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noldC 發表於 2018-10-15 23:18

本帖最後由 ArnoldC 於 2018-10-15 23:19 編輯

kei_hk 發表於 2018-9-19 10:41
一點要弄清楚﹐設計時係無南昌及欣澳站﹐亦無博覽館站。
最初的行車時間﹐2條線都係相同/相約的﹐無記錯 ...
通車時,東涌線、機場快線的官方車程均為23分鐘,但路線分別長31.3、34.8公里,可見機場快線的平均車速超過東涌線。東涌線九龍、奧運、荔景、青衣的停站時間為 30 +30 + 45 + 30 = 135 秒,而機場快線九龍、青衣的停站時間則為 70 +60 = 130 秒,尚未計算加減速所需的時間,可見東涌線由九龍至青衣的車程長於機場快線。

停站時間必定影響間距,若果為了配合「四轉二」而延長停站時間,即名符其實地因為「四轉二」而影響班次。

正正因為西隧為另一樽頸,兩線由香港開出的時間必需互相配合,但因兩線由九龍至青衣的車程不同,以致由青衣開出時的間距,與抵達九龍時不同,故在兩端受限的情況下,青衣西行的時間表安排變得複雜。事實在,機場鐵路的設計班次為機場、東涌、青衣每小時各13班,但在現行運作模式下,班次上限為每小時9、18、9班,即西隧的班次上限下降,但青馬大橋的上限不減反升。可見西隧亦受「四轉二」影響。
青馬大橋長2160米,機場鐵路列車以每小時130公里行駛的安全間距為1900米,而港鐵將機場鐵路的實際可行班次定於理論上限的80%。按此計算,純粹考慮青馬大橋的負荷,理論最高班次應為每小時32班、實際最高班次應為每小時25 - 26班,但現時理論最高班次為每小時27班、實際最高班次為每小時24班,可見大橋負荷並非最主要的限制因素。


ArnoldC 發表於 2018-10-15 23:26

kei_hk 發表於 2018-10-15 10:14
唔肯定有無記錯﹐東涌線好似係22分鐘﹐我記得比機場快線係快1分鐘的。

而機場快線係23分鐘﹐這個唔會有 ...

東涌線一直都係宣傳23分鐘,而且通車初期一直都不達標,被議員嘈過好多次。
頁: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東涌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