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9394
發表於 2019-8-29 17:13
本帖最後由 PK9394 於 2019-8-29 17:19 編輯
而家好多貨車無咗尾泵把,貨車尾下身基本上真空,斗尾变成最突出的部份,如果有的話個斗未必會入後車車内 。理論上後車頭泵把應撑到前車個尾泵把。運猪處可否強制貨車有尾把?杜絕車陣下真空問題。
Snoopy@FB8617
發表於 2019-8-29 17:17
HN745 發表於 2019-8-29 16:25
正正反映出政府做野其實都係求求其其...
城隧以前冇二轉一有冇咁多意外?
我諗係而家青沙都多車
同埋3轉1既可能更嚴重
cla981024
發表於 2019-8-29 17:26
kwn1029 發表於 2019-8-29 16:08
其實最大問題就係城隧公路過去幾年既設計,為左遷就青沙雙線正線咁落沙田市中心方向 (以前城隧係雙線順住去 ...
https://www.google.com/maps/@22.377904,114.1828078,3a,47.2y,263.14h,84.14t/data=!3m6!1e1!3m4!1s7TO8CVbEpIKDeKn_Wwq5CA!2e0!7i13312!8i6656
如果要青沙公路右線同城隧公路左線匯合
緩衝距離其實都係太短
車輛同樣需要大幅減速,問題依舊存在
https://www.epd.gov.hk/eia/chi/register/profile/latest/cesb315/cesb315.pdf
黎緊T4工程會改建青沙匯合個預留位(頁24)
相信能延長緩衝距離,令城隧公路恢復兩線匯合
kitarolo
發表於 2019-8-29 17:38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19-8-29 17:40 編輯
PK9394 發表於 2019-8-29 17:13
理論上後車頭泵把應撑到前車個尾泵把。運猪處可否強制貨車有尾把?杜絕車陣下真空問題
呢部份造得唔夠堅固嘅就
形同虛設,但重量佔得太高
比例就要犧牲payload,專利
巴士還好,但個體戶實反對。
PK9394
發表於 2019-8-29 17:50
kitarolo 發表於 2019-8-29 17:38
呢部份造得唔夠堅固嘅就
形同虛設,但重量佔得太高
比例就要犧牲payload,專利
歐美通常都有貨車Rear underride guard 規定。人命尤關。要進步。
kwn1029
發表於 2019-8-29 17:59
PK9394 發表於 2019-8-29 17:13
而家好多貨車無咗尾泵把,貨車尾下身基本上真空,斗尾变成最突出的部份,如果有的話個斗未必會入後車車内...
好多貨車用尾板上落貨,個尾可以點加泵把?
我係認為改善貨車車尾設計係有必要既,
但係有尾板既貨車真係難搞
我其實見過有D用側門上落貨(特別係零售類既凍貨)既貨車,
果D應該冇問題
可以好似40呎大櫃車咁,貨架底尾都有防撞杆
但至於電動尾板既貨車,我覺得幾難做到
RyanPun
發表於 2019-8-29 18:50
kwn1029 發表於 2019-8-29 17:59
好多貨車用尾板上落貨,個尾可以點加泵把?
我係認為改善貨車車尾設計係有必要既,
但係有尾板既貨車真係 ...
題外話,側板上落貨嗰堆其實都幾危險,不過我諗意外成因多數都係人為疏忽,行人路窄又同時間開側板,個師兄一個發雞盲唔睇行人路有冇人經過、塊板又唔開盡,行人車路兩邊一樣可以出事。
講嚟講去揸車嘅行人嘅冇安全意識,條路十層樓咁闊,欄杆同車路隔九象遠都好,一樣可以出事。
不過貨車有必要改善設計呢點又真係,行過啲工廠區就明白,每行一條街好似玩緊障礙賽咁款,路窄又人多簡直超危險。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19-8-29 19:14
Snoopy@FB8617 發表於 2019-8-29 17:17
我諗係而家青沙都多車
同埋3轉1既可能更嚴重
城隧出要二轉一就係因為青沙啱啱開嗰時得一綫出會頂返轉頭
大家都係倒塞,城隧出一綫青沙出兩綫會順啲
而且城隧收窄到1線係轉彎前大直路,意外風險反而應該細啲
YY487
發表於 2019-8-29 19:28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19-8-29 19:36
cla981024 發表於 2019-8-29 17:26
https://www.google.com/maps/@22.377904,114.1828078,3a,47.2y,263.14h,84.14t/data=!3m6!1e1!3m4!1s7TO ...
彎位加高低差,匯合位望唔到隔離綫只會一日炒幾次。
要解決問題只有擴闊,唔擴闊而家先係最好嘅劃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