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n370
發表於 2019-12-9 23:12
RH7685 發表於 2019-12-9 22:41
掛接效率隨時仲差過coach
唔係咁多路入到
至少珀客嘅服務範圍唔係障礙
最大問題係車長要考過哂掛接牌啫
RH7685
發表於 2019-12-10 02:27
s3n370 發表於 2019-12-9 23:12
至少珀客嘅服務範圍唔係障礙
最大問題係車長要考過哂掛接牌啫
請得呢類人 人工要再加返咁上下
到時候又要加價
nokia
發表於 2019-12-10 13:41
要去環保署投訴黑煙太多,污染珀麗灣
053h4
發表於 2019-12-10 17:42
本帖最後由 053h4 於 2019-12-10 17:44 編輯
RH7685 發表於 2019-12-9 18:03
假設性問題重要於安全?
為何不參考青馬修訂強風下的封橋指引呢? 呢個指引都行左一段時間
封橋次數係因而大減
另外, 珀運根本問題係乘客口中保船, 腳就行去搭巴士, 口不對心
s3n370
發表於 2019-12-10 18:37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19-12-10 18:39 編輯
053h4 發表於 2019-12-10 17:42
為何不參考青馬修訂強風下的封橋指引呢? 呢個指引都行左一段時間
封橋次數係因而大減
新指引下封橋情況減少,
唔係因為車輛可以承受更高風速。
而係修改佐風速量度方法,
由每小時平均風速,改為每十分鐘平均風速所致
你口口聲聲叫人參考修訂後嘅指引,
實情係你自己都對份野唔清唔楚
唔好响度混淆視聽啦
053h4
發表於 2019-12-10 19:02
本帖最後由 053h4 於 2019-12-10 19:13 編輯
s3n370 發表於 2019-12-10 18:37
新指引下封橋情況減少,
唔係因為車輛可以承受更高風速。
本身標準過份保守, 先作修訂
閣下應該係了解新舊指引, 除左平均風速計法不同, 而平均風速數值亦更反映實際需要先作出修訂
你可話"唔係因為車輛可以承受更高風速", 因為本身車輛可以適應平均風速65公里以下的強風
但舊標準下, 相關車輛人無法使用上層, 被人為的擠塞阻礙
053h4
發表於 2019-12-10 19:07
本帖最後由 053h4 於 2019-12-10 19:10 編輯
原指引
根據運輸署《青馬管制區條例》,當每小時平均風速超過四十公里,青馬管制區將實施強風交通管理。青嶼幹線方面分為三個階段,首階段是當平均風速逾每小時四十公里,但低於六十五公里時,高度超過一點六米的車輛、電單車及機動三輪車等「容易被風吹倒的車輛」不得使用青嶼幹線的上層,須改行下層,但運載第一、二或五類危險貨品的車輛禁止使用下層。同時,青嶼幹線中線將會封閉,所有車輛時速須低於五十公里,並不得超車。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1016/00176_014.html
新指引
十分鐘平均風速超過每小時六十公里,但不超過每小時七十五公里的情況
上層
駕車人士須遵守「汽車符號」交通標誌。
容易被風吹倒的車輛不得使用青嶼幹線的上層,須改行下層。
青嶼幹線中線(來回方向)展示「紅交叉」信號時,禁止所有車輛使用該線。
中線封閉時,不得轉線。
所有車輛必須遵守時速五十公里的規定。
https://www.td.gov.hk/tc/publica ... rol_area/index.html
s3n370
發表於 2019-12-10 20:24
053h4 發表於 2019-12-10 19:02
本身標準過份保守, 先作修訂
閣下應該係了解新舊指引, 除左平均風速計法不同, 而平均風速數值亦更反映實 ...
是次更改能更準確因應實際風速實施封橋措施
一小時平均同十分鐘平均計算,
後者同最高陣風有更大關連同保唔保守完全無關
dogdog002
發表於 2019-12-10 20:39
khl265 發表於 2019-12-9 16:35
好心就翻油,荒死唔知你用舊車咁
翻油都無用
非巴膠都識分新車定舊車
燈光白到好似靈堂
坐定直一直張凳又硬既咪係新車囉;P
呢堆舊車先真係好坐
不過之前唔係話油陽光色咩
好心厹司俾少少誠意讓部新車俾珀麗灣啦:L
tomyipkm
發表於 2019-12-10 23:12
89B 發表於 2019-12-7 11:06
部ATR 係之前L廠提早退過批之一?
係,隱約見到車牌係KU5428(ATR304),前L廠47X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