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12/106/116重組
本帖最後由 qunow 於 2019-12-22 23:13 編輯由於沙中線即將通車,預計九龍東對過海路面交通的需求會減弱,為了更有效地提供巴士服務以及減少路線重覆帶來的浪費,建議把路線102/112/106/116作出以下重組:
1. 由於路線116已經服務了鰂魚涌到銅鑼灣沿途各地,建議服務東九龍相近區域的路線106不停鰂魚涌到銅鑼灣沿途各站,北行方向在途經筲箕灣後,經停太古以補充對太古及康怡區域的服務,之後沿路線N118經停現時106港島區北行尾站,再進入紅隧繼續行程。南行方向在經銅鑼灣天橋經停相同站點後,經灣仔交匯處前往東區走廊到太古繼續行程。
受影響乘客可考慮改乘路線116、鐵路、或考慮使用116/102/110等其他紅隧路線作轉乘
2. 由於路線112已經覆蓋天后至銅鑼灣一帶,為減少路線重覆,建議102北行取消興發街車站,把清風街車站站位北移,以便改經清風街天橋,南行放棄繞經高士威道,改為於銅鑼灣避風塘停站,經維園道及永興街返回英皇道,並在永興街停站。
受影響乘客可考慮改乘路線112、鐵路、或考慮使用112/108/106等其他紅隧路線作轉乘如果有合適的位置的話,路線112可考慮縮短到維園附近適合的總站
3. 由於經改道後的102已為北角及炮台山提供特快服務,建議把路線110改回成為鰂魚涌特快,並為了改善車程放棄繞經佐敦道的循環安排,改為往返尖沙咀及西九龍站,並延長服務時間及加密班次至每20分鐘一班。
為補充北角區的過海服務,亦可以考慮開辦北角碼頭經英皇道、東區走廊糖水道出入口來往紅磡站的短途接駁巴士服務
受影響乘客可考慮改乘路線102、鐵路、或考慮使用112/102/110等其他紅隧路線作轉乘
4. 由於上述各建議已為沿線各區提供較快捷的過海服務,因此建議整合路線102P/106P資源,沿路線720晨早時間服務路線東區部份提供一新繁忙時間特快線服務,經紅隧往返旺角(終點維景灣等)
並為現有九龍區往返鰂魚涌的通勤客加強路線106A服務並開設102A服務
唔可行,除左既得利益(例如土瓜灣下路無車落炮台山銅鑼灣、長沙灣無巴士落銅鑼灣)之外,過海線有時段分配問題,例如 102 同 112 根本唔少時間北行係互為競爭對手,唔係好似獨營線求其洗牌就可以解決,至低限度唔可能送客俾對家
個人相信唯一出路,係 102 106 112 116 各自自拆,維持時段不變之餘改善過鐘問題,同時維持各線之間仍有競爭
不過拆出來既快線既基本班次應該只能做到 15-20 分一班
110做乜鬼做鰂魚涌特快? S3BL100 發表於 2019-12-23 00:23
唔可行,除左既得利益(例如土瓜灣下路無車落炮台山銅鑼灣、長沙灣無巴士落銅鑼灣)之外,過海線有時段分配 ...
拆出嚟15-20分鐘一班唔係太大問題,乘客會用腳投票
至於說聯營線時段…要麼改成307那樣,要麼就配合沙中線重組用行政指令解決 brianso198 發表於 2019-12-23 00:26
110做乜鬼做鰂魚涌特快?
建議中102變咗北角砲台山特快,106變咗太古西筲特快,所以補翻條特快線俾鰂魚涌 qunow 發表於 2019-12-23 00:40
拆出嚟15-20分鐘一班唔係太大問題,乘客會用腳投票
至於說聯營線時段…要麼改成307那樣,要麼就配合沙中 ...
所以就係行唔通囉,聯營過海線重組有兩大原則,第一係唔可以將賺錢既黃金時段送俾對家,第二係唔可以將有錢賺既內陸流水客送還對家
想像空間唔係無,但唔可能係洗牌式重組,自拆反而仲可以滿足到呢兩個條件之餘同時加快車程
qunow 發表於 2019-12-23 00:44
建議中102變咗北角砲台山特快,106變咗太古西筲特快,所以補翻條特快線俾鰂魚涌 ...
110以現時客源基礎走去做鰂魚涌特快係死路一條,唔係快就有客的。
去唔啱地方嘅話識飛都無用。 brianso198 發表於 2019-12-23 01:44
110以現時客源基礎走去做鰂魚涌特快係死路一條,唔係快就有客的。
去唔啱地方嘅話識飛都無用。 ...
鰂魚涌的地形本身和住宅分佈,除了上繁入區下繁出區之外,是不那麼適合提供特快巴士服務,即使鰂魚涌直出旺角特快也不覺得能有多少成果。這樣的話,不如在提供適當班次方便轉線(無論九龍還是港島也是)然後就盡可能減低這條線的虧損。用短單層巴士把班次壓到15分鐘可能還好點? qunow 發表於 2019-12-23 05:39
鰂魚涌的地形本身和住宅分佈,除了上繁入區下繁出區之外,是不那麼適合提供特快巴士服務,即使鰂魚涌直出 ...
我都係重複一句,110走去經返鰂魚涌現時情況係死路一條。
頁:
[1]
2