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mato 發表於 2017-10-25 10:57

[轉貼]全球首款“智軌列車”開始試運行

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n1/2017/1025/c1004-29607327.html
簡單來說,這款“智軌列車”可謂有軌電車和BRT的混合體
依靠埋在地下的感應器引導行走(地上劃虛線代表“軌道”位置),進入站台停靠時充電

不知道香港是否適合引進?可以的話,在什麼地方使用比較好?

cruisesnet 發表於 2017-10-25 11:28

其實幾好, 可以加大路面既流量,
係香港可以取代輕鐵;電車(吾計保育問題)同埋計劃中既九龍灣單軌車.
如果吾想路面交通影響行車時間, 全路段其中一條行車線劃做“智軌列車及巴士專線”就得.

4437 發表於 2017-10-25 14:28

相比傳統巴士同電車,智軌有兩個大優點:
1. 可以容納多人同時上落車,停站時間大幅縮短
2. 載客量高,節省司機同柴油成本
除非原路線有特斜爬升路段/太多急彎,否則智軌都可以取代大部分流水巴士同電車路線
彌敦道、長沙灣道、亞皆老街、漆咸道,甚至香隧、城隧都適合行智軌。

HV9990 發表於 2017-10-26 04:13

除非你全段都劃做專用軌道,架嘢咁長嚟到香港盞大家鬥爭路既者

leochill 發表於 2017-10-26 09:20

4437 發表於 2017-10-25 14:28
相比傳統巴士同電車,智軌有兩個大優點:
1. 可以容納多人同時上落車,停站時間大幅縮短
2. 載客量高,節省 ...

除非成條彌敦道/ 軒尼詩道慢線都劃左不准停車/ 上落貨,
否則架電車/ 巴士一係停喺度等人地行, 一係就要切線爬頭,
兩者係極不理想

DIH 發表於 2017-10-26 09:27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17-10-26 09:29 編輯

這東西只適用於新區(如洪水橋、元朗南-咦?),在市區現有繁忙路段加裝就唔太實際,要掘開條路裝配件同沿途設充電站,市區現有路段未必有位,經常塞車及路口多亦令效益大打折扣。

hellomato 發表於 2017-10-26 11:26

本帖最後由 hellomato 於 2017-10-26 11:56 編輯

DIH 發表於 2017-10-26 09:27
這東西只適用於新區(如洪水橋、元朗南-咦?),在市區現有繁忙路段加裝就唔太實際,要掘開條路裝配件同沿 ...
師兄是想起洪水橋/元朗南EFTS的規劃吧:lol(見此帖: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 ... ewthread&tid=981562)
也想到用來取代部分客量長期高企的港鐵接駁巴士線,如506和K51——加大這些路線的載客量,提升服務
另外就是北環線,一直覺得類似輕鐵的系統會比重鐵更適合:可以做青山公路沿線通勤,甚至拉入落馬洲食過關客

053h4 發表於 2017-10-26 16:41

4437 發表於 2017-10-26 20:04

leochill 發表於 2017-10-26 09:20
除非成條彌敦道/ 軒尼詩道慢線都劃左不准停車/ 上落貨,
否則架電車/ 巴士一係停喺度等人地行, 一係就要 ...

我掉轉睇,你有條軌喺度啲車就唔敢泊,咁樣仲反而間接解決泊車問題。兩種睇法唔知邊個啱?

始終都係果句,巴士最為人詬病就係要逐個逐個客上,大站隨時用兩分鐘以上上客,然後後車又要排隊等埋站,唔通就唔導致塞車?維持現狀真係咁理想?
智軌一抽話晒都載三四百人,嚟到香港隨時整埋雙層成五百人,快上快落,靠輕鐵查票方法把關,就算多幾個查票組,計計埋埋都慳到好多人手好多車好多時間,唔通就唔值得去試下?

leochill 發表於 2017-10-27 09:41

4437 發表於 2017-10-26 20:04
我掉轉睇,你有條軌喺度啲車就唔敢泊,咁樣仲反而間接解決泊車問題。兩種睇法唔知邊個啱?

始終都係果句 ...

喺香港搞運輸,缺嘅從來唔係錢同技術,而係政治能量,
搞得掂各大小持份者, 你做咩都得,
但你睇, 加少少牛肉乾都唔敢, 仲敢鏟起成條彌敦道/ 軒尼詩道嘅上落客貨位嗎?!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轉貼]全球首款“智軌列車”開始試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