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市佔
在日常討論中大家多數會按區,按路線表現討論
但好像沒有用整體角度去看整個行業
現時巴士市佔維持在三成多
但政府預計數年後會跌至3成,然後維持平穩
對於一班巴迷而言不是好消息
在香港,殘酷現實係
交通工具之間不是相輔相成
而是各自競爭
巴士要有人搭,實際都是要從其他工具搶客
而巴士這行業,現時的問題亦很多
除了員工待遇問題,巴士生意經營亦越趨困難
鐵路通車後,多了蝕本路線,但又不能全部取消,每日都要付出成本經營蝕本路線
就算有心想擴張業務,開新線,但開新線又不是包生仔
有些新線,或延長服務時間,表現卻不似預期,又是日日燒銀紙
亦令巴士公司由進取轉為保守
在不同行業,都會講趨勢,而趨勢是不可逆轉
當巴士不是唯一選擇時,如何吸引人搭巴士
是一個重要課題,但這個難題卻可能沒有答案
或者倒返轉,巴士公司面對大趨勢下,如何在合理經營環境下生存
在生意難做的香港,仍得到合理利潤
但合理經營環境及利潤背後,需要的是陣痛
就像九巴早幾年,決心取締蝕本路線一樣
相信難以避免
純粹吹下水,不過面對未來幾年,吹淡風是合理預測
053h4 發表於 2018-3-27 11:51
生意角度, 市佔唔係絕對, 而係客戶收益指標更現實
香港鐵路規劃唔同大陸或日本, 目的係追求人數多於把乘客 ...
不過如果係睇收益率
巴士公司開線會更揀擇
其實依家都出現緊
新線唔駛招標一定貴
不過,市佔同收益都有關係
巴士少左人搭,自然要減少車隊規模
維持收益率情況下,低收益路線都唔會有運行
要加強巴士競爭力
先要問啲客點解唔搭巴士
第一個問題就等車耐
ETA喺呢個方面幫到手
但巴士公司定班次嘅時候
亦要考慮路線類別同競爭力
尤其近年鐵路重組由傾向路線改動同取消變為趨向減班
越減班就越唔吸引
最後只會出現一堆低效率嘅路線(例如九龍18 41 45或者港島72A 75 96 97)
反而將何文田往九龍西,利東深灣去港島北岸嘅線集中
例如利東取消96後每10分鐘一班97,
深灣取消75後每12分鐘一班72A ,
41 45取消換18 15分鐘一班再加41A 42A 44 46轉乘
可能好過全系列線一齊死
聯合班次唔係冇得諗
但途經繁忙路段
效果唔理想
第二就怕塞車
路面車輛越嚟越多
主要幹道越嚟越慢
巴士好多時都一齊塞喺條路
要解決塞車影響巴士吸引力
同埋對唔係鐵路沿綫嘅公共交通用家公平的話
係應該加巴士專線
政府唔肯加巴士專線的話
巴士公司可以考慮搵議員一齊爭取
始終路面擠塞影響巴士吸引力
回車慢又會導致班次疏同脫班問題
既然議員最後成功爭取令運輸署本來唔支持九巴月票
到九巴月票最後而家出到街有得賣
巴士作為市民其中一種主要公共交通工具
應該都有議員肯做
其實香港生意唔係難做
係巴士公司自己想唔想做
睇下老九咁見紅咪大郁囉
唔見紅近幾年份RPP全部都只係做小改動
如果肯優化自己堆線既效率
根本仲有大把水位有錢賺
老九就新發展區有排食
新創建食城二已經飽晒
我又覺得真係唔使太悲觀既
巴士公司一直都係夾係TD, DC同市民中間
要4win狀態,真係要好有心機同決心 以規模經濟黎計,香港巴士某程度計已經算係過大。
規模縮一啲,專精長途特快,短途高效接駁,鐵路盲點流水已經夠做。
未來仲有幾個大可能性睇下點發展
1. 中型巴士 vs 小巴低地台化 vs 小巴專利化
2. 雙向分段普及 (取代蝕錢短途線) 053h4 發表於 2018-3-27 12:24
咁睇, 九巴招標線即使係平, 但290系我相信佢多客都心裡有數, 因為佢有八仔機數
而安達九巴心明以香港起鐵 ...
講起死守既問題例如深圳市又係可見一班。
東公玩到有D線變左西部中部專線都仲要繼續死撐,
講緊既係M413(http://shenzhen.8684.cn/x_44de1e79)、M415(http://shenzhen.8684.cn/x_971ee4c8)、M395(http://shenzhen.8684.cn/x_b268a4c6)、327(http://shenzhen.8684.cn/x_16bcecae)、M448(http://shenzhen.8684.cn/x_3aa923fa)、M310(http://shenzhen.8684.cn/x_427e0560)、866(http://shenzhen.8684.cn/x_14296b9a)、868區間2(http://shenzhen.8684.cn/x_3c44174d)呢堆線。;P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