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278 發表於 2019-2-14 09:40

053h4 發表於 2019-2-13 17:00
中巴年代無鐵路為優先政策

有架,叫《公共交通協調政策》

kay 發表於 2019-2-14 10:40

其實依家唔會再簡單講運輸署估計錯誤
因為署方都有講最後睇乘客取向決定重唔重組
但你又吹佢唔漲,最尾CUT車佢又可以CUT足

同埋樓主如果再細心睇,以前做重組會搞居民會,依家係唔會搞了

觀延話就話CUT212,但最後都CUT左30幾部車
南港話就話無左94X/95B/590A/973P,但CUT左58部車,重組路線不是CUT車的主要方法

053h4 發表於 2019-2-14 10:55

wingho_cwh 發表於 2019-2-14 11:14

本帖最後由 wingho_cwh 於 2019-2-14 11:36 編輯

XA2Plus 發表於 2019-2-13 17:08
計影響就將軍澳綫同輕鐵

將軍澳綫基本上17年來影響一直持續,仲有增無減

唔係,港島綫延綫嘅影響力遠比你想像中深遠
其實通完車之後客量有升返,但基於城巴新巴已經完全放棄西區嘅關係,路線嘅班次有減無加,而行車速度亦都受害於私家車數量增加所導致嘅市區擠塞而越嚟越慢,所以如果繼續玩「無為而治」乜都唔做的話,西區嘅巴士小巴客量係會繼續跌,過幾年又會嚟一次殺線潮,到時西區就會無巴士化,呢個係必須面對嘅困境

而家西區特快線不停畀人嗌唔夠客要拖慢車程搵客,而本人亦都好肯定咁話畀大家知咁只會令西區人更加唔肯搭巴士,結果就係乜嘢線都開唔成,現有服務又會越削越誇張,當特快線全滅,剩返嘅都只係一堆「冷氣電車」排排碌德輔道西,除咗喺夏天為大家提供一個相對上涼爽嘅選擇同埋地面無障礙交通之外已無其他存在價值

053h4 發表於 2019-2-14 10:55
不過而家23疏左咁多, 小巴車縺又消失左, 40/40M 以現時客量就應該唔急於重組

其實由頭到尾諗嚟諗去都唔明,40/40M 係成個薄扶林以至半山區最唔應該大削班嗰組線,原因好簡單:
呢組線肯花心機係可以做到 double-M
Double-M 係指華富邨加薄扶林去香港大學站 (要喺山道 set 返落客站) 落半車人轉地鐵,然後載住剩餘去半山或者金鐘灣仔嘅客 (可能為數不多) 再去柏道羅便臣道 / 堅道掃下一水轉鐵或者灣仔客,呢個安排反而可以令一程車大部份路段都得以善用,好過谷 4/4X 去香港大學站轉鐵然後半吉車去中上環
我唔清楚今期 RPP 將 4X 改經堅尼地城返南區係咪因為中上環唔夠客所以走嚟西環搶小巴 M 客,因為有陰謀論者覺得新創建係想搞冧架 5X,但齋睇站位同價位都已經唔覺得佢做到 5X 嘅 substitute,與其搞 d 咁嘅嘢,不如正正經經做返中上環客好過啦,拎條線好似喪屍咁周圍咬,咬死堅尼地城站 PTI 裏面唯一算係肯做嘅小巴公司,促進惡性競爭,何必呢?

053h4 發表於 2019-2-14 12:32

271_N271 發表於 2019-2-15 11:28

ccicoltd 發表於 2019-2-13 22:30
https://hkbus.wikia.com/wiki/%E5%85%AC%E5%85%B1%E4%BA%A4%E9%80%9A%E5%8D%94%E8%AA%BF%E6%94%BF%E7%AD ...

嘩,我之前都搵唔到呢份嘢添唔該晒你啊

271_N271 發表於 2019-2-15 11:30

感謝咁多位朋友協助
恕我未能逐一回覆

似乎比較將軍澳同馬鞍山兩個新市鎮,係一個唔錯嘅方向
同埋要再搵多少少南港島綫嘅資料

StanleyVillage 發表於 2019-2-15 12:18

本帖最後由 StanleyVillage 於 2019-2-15 12:19 編輯

271_N271 發表於 2019-2-15 11:30
感謝咁多位朋友協助
恕我未能逐一回覆


爬咗幾頁文,好似見唔到樓主你打算「歷年」做到幾長遠

南港島綫通車對南區巴士服務嘅影響,相信比好多人預期中細得多
cut班依然cut唔少,但係唔似得西區有好多路線number消失咗
可以留意吓當時有班地區組織走出來對抗南港島綫重組,呢點比起其他鐵路通車係獨特嘅

khl265 發表於 2019-2-16 15:35

wingho_cwh 發表於 2019-2-14 11:14
唔係,港島綫延綫嘅影響力遠比你想像中深遠
其實通完車之後客量有升返,但基於城巴新巴已經完全放棄西區嘅 ...

回應返40/40m嗰part,雙m理論上係啱嘅,但係華富出市區因為站位唔係對正地鐵站,基本上唔會有人搭來轉地鐵,即使返華富同其他南區車同站,灣仔至港大載客量都係唔多,變相呢段又係嘥咗。
第二,西半山已經有12、12M、13做,無需要擔心。
第三就係唔好低估西港島線帶比呢組線嘅衝擊,以前往返西半山港大返工返學基本上焗住喺金鐘轉車,而家有地鐵學生半價,仲要快咁多,巴士嘅吸引力係零。以前三點幾四點放學時間巴士架架坐滿要企,而家載客量跌咁多都keep到20分鐘一班,其實城巴算幾仁慈

tonychow 發表於 2019-2-17 13:25

本帖最後由 tonychow 於 2019-2-17 13:27 編輯

我想提少少輕鐵。唔少人話輕鐵差,我又唔係咁睇。
大西北三個主要新市鎮(屯元天)之間,如果要做到每絛邨同每條邨之間有合理交通工具連接,根本唔適合叫巴士公司做。
輕鐵按里程收費,就算轉車,都唔使擔心轉乘優惠。相反,港島喺新城網絡下轉車,好多時得 $1 轉乘優惠。九公司就仲衰,隨時無優惠,或者逼人搭長途線。
去返荃葵青,荃景圍至西約、西約至海濱、海濱至新區、新區至麗瑤,全部無直車。好少少嘅,例如西約上梨木樹,咪有條 48X/234C。
最後講返對巴士路線影響,我覺得係優先過路權問題。

頁: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歷年邊條新鐵路對巴士、小巴造成最大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