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schebus 發表於 2018-4-14 11:10

tonyyang 發表於 2018-4-14 05:44
東涌道最斜都係1:6啫,得香港仔水塘道先斜1:5而有巴士行駛

對比香港仔水塘道1:5路段有幾長,東涌道1:6路段有幾長先

荃錦最斜都是1:8 點解假日又唔派雙層行

kei_hk 發表於 2018-4-14 11:28

proschebus 發表於 2018-4-14 11:10
對比香港仔水塘道1:5路段有幾長,東涌道1:6路段有幾長先

荃錦最斜都是1:8 點解假日又唔派雙層行


KMB 51 唔在假日派雙層車﹐主要都係九巴自己的成本效益問題。
無謂預備幾部車﹐加裝額外要求的設備﹐增加成本。

想九巴重新投放雙層車在 51﹐除非閒日都有足夠的客量啦。


而嶼巴今次就因為客量需求上升﹐要提升運載力﹐即使係蝕錢都要這樣做。
情況就有如當年KMB 51﹐都係要派出 "特製" 的 M仔上陣﹐以處理大量乘客需求。


以現今的汽車技術﹐以及東涌道的路面狀況﹐已經比當年大幅改善﹐邊有咁易出意外(非司機因素)。

最多咪睇緊D批車的檢查維修﹐這已經足夠。



053h4 發表於 2018-4-14 11:49

既然地區居民有擔心試清楚好D
另外,當年無黑盒,城巴新巴個別司機係余振強個必停站唔停,到華富邨邨口下層明顯會聞到brake 下的燶味,所以如果真係有一公里長的1:6大斜,應該要額外措施或規則保證安全

nwfb23 發表於 2018-4-14 11:55

一架18ton級ge MAN A51,同架18ton級ge E400,邊架法定重量高d?

053h4 發表於 2018-4-14 15:46

nwfb23 發表於 2018-4-14 11:55
一架18ton級ge MAN A51,同架18ton級ge E400,邊架法定重量高d?

單層巴士一般都係16噸上限, 即使底盤可以負重18噸

kitarolo 發表於 2018-4-14 16:05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18-4-14 16:10 編輯

kei_hk 發表於 2018-4-14 11:28
想九巴重新投放雙層車在 51﹐
除非閒日都有足夠的客量啦。

上村整幾幢公屋都無用
九巴寧願251M全日好過
又唔似東涌道近乎無選擇
(梅窩用水路係得去港島先有
明顯優勢)除非政府盲搶地到
荃錦公路沿線起公屋,曹公潭
附近嘅私樓都唔算。

kei_hk 發表於 2018-4-14 16:18

kitarolo 發表於 2018-4-14 16:05
上村整幾幢公屋都無用
九巴寧願251M全日好過
又唔似東涌道近乎無選擇


所以未來一段相當長的時間﹐都唔會有雙層車行KMB 51囉。

以前 51 有雙層車﹐只係因為未有大欖隧道﹐錦田一帶去市區﹐差不多成為唯一的方法﹐所以需求高﹐無辦法下便要改由雙層車。

現時﹐有大欖隧道﹐又有西鐵。錦田一帶有什麼發展﹐都係做接駁去這2處好過﹐駛鬼打51主意。


而梅窩情況就同你所講﹐除了去港島及尖沙咀一帶﹐根本就係坐車去東涌再轉其他車﹐會著數過坐船。
令到乘客需求一定大增(配合新居屋入伙)﹐究竟巴士公司要用加密班次﹐定係改用大車會較好?

當然係路面情況許可下﹐改用大車﹐直接減輕成本好過。

加班都有局限﹐一係車多總站唔夠位﹐一係車少不停換司機車輛唔夠休息引起問題(如易過熱﹐損耗比正常快...)。

RE508@41 發表於 2018-4-14 17:53

kei_hk 發表於 2018-4-14 16:18
所以未來一段相當長的時間﹐都唔會有雙層車行KMB 51囉。

以前 51 有雙層車﹐只係因為未有大欖隧道﹐錦田 ...

依家3m都有能力加班,两邊總站都有位

neoplan720p 發表於 2018-4-14 18:48

召喚leo_ku:

「周浩鼎你個廢」算唔算政棍?
你會唔會鬧佢?

HN745 發表於 2018-4-14 21:20

kitarolo 發表於 2018-4-14 16:05
上村整幾幢公屋都無用
九巴寧願251M全日好過
又唔似東涌道近乎無選擇

題外話:

其實自英軍搬離香港之後

荃錦有段路係好多戈啲空置士兵(? 宿舍
解放軍用都係用左近上村戈邊 山上繼續冇人用

其實點解唔將戈啲改左類似中轉屋 又近巴士站 環境清幽

係咪歷史問題 定係 本身宿舍有條例講明唔可以作其他用途先唔拎黎用

啲宿舍望落幾高同大下... 而且keep得唔算差 就咁放係到 好似有啲浪費資源...






頁: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民建聯周浩鼎批評政府容許雙層巴士行走嶼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