶大型樓盤發展,統一用晒中運量系統都唔出奇。

qunow 發表於 2017-7-20 17:30

battle 發表於 2017-7-11 15:03
有,好似呢個post無人提

"洪水橋新發展區及元朗南發展區的規劃及工程研究已預留 土地 興建環保運輸服務 ...

咁寫法好似唔係直接用輕鐵而係再起過個新系統

dogdog002 發表於 2017-7-20 22:05

qunow 發表於 2017-7-20 17:30
咁寫法好似唔係直接用輕鐵而係再起過個新系統

講姐

孤寒既龜龜最後用咩無人知

好似當初南港島綫又話用膠轆,結果又咪係重鐵制式

其實咁都好既,去唔到元朗市中心又落唔到屯門咁有鬼用咩

或者車身設計可以前衛少少提升效率咪仲好

例如掛接,四門上落,打橫坐又好

ryandroid 發表於 2017-7-21 03:44

qunow 發表於 2017-7-20 17:30
咁寫法好似唔係直接用輕鐵而係再起過個新系統


今日明報開估:洪水橋研建環保運輸走廊
土木工程拓展署回應稱,環保運輸系統與其他道路交疊處將作高低分隔,避免出現「交通衝突」問題,具體建議有待研究即係話輕鐵要橫跨車路時改高架就已經符合「環保運輸走廊」嘅要求....

咁嘅話
政府不如順便掟錢出嚟
高架埋大部份現時橫跨車路嘅輕鐵路軌同埋附近車站月台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17-7-21 09:32

ryandroid 發表於 2017-7-21 03:44
今日明報開估:洪水橋研建環保運輸走廊
即係話輕鐵要橫跨車路時改高架就已經符合「環保運輸走廊」嘅要求 ...

環評報告一早已經定好左EFTS邊度下沉邊度高架
http://www.epd.gov.hk/eia/register/report/eiareport/eia_2482016/EIA/Figures/02%20-%20Project%20Description/Figure%202.1.pdf

頁: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公共交通策略研究有關輕鐵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