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uyu.taiwan 發表於 2019-6-23 00:09

由263C看名亡實存的地區專營

巴典關於地區專營一段係咁講:

「城巴再於1993年透過競投奪得28條港島區路線經營權,被削線的中巴延續專營權時遭政府修改為「非獨有經營權」。至於新大嶼山巴士及九巴專營權,亦先後於1997年續期時,修改為「非獨有經營權」,使政府能按需要適時開放公共巴士服務市場予更多營辦商。

自此,巴士公司不再享有地區專利,其他巴士公司亦可以競投營辦由運輸署不時推出招標的巴士路線。」

就咁睇,地區專營似乎早喺廿幾年前消失。的確,近年好多新發展區嘅路線,遠至將南,近至啟德,甚至部份全新獨立路線,例如油荃、將馬都要經過招標。而將南、西九同啟德嘅例子,亦證明其他營辦商可以進駐某營辦商以往嘅地區專營範圍。

但係,如果話呢廿幾年嚟,香港嘅地區專營已徹底消失,似乎又同事實相差得遠。以最近開辦嘅263C為例,佢串連目前冇直接巴士路線嘅屯門同大埔,同將馬情況一樣,但就唔駛招標,直接交俾九巴營辦。而再諗下,其實類似嘅例子仍然多不勝數:港島有33X、88X等,新界有261P、263A、265S等。

睇嚟,地區專營絕對冇消失到,仍然係名亡實存。只不過,有時佢會消失,由路線專營取替;有時又重新出現,取替路線專營……宜家香港巴士嘅專營制度,究竟係點?

jaclam 發表於 2019-6-23 00:24

某程度上係視乎建議由邊一方提出

tzuyu.taiwan 發表於 2019-6-23 00:28

本帖最後由 tzuyu.taiwan 於 2019-6-23 00:31 編輯

jaclam 發表於 2019-6-23 00:24
某程度上係視乎建議由邊一方提出
如果係咁,點解對家唔玩下嘢?

例如城巴扮有興趣做屯埔,迫運署招標
咁九巴就焗住開出更好嘅條件搶條線返嚟

雖然咁樣做係損人不利己,九巴比較好呢味

何況你咁講亦間接講運署決策係受巴士公司擺佈

dogdog002 發表於 2019-6-23 00:33

tzuyu.taiwan 發表於 2019-6-23 00:28
如果係咁,點解對家唔玩下嘢?

例如城巴扮有興趣做屯埔,迫運署招標


678已經係一個好好既例子
因為過海綫有肉食

幾辛苦都要特登整部吉車入上水

263C仲有44 261上水入大埔什至聽過276A天水圍站轉西鐵落屯門

城巴都唔係傻既








jaclam 發表於 2019-6-23 01:34

tzuyu.taiwan 發表於 2019-6-23 00:28
如果係咁,點解對家唔玩下嘢?

例如城巴扮有興趣做屯埔,迫運署招標


我講緊嘅邊一方係指本身營運開當區非過海路線嘅巴士公司,以及運輸署。
正常對家如果喺該區無營運非過海路線,係唔會無啦啦提出對開辦非過海路線嘅建議。

JU2541 發表於 2019-6-23 01:37

做乜野呢排咁多未訓醒/發住夢既主題?
小學生放暑假咩?

樂仔〞 發表於 2019-6-23 02:11

JU2541 發表於 2019-6-23 01:37
做乜野呢排咁多未訓醒/發住夢既主題?
小學生放暑假咩?

考完試,差不多啦 ...

btw 263C 想其他公司搶線?呢個客量我怕搶完之後喊三聲 ;P

ky927 發表於 2019-6-23 02:44

本帖最後由 ky927 於 2019-6-23 02:52 編輯

其實地區專營早於新巴分到長沙灣同將軍澳線已經無左。不過市區線被地鐵蠶食,尤其是新城,如果以地區專營去睇,佢地港島個基本盤係萎縮得可憐;所以更加要搶新區投標。

不過無可否認運吉係「投標」同「支線」嘅定義,的確唔夠清晰,某啲支線可能基於乘客利益,越過投標係無可厚非,但係個市場只有越來越難做,運吉係有責任做得公平啲。

老實,我都唔明點解263c唔洗投但將馬唔係俾798,我個人都有問號。可能係全日跟非全日在入門要求不同吧(咁唔知新巴有無後唔自薦開條798c試水溫先)

又或者係部分路線唔投標嘅情況下,係咪應該降低過海線過海後收費、或者機場路線於市區嘅收費,從而帶出基本競爭,或者透過減低過海後收費,而攤分巴士公司長期掛係咀邊嘅司機不足壓力呢

ky927 發表於 2019-6-23 02:46

93年城巴係分到26條線,所以有 network26新里程 標語,而非28

AMN1 發表於 2019-6-23 03:20

ky927 發表於 2019-6-23 02:46
93年城巴係分到26條線,所以有 network26新里程 標語,而非28

107&170因為同九巴聯營所以唔計算,所以26條係正確,如計埋兩條聯營隧巴就實際係28保!
頁: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由263C看名亡實存的地區專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