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16 發表於 2019-5-31 17:44

miklcct 發表於 2019-5-31 17:37
12米雙層大巴根本唔係用來適合短途上落山嘅車輛,大巴公司唔肯入單層就唔該俾小巴公司換36座去做。換咗36 ...

呀媽係女人, 你知我知大家都知
都係果句啦, 影響到既得利益者嘅事運輸署唔會想做
你可以點

keilingha 發表於 2019-5-31 18:36

6516 發表於 2019-5-31 17:28
講到尾就係香港人乜都要快
架小巴好快落到去, 所以小巴同巴士鬥都係小巴贏架
係現有制度下, 根本唔需要諗 ...

小巴最大問題其實係中途站上車難,
如果小巴公司願意多派車中途起載,可謂完勝巴士。
我現時無論去邊,有得選擇都必定首選綠van,
就算平均要等 10 分鐘先上到車,都好過焗喺巴士入面,
最大問題係現時太多巴士車長唔識揸車,開得慢到難以接受,搞到同十幾分鐘後嘅班次差唔多時間到達目的地,車程實在難以預計。
一陣唔好彩搭正呢類車真係激死十世。

不過慈雲山早晚高峰時段路面咁塞,就真係無諗過,因為我去慈雲山通常都係非繁或晚上下班時間。
但如果係咁,俾巴士玩仲死得快。

qunow 發表於 2019-5-31 18:40

keilingha 發表於 2019-5-31 18:36
小巴最大問題其實係中途站上車難,
如果小巴公司願意多派車中途起載,可謂完勝巴士。
我現時無論去邊,有 ...

運輸署會同你講路面資源使用效率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19-6-3 15:36

中型巴士最大問題係除開人頭計車價貴(除非入高地台旅遊巴),兼冇正式管制

小巴公司入Coaster幾十萬一架,維修容易又平
入低地台中型巴士,百幾萬一架,維修難又貴,最多整19個位
巴士公司入雙層兩百幾萬一架,當中型巴士坐30人
唔使畀多一倍車價可以載多五倍人

最好獨立發中型巴士專營權,可由巴士公司或小巴公司經營
中型巴士最好取代無乜人搭嘅巴士及太多人搭嘅小巴

甚至可大巴+中巴,或中巴+小巴混走,由兩間不同公司聯營
相同走綫相同路綫號碼相同轉乘優惠
繁忙時時用較大型車,非繁用小型車但仍能維持不錯嘅班次

qunow 發表於 2019-6-3 15:45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19-6-3 15:36
中型巴士最大問題係除開人頭計車價貴(除非入高地台旅遊巴),兼冇正式管制

小巴公司入Coaster幾十萬一架, ...

按時段派車問題是車輛使用效率

ATSE40 發表於 2019-6-3 17:53

keilingha 發表於 2019-5-31 17:00
到俾你用巴士載慈雲山客,又係咪做到呢家咁,3 分鐘一班車,6 分鐘落到地鐵,即前後 10 分鐘已由山上落到 ...

可惜嘅係要去到37系嘅極端例子先得,我住嗰度嘅嗰條惟一綠van只會係冇車好多人排同埋有車但無人上到。等到巴士嚟埋都上唔到車麵好常見。我就見唔到有咩可以吹噓綠van最好嘅理由。

個個都想自己樓下條疏車線係203C,或者係對面海嘅12系用單層人少少又密密嚟車,但係有得用大車邊個會用細車?我諗如果俾多客小巴線用中型車我諗條線真係永遠唔會再出現得19座嘅coaster。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19-6-3 18:05

qunow 發表於 2019-6-3 15:45
按時段派車問題是車輛使用效率

巴士公司其實大部分路綫都係非繁時段蝕綫,靠繁忙時間補助,有得揀寧願非繁唔開。
例如九巴科學園272K可改為只做繁忙時間,非繁忙時間由小巴(或轉為中巴)27號所剩車輛及司機做埋272K。
大巴可以非繁收車減少蝕綫,小巴(/中巴)可以利用非繁忙時間剩餘運載能力賺多啲綫,非繁小巴應要密過巴士,乘客唔使等咁耐,一家便宜三家著。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19-6-3 18:08

ATSE40 發表於 2019-6-3 17:53
可惜嘅係要去到37系嘅極端例子先得,我住嗰度嘅嗰條惟一綠van只會係冇車好多人排同埋有車但無人上到。等 ...

按實際情況,透過專營權控制係大中小巴就可以。不過呢個政府幾時可以咁貼地先得嫁?

吳宗錡 發表於 2019-6-3 18:24

6516 發表於 2019-5-31 12:13
用番慈雲山做例子
做低堆小巴線, 咪有可能有中型巴士



即係唔應該再硬性幫唔通類型嘅巴士服務分類?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19-6-3 18:29

吳宗錡 發表於 2019-6-3 18:24
即係唔應該再硬性幫唔通類型嘅巴士服務分類?

除非專營權規定,否則大巴公司只會越派越大架同越疏車。
頁: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點解香港無乜中型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