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gdog002 發表於 2019-9-10 23:10
根本成條將軍澳綫就係為上蓋而起
仲智障到玩一開二
當時坑寶已發展完善 (除了坑口上蓋)
如果只係為新樓直達港島,
我寧願day1觀塘綫去坑寶,康城過海
好過現在不三不四
LAK2 發表於 2019-9-17 17:31
當時坑寶已發展完善 (除了坑口上蓋)
如果只係為新樓直達港島,
我寧願day1觀塘綫去坑寶,康城過海
非常同意依家真係唔三唔四.........
但如果2002年將軍澳綫通車果陣,就已經拉觀塘綫入寶琳,而將軍澳綫將軍澳站止步(等2009年再拉入康城)的話有幾個問題:
以當時人口去計,好可能觀塘綫唔會同時與將軍澳綫一齊停經油塘、調景嶺、將軍澳,
換言之觀塘綫有可能會跟將軍澳隧道咁樣,觀塘/藍田之後就入坑寶。
而觀塘綫唔落油塘、調景嶺,意味住將軍澳綫可能會加藍田站先過海(甚至唔知會唔會有油塘呢個站存在)。
跟住就係觀塘區議會可能會質疑點解特登cut觀塘綫過海、去比條無咩客ge過海線誕生呢?
接住就係691未必會殺線,甚至唔會有692 ge出現........
至於康城果個問題,其實如果要為新樓而堅持直出港島,個問題都應該好棘手,甚至係「兩敗俱傷」:
康城為咗增設過海車,而令寶琳班次減班,令寶琳已經上到7788,坑口、將軍澳、油塘(esp 將軍澳)繁時上唔到車,
甚至將軍澳站、油塘站有時要特登等到有康城車黎先至旨意有得上車......... (當然將南有新樓而令人口增加亦係另一個factor)
所以如果第日康城入晒伙,又或者寶琳車再減,咁坑口站留後問題會worsen,而將軍澳站同埋油塘站更加唔洗上.......
至於解決方法有幾款都應該會work:
(1) 一係觀塘綫延長ge技術要搞一搞,寶琳站調頭技術都要搞搞佢,either觀塘綫同將軍澳綫每一服務一邊,
or兩邊都將軍澳綫換線觀塘/港島1+1,但相信乘客真係要一段適應期(因為香港個鐵路系統唔似日本果隻咁換慣線)。
(2) 另一個方案係康城唔再拼入將軍澳綫,改用東九龍綫(經油塘、寶達等出鑽石山),寶琳就唔洗郁。
(3) 再一個方案就係康城版迪士尼綫,either直達調景嶺,or直達將軍澳,or兩個站都去晒,好處就係全日可以chur盡2.5分鐘一班。
Toz 發表於 2019-9-12 11:30
九龍灣站係九龍灣無錯.
地鐵站當年就係九龍灣填海區上面起.
區外人唔好再拗埋D 白痴野.
中上環皇后大道以北、灣仔莊士敦道以北、觀塘牛頭角道以西以南......全部叫「維港」,明白。
南海諸島誰屬係五毛、小粉紅說了算,釣魚台誰屬係日本憤青說了算,明白。
交易廣場唔算中環核心地帶,火炭工業區、火炭村唔算火炭核心地帶,明白。
荔景去九龍塘應該搭42C,荃灣去西貢應該搭A29系,明白。
本帖最後由 Toz 於 2019-9-18 12:27 編輯
ArnoldC 發表於 2019-9-18 04:03
中上環皇后大道以北、灣仔莊士敦道以北、觀塘牛頭角道以西以南......全部叫「維港」,明白。
南海諸島誰 ...
你唔係區內人, 唔好自作聰明, 唔信既自己去問下住淘大果邊既人.
地鐵站果度個個街坊都叫九龍灣. 果度無任何舊地名, 填海後地鐵站同第一批建築一齊起.
呢個世界唔係圍住你轉, 唔好用你D 過度簡化既規則去挑戰人地用左幾十年既地名.
牛頭角同九龍灣分界主要就係睇係咪新填海區. 請你尊重地區歷史.
仲有將軍澳之前填既地方變左寶林坑口, 寶林原先係路名, 坑口原先係村名, 後來填出黎既地方一樣叫返將軍澳, 同佐敦谷/牛頭角/九龍灣非常相似, 你又唔去挑戰下?
ViviTse 發表於 2019-9-18 03:21
非常同意依家真係唔三唔四.........
但如果2002年將軍澳綫通車果陣,就已經拉觀塘綫入寶琳,而將軍澳綫 ...
