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olae216
發表於 2017-12-1 10:03
其實80CM差距可以放多幾多人
kay
發表於 2017-12-1 10:30
PK9394 發表於 2017-11-30 21:05
當吹吓水咁講,咁多年後三軸車都系24頓,但DL無冷氣,現在D車有,再加裝上層11張櫈,可能下層唔會有69個企位, ...
我又做多少少比較
ADS1 VS ADS235
55->45
34->32
28->27
上層減10下層減3
AV1 VS AV531
63->53
39->32
31->39
上層減10下層加1
3AV1 VS 3AV348
68->57
43->32
26->48
上層減11下層加11 3AV348 OVERALL可以同3AV1平手
PK9394
發表於 2017-12-1 10:58
企位人數限額系以24頓減去座滿人之後既餘重去計,吾系用空間計。
ArnoldC
發表於 2017-12-4 21:54
PK9394 發表於 2017-12-1 10:58
企位人數限額系以24頓減去座滿人之後既餘重去計,吾系用空間計。
《道路交通(車輛構造及保養)規例》(第374章,附屬法例A)第74(1)條(站立的乘客)—署長須在巴士登記時,計算單層巴士或雙層巴士下層可以運載的站立乘客總數,方法是將該層以平方米計可供站立乘客使用的地面總面積除以0.17……
S3BL470@98A
發表於 2017-12-6 11:10
Eddie
發表於 2017-12-6 11:27
S3BL470@98A 發表於 2017-12-6 11:10
其實,不是所有人會憎恨3+2座位。
當然,需要視乎情況。
一個人唔可以同時唔鍾意暈車浪同迫架咩?
kei_hk
發表於 2017-12-6 11:29
本帖最後由 kei_hk 於 2017-12-6 11:31 編輯
S3BL470@98A 發表於 2017-12-6 11:10
其實,不是所有人會憎恨3+2座位。
當然,需要視乎情況。
對於憎恨坐倒頭位的人,他們是不會憎恨3+2座位。; n# q' d; v- l* \9 @, W* Y5 f
他們憎恨倒頭位,怕倒頭位會暈車浪。而3+2座位是向前位,不是用倒頭位;3+2座位是不會暈車浪。
所以,他們是不會憎恨3+2座位。8 c- g1 W/ |6 _2 M
, I7 R8 C( z* F6 s1 r/ _0 L
如果同時憎恨倒頭位及3+2座位,一定是自相矛盾,唔合logic。
事實上,有啲人靈願坐3+2座位,唔想坐倒頭位。
在他們的眼中,3+2座位是舒服過倒頭位。因為3+2座位,不會暈車浪。
我有唔明﹐點解2+3位唔會暈車浪?
PK9394
發表於 2017-12-6 11:55
ArnoldC 發表於 2017-12-4 21:54
《道路交通(車輛構造及保養)規例》(第374章,附屬法例A)第74(1)條(站立的乘客)—
...
又當吹吓水咁先,以新巴38xx為例,上層減一排櫈後,下層會多6個企額,但下層面積好似無改,伲樣又基於什麼方式?
S3BL470@98A
發表於 2017-12-6 12:35
kei_hk
發表於 2017-12-6 12:38
PK9394 發表於 2017-12-6 11:55
又當吹吓水咁先,以新巴38xx為例,上層減一排櫈後,下層會多6個企額,但下層面積好似無改,伲樣又基於什 ...
似係 "下層可供企的面積" 及 "車輛最高負重" 2者一齊計算﹐以較低者為準。
即係 E400 下層可企多人﹐但過唔到車輛負重一關﹐於是跟後者。
當上層CUT位﹐負重少了﹐在下層可企的面積尚未用盡的情況下﹐便可以用企位補回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