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z9328 發表於 2018-5-4 07:55

長遠計...可能得用AMN或柴小2500嘅下層佈局,才能消除嘔心...

本帖最後由 cz9328 於 2018-5-4 08:11 編輯

終於諗到,千禧年代德國 Man 車廠機械設計與下層座位 layout 嘅優點。

叫停“飛象過河”嘅公仔紙似乎白費了,徹底地被無視了。

PS 咁嘔心嘅圖居然有download...可能拿去FB做批鬥/做教材 (歡迎轉載~),或者工程人員下次研發新車型時拿來做 justifications?!

JR6414@26m 發表於 2018-5-5 11:39

但係有冇冧過如果下層全部2+2向前,假如頂閘,車尾5個位坐窗口兩位點落車?

kitarolo 發表於 2018-5-5 11:55

輪拱位用縱列式設計
有無可能再現?雖然
未必適用於所有車型,
但感覺上會令乘客在繁忙
時間願意企入走廊盡頭……

DGCNYO 發表於 2018-5-5 12:24

AMN原因係只有前部SLF設計,後面沿用以前高地台底,所謂的山頂尾設計,之後的B7RLE之類在九巴時咩風評我都唔想講....

你試下今日買山頂尾,你覺得會咩風評

TankKingEH9697 發表於 2018-5-6 11:57

JR6414@26m 發表於 2018-5-5 11:39
但係有冇冧過如果下層全部2+2向前,假如頂閘,車尾5個位坐窗口兩位點落車? ...

樓上尾位都係咁囋出黎 ;P

士刁拔尼.奧 發表於 2018-5-6 12:22

反而如果把落車門向後移同下層左的低地台坐位對調,樓梯同尾閘的空間大咗而容納多啲唔肯行入車中間嘅人又可唔可以?

ky927 發表於 2018-5-6 12:37

ASV 個兩排打側都得嘅 XDD

S3BL470@98A 發表於 2018-5-6 23:20

HU6455 發表於 2018-5-7 11:59

好似城巴咁, 以前基本上所有自家市區新車, 都用車尾全部兩排打側

EN1504-201 發表於 2018-5-7 16:47

之前都講過新車用側位唔可行,而家幾間大廠嘅新款三軸雙層都係用ZF AV132/AV133中軸驅動,兩邊輪拱之間嘅空位闊度(740mm)唔足以容納側位嘅放腳位(230mm x 2)+走廊(300mm),正如新加坡B9TL尾軸做唔到側位。再者如果唔係用窄凳,每個輪拱上面用側位會比用背對背坐少一個。

至於由低地台退化到AMN一類低入口low-entry雙層巴嘅話,下層車尾空間感會好差,容易頂頭,更加少人會企入車尾。根本攞coach底盤嚟用係勉強,攞低地台底盤加後山就係嘥料...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長遠計...可能得用AMN或柴小2500嘅下層佈局,才能消除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