你講既野更加無可能做到
貪心到死既港鐵已經用樁柱封死咗觀塘綫
唯一係將軍澳站得雙綫
食唔到綠紫加埋既流量
以前就有前贍起油麻地站
97之後已經變晒Loo
慳得就慳
黃竹坑,香港大學站已經再無預留位
本帖最後由 paul2357paul 於 2019-9-19 04:27 編輯
timmylee 發表於 2019-9-15 21:40
當時都未有麗閣邨
果度得長沙灣道、長沙灣工廠大廈、長沙灣邨、長沙灣警察宿舍、元洲街邨
咪呃我,麗閣邨與荃灣綫係同年開始興建,跟住近東京街路口果個地鐵站開既時候麗閣邨亦早已開左:
https://hkrail.fandom.com/wiki/荃灣綫
https://zh.m.wikipedia.org/zh-hk/麗閣邨
其實該站亦曾有更離譜既蘇屋候選站名大家又知唔知道?:curse:
本帖最後由 Toz 於 2019-9-22 19:02 編輯
paul2357paul 發表於 2019-9-19 04:24
咪呃我,麗閣邨與荃灣綫係同年開始興建,跟住近東京街路口果個地鐵站開既時候麗閣邨亦早已開左:
https://h ...
長沙灣站命名合理, 因為個站就係原長沙灣中間, 亦服務長沙灣填海區
而蘇屋位置係遠, 但係不見得比麗閣邨差, 因為 1982 年麗閣邨係新地名, 蘇屋係老地名, 蘇屋知名度遠在麗閣之上.
"蘇屋"真正既問題係, 要復古叫蘇屋, 點解唔叫李屋鄭屋, 或合稱李鄭屋? 李鄭屋距離個站更近, 亦有古墓做地標
除復古候選名李鄭屋, 有就近從深水埗果邊元州借名既元州邨, 舊海灣名長沙灣
最終都係選出長沙灣, 同九龍灣站既命名邏輯都好相似.
荔枝角, 以古時命名角度睇, 應為一海角
話九華徑果邊係荔枝角, 並不完全正確, 果度凹入去, 點都唔似係海角. 果邊只係地名延伸過去, 同牛頭角延伸到淘大一樣
睇返地圖, 附近唯一有機會係海角既地方, 係饒宗頤文化館同荔枝角收押所果座山頭.
饒宗頤文化館之前係荔枝角醫院, 再之前係一百年前已經存在既荔枝角軍營, 亦係果個山頭就係荔枝角既佐證.
雖然荔枝角的確唔應該過蝴蝶谷道, 過左就係長沙灣, 但荔枝角站其實都無偏到咁離譜, 至少佢比美孚近真既荔枝角少少.
我仍應該長沙灣西站更符合, 尤其地鐵站起時上面都公認係長沙灣, 但荔枝角都唔算太衰.
又係呢個萬年年經話題,係咪真係未世界末日都仲有得講呢?其實來來去去大概係幾類:
一地名幾站混淆類:深長荔、牛頭角九龍灣
有地名唔用用街名,攪到街名變地名類:太子、佐敦、柯士甸(可能)、錦上路(可能)
有地名唔用用屋苑/邨名,但只係擦邊:第一城、彩虹
廟名變地名類:車公廟(最頂癮係明明大圍站較近車公廟)、天后
以偏概全類:大學、馬場(香港唔止一間大學一個馬場,尤其大學,香港大學站啟用後,竟然唔改名)
無厘頭類:奧運、(位於九龍站以東的)香港西九龍
另外講下一個比較少人講,但個人認為最最最最差既名:輕鐵「銀座」。如果個地方名真係巧合又叫銀座咁就冇問題,但事實係點係人都知,只係個爛鬼山寨商場滔東京光,九(港)鐵又陪佢癲,最離譜係連「英文」名都用日文併音Ginza,真係笑死日本仔,港燦點笑鄰國山寨,日本仔點笑你。
港鐵年代,已有幾個輕鐵站改名,偏偏呢個最要改既就一直冇改,個人應為應改「景湖」。
另一個少人講既,係「香港」,本質上同中環站係同一站,有人話因為機場快線總站,所以用一個較高層次既名方便旅客,方唔方便到我唔清楚,但網上討論區,就不止一次見台灣仔混淆中環站同香港站,問兩者既關係。
更令人混淆既,係「兩站」雖然互通,但又出入口代號、月台編號又各自獨立,例如有「中環站A出口」、又有「香港站A出口」,最麻煩首推近中環站,但屬香港站既「香港站C出口」,其實,就算要當兩站分開管理,但用兩尖既不重覆模式:中環站出口用A-L,香港站出口就由M開始,唔係更清楚咩?
Toz 發表於 2019-9-12 12:11
有好多站名都唔"正確", 但係唔正確先方便
今日鯉魚門道匯景呢一段, 東北藍田山, 西南茶果嶺山, 或者都有人 ...
資料來源─饒玖才:《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上冊)─港島與九龍》,天地圖書(香港),2012年第三版。
茜草灣附近,昔日有鹹田一地,它是圍海而成的低窪田,因土質含鹼多,只能種植耐鹼的水稻品種......
......「鹹田」改為「藍田」,取「藍田種玉」之意......山上面點樣圍海而成低窪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